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文学:无愧于生活的馈赠

来源:文艺报 | 李东华  2017年09月29日06:58

在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中,少儿类图书有《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花儿与歌声》《布罗镇的邮递员》《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四部。四部作品体裁各异,有理论普及读物、长篇小说,也有童话,内容也互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当下孩子生存状态的热情关注,对他们精神成长的深切关怀。

《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的作者韩毓海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这本书是他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深情凝视和睿智解读。他用浅显易懂且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还原了真实可亲的毛泽东形象,把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和深邃浩瀚的思想与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拉得很近。有人说过,读懂了毛泽东,才能读懂中国,的确,这部作品让我们在对毛泽东伟岸身影充满敬意的回望中、在对我们的精神血脉的追溯中,激发和确认了我们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自信以及为它不懈奋斗的勇气。

孟宪明的《花儿与歌声》是一部描写当下乡村少年儿童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它是对默默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之间真挚情意的礼赞,也有对当下乡村教育状况的真切观察和思考。这部小说有很多活泼生动的故事,比如男生范大强为了让失明的妹妹认字,就用泥巴捏字。比如音乐老师高虹,因为学校里缺数学老师,于是她又兼教数学课,她把很多音乐的方法用在了数学的教学中。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做法,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的乡村学校师生,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时,不是消极的逃避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作者对弱势群体没有那种通常会有的居高临下的怜悯的姿态,相反,他写出了这些农村孩子在粗砺的生存境遇中的自尊、倔强、自立、智慧的个性。所以,这部小说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沉重的那一部分,但它的基调仍然是明亮和温暖的,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我想这是缘于书中的人物从来不肯让自己陷入怨天尤人的泥淖而无法自拔。他们往往会用对他人的同情和爱来抵抗命运加在他们身上的痛——这群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但这并不影响在他们看到小河干涸了,鱼儿们要渴死的时候,齐心协力找来了水救助小鱼。他们接受别人的援助也援助别人,这种通达、乐观的性格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的乡村孩子新的精神风貌。此外,作者还融入了很多首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民谣,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这部作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

在董宏猷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女孩和爷爷奶奶住在腾格里沙漠的边上,爷爷是位治沙模范,由于常年在风沙中吃饭,爷爷的牙齿就比普通人磨损得厉害,于是他的牙齿一颗一颗全掉了。小女孩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沿着爷爷防风治沙走过的路,一颗一颗找到了爷爷丢失的牙齿。从这篇《爷爷的牙齿》可以看到这部作品的整体风貌:孩子的梦并不是无根的,他们小小的、单纯明澈的梦想,很可能是和一个时代甚至一个民族宏大瑰丽的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梦也能折射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的身影。董宏猷通过长期深入广泛的采访,通过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去聆听、去捕捉、去感受,最终采撷到了各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心底盛开的中国梦的花儿。他的写作准备是那么艰苦而漫长,这是一种笨拙的然而却又是最扎实有效的方式,这部作品就是生活给予一个写作者最好的馈赠吧。

《布罗镇的邮递员》是一部童话。但是里面的细节以及它所传达出的理念依旧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小镇少年阿洛勤快而善良,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位邮递员。在他的努力下,原本隔阂很深的小镇居民和森林里的动物居民消除了误会,弥补了裂痕。阿洛传递的不只是信件,在人和人之间,在人和动物之间,他传递的是爱、同情和信赖。这种向善向美的理念,这种渴求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渴望友情与关爱,应该是人类永恒的心声,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是你我他,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共同渴盼。因此,这部幻想类的作品,它字里行间涌动的仍然是对世道人心的温暖抚慰。比如那只孤独寂寞的獾,他自己给自己写信,以求能够让阿洛多多来送信,为自己找到一个听众,听他源源不断地讲故事。你可以说獾是空巢老人,是留守儿童,其实它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某个角落,这个角落永远空空的处于等待的状态。值得一提的还有,《布罗镇的邮递员》的作者郭姜燕是位新人,能从众多的好作品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实力,一方面也能看到这个奖对新人的提携和扶持。

关注现实,默默探索现实主义写作的可能路径,努力向着当下的孩子内心深处靠拢,是当前原创儿童文学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走向。除了这几部在这一奖项中的胜出者,还有很多的创作者的努力一样值得赞赏。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种方式: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对他们进行持久而耐心的观察。这四位获奖者的身份都是或曾经是老师,这或许是个巧合,或许也说明了熟悉孩子的生活才能在为孩子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