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 ——访山东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
来源:光明日报 | 赵秋丽 李志臣 李春仲 2017年11月07日09:06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于10月31日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这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直抵灵魂的党课。”日前,山东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这次集体出行,意义十分重大,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时刻不忘初心、矢志永远奋斗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王玉君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我们一定要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散发出时代光芒。
山东临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了“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为革命作出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中国共产党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王玉君认为,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源头。“沂蒙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都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精神源泉。
“我们感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八个字,生动概括了山东根据地党群关系的鲜明特征,深刻揭示了山东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成为沂蒙精神的显著标志。”王玉君全面回顾了山东根据地的革命史,深入探究党群关系为什么能达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境界。王玉君表示,沂蒙精神内涵应包括这样的元素:共产党八路军“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他进一步分析说,“为人民靠人民”是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它赋予沂蒙精神崇高的真理力量,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逻辑起点。“忠诚看齐革命到底”浓缩的是共产党、八路军一切行动背后的根本精神和品格,它赋予沂蒙精神强大的实践力量,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行动引领。“听党话跟党走”是沂蒙群众对“人民离不开党”这个历史命题的最好回答,它赋予沂蒙精神鲜明的人民性,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信任基石。“敢于斗争无私奉献”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思想理论导引下,在共产党人风范感召下,在苦难辉煌历史中的升华,它赋予沂蒙精神丰富的人文色彩,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不竭的力量源泉。
王玉君说,我们感到,沂蒙精神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当年山东根据地党政军民在价值观、方法论、政治立场、意志品格、作风纪律、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实践,昭示着每个党组织、每名党员和广大群众应当坚守的奋斗初心和行动原点。那就是,作为党的组织和党员,不管历史方位如何变化,外部环境多么复杂,中心任务怎么调整,各种诱惑考验何其之多,都要始终发扬“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精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以“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自觉,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关系,凝聚推动历史进步的磅礴力量,奋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