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第四期:陆天明诠释“文学与灵魂”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曾金胜  2017年09月11日14:28

百川汇海万物生姿,返本开新致敬经典。9月9日下午14:00,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期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开讲,当过教师的作家陆天明走上讲台,为300多位不同阶段的“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陆天明以“如何做一个文学人”为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诠释“文学与灵魂”的深层连接。在京多名作家,以及中关村海归文学社团、海淀小作家协会、海淀高校文学社团联盟和社会文学爱好者300余人现场聆听。

 

作家陆天明讲“开学第一课”

陆天明,1943年生于昆明,长在上海,祖籍江苏南通。中共党员。曾在安徽农村插队当过农民、山村小学教师,又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边当过农工、武装连代理指导员、师军务科参谋、农场机关干部。后调北京,长期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主席团委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名誉会长。著有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木凸》《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雀群》《高纬度战栗》《命运》,中篇小说集《啊,野麻花》,电影剧本《走出地平线》,话剧剧本《扬帆万里》《第十七棵黑杨》,电视剧剧本《华罗庚》《上将许世友》《阎宝航》《冻土带》等。

“做好一个文学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陆天明在现场严肃地呼吁当代作家的责任与担当,“一个好的作家一生都在追求这么一个答案,怎么做好一个文学人、做一个好的作家,做一个被人民所称道的作家,被时代、历史所称道的作家。”

作家陆天明与现场观众热烈互动

回顾文学创作之路,陆天明说,自己从三年级开始就立志当一个作家。尽管面对“一生没有做成文学梦”的父亲,他回答不出“为什么”,但是想成为作家的种子已经在内心埋下。他对现场的小朋友说,“今天来的小学生中间,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小的陆天明?也许也愿意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奉献给文学。”

从14岁到安徽农村当农民,到1958年正式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陆天明不断地思考文学的精神境界、价值倾向和理想信念。他认为,文学之所以被需要,就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灵魂有关系。“文学总归有一种显性的或隐性的功能在里面,那就是塑造民族灵魂,支撑每一个人的精神殿堂,把我们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这也关系到“这个社会、国家、民族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民族,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使命”。

结合自己的经历,陆天明指出,正是自己“到生活中间去”了,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农村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才有话可讲”。

陆天明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做一个文学人”的体会。首先,“有话可讲是当一个作家最起码的条件。”他说,作家是非常艰辛的一条路。支撑一个作家的,一定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总是觉得要说话,要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觉得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有用的,告诉别人”,必须是从心里面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才是真文学。其次,作家“要替别人说话”,即“为百姓说话,为人民说话,为他人说话,为大家说话,为民族说话,为国家说话。”要有这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才能坚持下来。他强调,作家的“我”一定要包含人民、民族、国家、时代和历史,这是文学的根本之路。

就“怎么才能为人民发声”,陆天明提出,“要关注窗户、大门以外的世界”,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他人,才能为人民呼唤,说出别人的疾苦,写出别人的欢乐,这才是大爱。他鼓励年轻的文学爱好者“积累生活,拥抱生活,投身于生活”,切身体验“老百姓怎么活”。

讲座现场,清华大学附中的三位同学现场演绎陆天明话剧剧本《第十七棵黑杨》。在随后的互动环节,陆天明就影视剧创作、年轻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创作心态等问题一一作答。整场讲座宛如一堂“教学相长“的文学课堂,持续到傍晚6时许。

清华大学附中学子演绎陆天明作品《第十七棵黑杨》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现场,观众认真聆听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

作家陆天明与“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主创团队、嘉宾合影

“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由北京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海淀区文化委主办,海淀区作协、海淀区文化馆承办,中国作家网、《中华英才》杂志社、北京丝路文化发展协会、国人书院协办,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文艺理论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作家、海淀区作协主席石钟山担任文学顾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崔志刚担任艺术顾问。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港台作家以“师说”的名义走上讲台,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强调“师者”与受众者的互动。自2017年6月创办以来,谢冕、刘庆邦、肖复兴、陆天明等陆续在大讲堂担任主讲,反响热烈。

(图文:曾金胜 编辑:刘晓闻 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