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逐梦·这5年|黄宗贤:为时代发声 为历史塑像

来源:人民日报 | 黄宗贤  2017年09月25日09:23

中国现代雕塑,在吸收外来艺术语言的同时,始终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历史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蕴含浓郁的时代气息,彰显鲜明的中国气派。作为重要艺术门类,由于与公众、城市、公共空间有着紧密关联性,因而在当代艺术体系中,雕塑往往又是置于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的主体。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繁荣、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推进,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更加凸显。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雕塑家创作热情高涨,创新意识与文化自觉加强,中国当代雕塑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异彩纷呈,展现一派勃然生机,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温存历史文脉

雕塑向来与建筑和城市空间有着紧密联系。在城市空间中,雕塑不仅可以起到点缀、装饰的美化作用,更具有承载文化记忆,温存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脉,是城市魅力所在。城市空间中的每一代人乃至每一个人,都是历史链条中的生命体。追溯历史,温存文化记忆,是人之精神需求,也是当今包括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承载的重要使命。

如何用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彰显城市文化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成为近些年许多城市在城市再造、提升城市形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现实问题。不少城市对于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雕塑展览颇有热情,甚至将城市雕塑展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近五年来,从东部大城市到西部三线城市,都举办了一些颇有影响的雕塑艺术展或艺术节,如“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山东济南“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以及山西“大同国际雕塑展”等定期性展览以及专题性雕塑展。这些雕塑展览活动,无疑对充实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发挥了有效作用。如“2016国际雕塑展·中国上海”,便明确其意义在于,以推进上海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为方向,进一步研究公共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公共文化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如果说雕塑展示活动体现了打造人文城市的愿景,那么近五年的雕塑创作,在倡导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语境下,出现了一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以历史题材讲述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如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的《延安鲁艺的一天》《东方欲晓》,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的《中华医学》《元四家造像》《郭守敬》《汤显祖与明代戏剧》等作品。这些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语言,表述、追忆、诠释国家、民族和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表达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文化传统的自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公众在观赏这些作品时,不仅被美的形态感动,还被蕴含其中的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力量所震撼。

城市空间被艺术化的同时,艺术也被历史化,被时间化。由此,雕塑也好,壁画也好,或者其他视觉艺术形态,作为公共艺术,都以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承载起更丰富的文化信息,储藏更深刻的历史记忆,凝聚对未来的憧憬。由雕塑艺术营造的场域,也构筑起一种新的历史性的、文化的、诗意的、情感性的生命空间。无疑,雕塑艺术在习近平总书记“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指示精神激励下,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文化品格与形象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搭建互动平台

作为一种介入空间的艺术,雕塑不仅仅建构艺术与城市环境匹配和谐的表象关系,更重在建构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时间、艺术与空间的对话关系。

传统的公共空间的雕塑,多为纪念性雕塑。纪念性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往往是仰望、被观赏的关系。近几年,以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力求消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打破艺术与观赏者之间的界限,引导观赏者更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让公众介入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的“人民性”在作品形式与内涵上得以充分体现。

这五年来,许多雕塑家不再囿于自我情感宣泄和个性张扬,而是在突破艺术的神秘性、突破博物馆的空间阻隔等方面努力,更加重视艺术与公众互动,力求搭建公众与作品之间互动对话的平台。这种互动,往往以题材生活化、内涵平实化与情感大众化、形式通俗化等方式来实现。

所谓题材生活化,就是突破传统公共艺术纪念碑式逻辑,把公众日常生活纳入艺术表现范畴,缩短艺术与公众间的距离,让公众获得一种亲切感。如芜湖雕塑公园《渔归》、天津鼓楼《泥人张》、深圳雕塑展《奔小康》等作品,都以平实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题材,让艺术贴近公众,让公众亲密接触艺术、感受艺术。所谓内涵平实化与情感大众化,就是关注和传达普通人的情感,追求一种与生活零距离的情感表达。通过公众熟悉的普通人形象与日常情感表现,公众在偶然、不经意的审视中,获得一种亲切感,甚至观照到自身,从而消解了公众与作品之间的时空与心理距离。

