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新时代 谱写新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几点体会
来源:文艺报 | 白烨 2017年10月27日06:56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判断、部署,给中华民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基本的方略。这些重要理论思想与报告中有关文化事业、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伟大的新时代,明确自己肩负的新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更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大繁荣,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世人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在深入总结五年来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引入了新阶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境界。报告中有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重要判断、重要部署,给中华民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基本的方略。这些重要理论与报告中有关文化事业、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伟大的新时代,明确自己肩负的新使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更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大繁荣,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搭建新舞台,新文艺展现新风采。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丰沛而精湛的精神意蕴,从中摄取思想的光亮与精神的能量,在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建设中,以新的姿态履行新的使命,以新的作为赢取新的气象。
在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增进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当下所置身的这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给予了全新而准确的定位。他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中国“新时代”、“新方位”,习近平总书记进而论述到:“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还郑重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些精到的论说,不仅描述出“新时代”所特有的新内涵、新气韵、新特色、新境界,而且揭示出它所葆有的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特别价值和重大意义。这种钩玄提要的概括与提纲挈领的论说,对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深刻地把握文学所面对的这个世界,都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与指引作用。
怎样理解这个“新时代”区别于别的时代的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还有一个简洁的描述,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可以说,“强起来”,是这个时代最为鲜明的特质。而“强起来”,则意味着“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里的“梦想”、“斗争”、“工程”、“事业”,无一不与文化有关,无一不与文艺牵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特别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强起来”的新时代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领域在这个时代应有的历史使命。
综合研究者的意见来看,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富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强大的文化力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指标:一是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国民,二是具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三是具有十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也可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即对内表现为自信力、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吸引力、辐射力,而其内核则是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就很难做到立足本土的文化自主,不惧风浪的文化自立,令人颙望的文化自强。因此,建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文化建设中的首要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特别指出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根源与坚实基础,那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这样的雄厚基础为依托的文化自信,才可能坚定不移,才可能蹈厉奋发,才可能焕发出强盛的创造活力,从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认识文化自信,把握文化自信,高扬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还在于要超越狭义的文化范畴,从广义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文化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它化合了道路、制度与理论,串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因而具有一种整合性与总体性。正因为它积淀着民族的基因与血脉,连接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人民的选择与意愿,所以,这样的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激浊扬清中发挥批评的独特作用
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既从大的方面指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总的方向与基本路径,又根据这一总方向与大目标,提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等重要策略与具体举措,其中的许多论点与论述,在整体把握与辩证思维中,对于文化工作提出了既要有积极进取、勇猛精进的创造力,又要有兴利除弊、激浊扬清的战斗力的要求与期望。这些包含了要求也包含了重托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明确我们所担负的使命的艰巨性,都有深刻的启示与极大的鞭策作用。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既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压力巨大的新时代。这种压力,包括了国内社会文化生活中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观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相和谐的现象,也包括了国外出于各种目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眼看待、对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的满腹疑团。因此,来自国内一些领域的干扰大业、影响大局的言行会不断出现,来自国外有关方面的唱衰中国、寻瑕伺隙的作为也会络绎不绝,这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除去要参与和应对正常的竞争与常态的博弈外,还会遇到不期而来的诸多问题,遭到意料之外的特别挑战。因此,对这样一些阻碍保持高度的警觉,对这样一些麻烦予以必要的应对,也会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工作。
