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郑榕进社区演讲:艺术应时代而生 戏剧因观众而盛
来源:北京青年报 | 肖扬 2017年10月10日07:40
做客“胡同里的百家讲坛”
93岁郑榕进社区演讲:艺术应时代而生 戏剧因观众而盛
资料图 供图/视觉中国
由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公共事业管理科主办,社戏团队承办的第二十七期“胡同里的百家讲坛”日前开讲,93岁高龄的北京人艺元老级表演艺术家郑榕以“艺术应时代而生 戏剧因观众而盛”为主题讲述了他一生话剧舞台生涯的故事以及对话剧的认知、思考,并分享了他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
“《龙须沟》真正把劳动人民演活了”
从艺70多年,郑榕先后塑造了50多个脍炙人口的话剧角色和80多个电视角色,特别是在北京人艺保留剧目《茶馆》和《雷雨》当中饰演的常四爷和周朴园形象,堪称话剧舞台上人物塑造的经典。
郑榕耐心地跟大家分享了他主演的话剧《雷雨》、《茶馆》、《龙须沟》难忘的事和有趣的故事。在谈及话剧《龙须沟》为何取得巨大成功时,郑榕说:“因为在这之前,大家看到的大多是‘表演情绪’。突然看到焦菊隐用一种新方式——体验生活的方式排出了《龙须沟》,很新鲜,也很好。第一,在题材内容上,《龙须沟》演的是劳动人民,符合解放后文艺表现劳动人民的要求。第二,反映了真实的生活。这是十分难得的,以前演劳动人民,大多都是做样子,而这个戏真正把劳动人民演活了。”
“需要借鉴西方,但不能滥用外来理念”
郑榕还表示,近几年,北京人艺的风格又在慢慢地往回转,但步伐不够快,“话剧民族化”也始终没有得到正确、全面的认识和弘扬。关键问题是缺乏人才:“如今我们国家发展,经济增长,网络普及,许多人盲目崇拜西方,尤其是在艺术上,追求个人自由意志的发挥,个性的凸显,认为这才叫艺术,而对于传统文化、现实主义不感冒,对话剧民族化不感兴趣,更不用说谈到具体的表演问题了。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艺术自由路线,看重的是西方那套理论,或追求影视剧的演出,讲求经济效益。但你要知道,影视剧表演与舞台表演是不同的,影视剧讲求本色演出,人物越自然越好,有的影视名演员演话剧时,观众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这些人连最起码的台词都没有过关。”
郑榕认为盲目崇拜西方,说明缺乏自信,总把西方那套理论当作普遍真理来看待、接受,认为西方的是最好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是需要借鉴西方,但在向西方借鉴时,不能滥用外来的理念,要在切实考量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整合进我们自身的价值追求。例如现代西方的戏剧潮流,由‘再现’向‘体现’嬗变,由‘写实’向‘写意’倾斜,这些和我们自己的戏曲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自己民族艺术中的宝藏,在传统继承中创新发展。”
“让话剧艺术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问题”
所以,郑榕认为继续研究试验“话剧民族化”很有必要:“当前,我们提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无法硬逼着一个人走某一条艺术道路,但可以通过引导,让话剧艺术积极反映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切身问题,才能得到观众的共鸣和喜爱。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担起这一重任,将前人留下的宝贵的艺术传统传承下去,发扬开来。”
已经年过九旬的老爷子,虽然眼不花、耳不聋,但是走路已经无法直起腰。对于离开舞台,郑榕说没有遗憾,舞台就得换底下年轻的力量。而自称“原来什么都不会”的老爷子,说自己非常幸运,作为焦菊隐的学生,现在还要坚持学习,整理老师的传承,“我觉得活得很有意义,我的晚年很幸福”。他还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座右铭:“人生好比黑夜行路,可失不得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