艺术之于公众,不再是彼岸世界的精神盛宴,不再是难以企及的精英的理想表征,更不是充满劝导意味的视觉形式,而是公众可及的此岸天地,是公众自身生活或身在其中的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百姓之间不再“隔山相望”,呈现一种亲近关系。雕塑艺术,成为一种营造和谐氛围、增强文化活力的艺术形态,成为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重构物我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时,多次谆谆教诲各地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既包含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也包含自然生态。在城镇化进程中,把握不好这三者的关系,容易造成人与自然疏远,甚至形成一种紧张关系。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态文明,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修复人与自然关系、构建生态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公共话题的当下,雕塑艺术也有责无旁贷的担当。

近五年,中国雕塑家的生态文化意识更加自觉,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重构人与自然新关系的热情,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已经成为整个中国当代艺术表现的一大主题。

雕塑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方面,做出了敏捷反应。不少雕塑家持续关注自然与城市化关系问题,不断以新的艺术形式,开启对传统自然和谐观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被消解、滥用的反省。批判、反思的同时,艺术地再现自然,以虚拟形式营造具有浓郁自然气息和田园牧歌式的视觉图像,表达人们返璞归真的审美理想,重温人与自然的亲和感,也成为包括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上,在芜湖雕塑公园里,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雕塑家为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所做出的努力。例如,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将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的城市,我的家”,展出的《七彩云树》以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框架,汇聚4000片印有七种彩色网点的透明薄片,通过空间变幻,混合出自然渐变的彩云般绚丽的梦幻色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还有不少作品通过自然和动物形象,表达都市人向往、追求的生活方式。对自然或运动中的人物的表现,将人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与心灵诉求,表达得形象生动。也有一些雕塑,将材料性能作为表象因素,在形象塑造中保持了对自然材料的充分尊重。随材赋形,大圭不琢,形象似是而非,却为不似之似的雕塑,充满文化和生命张力,表现出雕塑家应有的时代担当。

熔铸中国气派

今天的雕塑,概念与内涵不断拓展,已经远远超出传统雕塑范畴。

就雕塑的材质与媒介而言,已是丰富多样。雕塑家充分发掘新材料、新媒介,拓展雕塑的表现力。当代雕塑艺术如同一个实验场,所有视觉手段都被调动起来,创造出一个个新的视觉空间和文化场域。

近几年的雕塑,在艺术语言与风格上也不断探索创新,呈现新的审美趋势:由空间向时间延伸——将声、光、电以及其他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雕塑创作,使空间艺术由静态向动态拓展,在持续变换的动态中,加入时间意义,增强艺术冲击力,生发现代审美的更多可能;由具象向非具象扩散,形成写实风格、象征主义、抽象结构以及各种新材料、新媒介综合运用,所构成的具有全新视觉效果的作品,在不同公共场域中共存互动,体现出开放、包容的新格局。

令人鼓舞的是,在多元化的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文化自觉意识在雕塑创作中高扬。雕塑家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融入雕塑语言与形态,不再拘泥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艺术风格,也不在西方现代雕塑范式前亦步亦趋,而是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形象的内在神韵,追求以形写神、以形表意、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无论在钱绍武等老一辈雕塑家的作品中,还是在黎明、李象群、吴为山、展望等中青年雕塑家的作品里,我们都能触摸到中国艺术文脉,感受到民族雕塑传统的浓浓气息。

当然,看到这些年中国当代雕塑出现新特点、取得新成就的同时,还要清楚认识到,雕塑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创作中也存在诸如照抄西方当代艺术模式、自以为是的“创新”;迎合低俗趣味,表现情色内容,或者以精英自居,不顾及公共文化属性的自我“把玩”,甚至在讥讽农民形象中自得其乐等不良倾向。这些现象有违中国艺术传统,也与民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不相符,与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体系的时代要求相悖。此外,在一些城市建设中,广场修建、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设置,成为“面子”工程,只看重外在形式。追求表面效果以及城市雕塑景观的照抄照搬,导致以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同质化倾向严重,富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淡化或消失。破除此类现象,不仅需要创作者提升自身艺术修养与品格,更需要建立与完善公共艺术设计、遴选、实施的科学机制,发挥公众的参与作用,形成艺术家、公众与政府管理部门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更好地发挥雕塑在城市文化塑造中的作用。

时代性、人民性与艺术性三者的融合,是中国现代雕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精神品格,也必然是包括雕塑在内的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内涵和价值所在。我们相信并期待,雕塑界创作出更多、更好彰显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求,更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佳作。

(作者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