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组雕创作者:“复活”同胞灵魂
来源:扬子晚报 | 2017年12月11日09:13
他“复活”了南京大屠杀中 受难同胞呐喊的灵魂
吴为山
无论阴晴雨雪,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大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为“纪念馆”)的参观人流总是络绎不绝。在入口处,每个参观者的目光都会被一组雕塑吸引。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扬子晚报记者专访了这组雕塑的创作者吴为山,了解背后的故事。 通讯员 杨子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傅秋源
10年前这组雕塑正式亮相
10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正式亮相。这组充满力量的雕塑,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已经成为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靠近那些雕塑,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很多作品上有刀砍、棒击、棍敲等痕迹——那是苦难的记忆,也是暴行的记录。
第一篇章:《家破人亡》
纪念馆门口人们首先可以看见一座11.5米高的雕塑,它是这组群雕的第一篇章《家破人亡》,一位悲痛至极被凌辱的母亲,双手无力地托着死去的婴孩,仰天呼号。这是一位悲怆的母亲,也象征着受屈辱、被践踏的祖国母亲。
第二篇章:《逃难》
这一组雕塑被置于一条寓意逃难之路的水池中,塑造了一组因血腥屠杀而逃离家园的人。有年迈的儿子搀扶着八旬老母逃难,有被污辱的少女站在井边决意以死洗刷耻辱,有僧人在逃难途中为死者合上含冤的双目。“这些雕塑都有真实的原型,”吴为山表示,最让他动容的是一个婴儿趴在死去母亲的胸前吮吸乳汁的雕塑,“这一组尤其让人心痛。它源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一家的悲惨遭遇,当时他的三个弟弟被刺刀刺死,妈妈被刺穿肺部。他哭着把最小的弟弟抱到妈妈身边,让小弟弟爬到妈妈胸前吃奶。这最后一滴奶水,是生命的结束也是生命的希望。第二天,幸存的人们发现母子俩已经被严寒冻凝在一起,再也分不开,年迈的常志强每次讲到这里总是老泪纵横。”
第三篇章:《冤魂的呐喊》
第三篇章《冤魂的呐喊》位于展览馆的入口。其整体形象是一座被劈开的山,一边的山顶上一只手直指苍穹,一边的山体上被绳索捆绑的人群密密麻麻,等待他们的,是被屠杀的命运。人们通过这道死亡之门、屠杀之门,走近那段历史。
第四篇章:《胜利之墙》
而位于纪念馆主体的门口那堵120米长的《胜利之墙》则是第四篇章,8米高的墙上一个大大的“V”字贯穿始终,底部昂首吹军号的中国军人脚踏日军的钢刀和头盔,“V”字一边是黄河在咆哮,中国军民“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另一边是滚滚长江奔腾不息,胜利的部队凯旋南京。
吴为山讲述创作心路
“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
200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开始,吴为山应邀在纪念馆的建筑空间中做一组雕塑。“这组雕塑要跟建筑融合,要跟主题协调,还要和周边的空间融为一体,应当说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更重要的难点是做这个雕塑的价值取向,究竟是要激起仇恨,把那些日本侵略者屠杀的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还是通过艺术的创造使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引起对人类命运的反思继而引发对和平的呼唤。”吴为山表示,他的立足点是: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
他说:“在我塑造的几百个形象当中,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人的形象,都是我们自己遇难的同胞、逃难的同胞、呼唤胜利的同胞。我要复活他们,要在他们逃难的过程当中,在他们临死前一瞬间的呐喊当中体现出人类共同的心声。把大屠杀当中所有受难同胞的灵魂给表现出来,就成为了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不是一个个普通的老百姓受屠杀。只有这样才能呼唤全人类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期望”
“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前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期望。”吴为山说,“我们铭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也要铭记人类的历史。所以,我们一定要来把这事件铭刻在那里,于是也就有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组雕塑。”
吴为山陪同过许多的国际友人、外交官和艺术家参观过这组作品。德国大使观看后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相信通过这组雕塑的影响力能唤醒人类的良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前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发表演讲时高度评价:“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