在思想文化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时,就特别点到“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抵制腐朽落后文化腐蚀”,“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问题。事实上,在我们砥砺前行的五年,乃至奋力改革的四十年以来,一直在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各种错误思想与思潮,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各类腐朽流毒与落后流俗,进行着或明或暗的斗争,或隐或显的博弈。这种斗争与博弈,已从经常性变成了常态化。
还必须予以注意的是,在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领域,错误明显的思想与观点、走向偏斜的倾向与现象,比较容易看出和给予判别,也可以通过批评与批判进行辨析和予以阻击,但有一些并不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在含混的意趣中消解一切的文娱现象,却往往难以判别,因而会造成难点。比如,那种以游戏为旨归、以娱乐为方式的文娱思潮,借助新型的传播工具和形式,依仗着雄厚的资本力量,切近着年轻受众的欣赏情趣,以不食人间烟火的妖魔鬼怪和没有人文内涵的仙侠神幻,兴盛于网络空间,流行于荧幕视频,甚至成为青少年一代文化娱乐与文艺消费的主流与主潮。这种“泛娱乐化”的倾向,从广大文化受众的角度和广义文化生活的视域来看,这对当下的社会文化是一种既具丰富性又带鲜活性的补充与拓展,但这种文化思潮在其基本取向上,不仅与传统文学相分离,而且与经典文学相游离,同时又以非主流化、非思想化、非价值化的基本倾向,对既有的文学传统和现有的文学秩序,乃至基本的文学观念,都造成了有力的遮蔽,形成了内在的抵牾,构成了一定的消解。它们所带来的,至少是利弊兼有的双重影响,甚至以一味“向下”的趋势与我们所提倡的向上的文化构成极大的抵牾。问题还在于,文艺与文化领域的这些倾向与问题,依托于文艺,借助于大众,适应了某种需要,满足着某些欲求,无论是分辨起来,还是应对起来,都格外不易,甚至极为困难,而这样的全新挑战与疑难问题,也全然超出了我们的已有经验。
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在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的同时,还需要规范文艺市场,引导文化消费,特别是切近文艺现状,洞察文艺走向,针对文艺生活中出现的倾向、存在的问题,大力加强文艺理论的研究,积极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文艺的理论批评、除去研讨基本问题,品评作家和推介作品外,还要以敏锐的嗅觉、扎实的工作,对倾向性问题进行调研,找出症结所在;对于不良现象,开展既有针对性又有战斗力的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真正起到一种“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能动作用,通过这种“一手抓创作,一手抓批评”的双向努力,促动文艺领域各个板块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把现实题材创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和文艺创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文艺工作的几次重要讲话中,都特别强调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的内在关系。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在2016年11月30日的《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并向文艺家提出:“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的要求。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建设的简要论述中,特别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把这些论述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在有关文艺创作的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期待文学艺术切近“新时代”,作家艺术家书写“新史诗”,从而做到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文艺创作领域,作品的题材不胜枚举,但现实题材尤其重要;现实题材中可写的也不一而足,但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更为紧要。
现实题材之所以重要,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理由,最为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时代的需要。伟大的新时代,及其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异和人们的心理变动,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去反映和描述。通过作家艺术家个人的深切感受,作品呈现的精彩故事,书写出这个时代的新气象,塑造这个时代的新人物,传扬这个时代的新精神。二是人民的需要。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作为“剧中人”和“剧作者”,需要通过紧贴时代的潮动,反映时代生活的优秀作品,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反观时代中的自己。在这个意义上,现实题材作品具有时代镜像的功能与作用。三是文艺自身的需要。文艺是一定时代的文艺,这个时代的文艺一定要打上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并在“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实现与生活的密切互动,保持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并不断焕发出自身活力与魅力。
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更为紧要,是因为“新史诗”在题材题旨上具有天然自在的重大性,这也使得写作属于正面强攻,任务更为艰巨。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面对这种震古烁今的史诗性变化,无动于衷,是严重的失职;无能为力,是显见的失责。所以,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需要,也是作家的职责。书写“新史诗”,向作家艺术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走出对于生活零碎的印象,对于时代肤浅的感受,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中国与世界的关联上去思考和升华个人生活、个人经验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抓取和思索重大问题,处理和把握重大现象,以具有生活广度、精神厚度和艺术力度的优秀作品,捕捉时代脉息,记录时代变革,同时体现这个时代的文艺的美学气度与作家的艺术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读懂社会”对于文艺创作的要义,他指出:“社会是一本大书,只有真正读懂、读透了这本大书,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着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上好社会这所大学校,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在当前,“读懂社会”的当务之急,是“阅读”和“读懂”我们这个不断演进的新时代,不断变异的新时代,在不断阅读和努力读懂的基础上,创作出不负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