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时代,更要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文艺报 | 袁学骏 2017年12月15日06:5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郑重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这是划时代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重要科学论断。
谁也不会忘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文艺界便将新时期文学艺术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革”十年的文学艺术相区别,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先后召开过新时期十年、新时期二十年的文艺发展研讨活动,中间也穿插着改革开放十年、二十年的文艺发展研讨总结等学术活动。今天,新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稳定时间最长而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辉煌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判断、新概念,既有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建设成就的现实依据,更有一幅宏伟壮丽的发展蓝图的召唤与吸引,全党全国人民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新的鞭策,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凝聚力。这一新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立足点和发源点,自身具有时代标志意义和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科研价值,成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再出发的起跑线,也成为学术界理解阐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使命新热点的出发点,将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立足新高度,开启新征程。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是习近平同志又一次向全党全国特别是我们文学艺术界发出的新号召、新指令。从2012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号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复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今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文化自信的坚持与强化仍然显得十分重要。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树立和坚定了文化自信才会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文化自信,失去我们的文化根基和特色,就不可能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如何真正地不折不扣地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总结,彻底地清理我们头脑中的不自信。
我认为,首先要站稳中国文化立场,从骨子里热爱、珍惜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曾几何时,“西方中心论”和“全盘西化”思想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文化界文艺界。由于在不平等不对称的文化撞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便有人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中国文化都是封建落后的,从而完全否定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到了今天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仍然在进行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看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许多理念、观点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求同存异,以及独特的中华美学等等,包含着伟大的中国精神,且具有世界意义。我们必须树立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文化理念,彻底抛开崇洋媚外的错误心态,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同时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重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也昭示着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创作必须弘扬真善美的基本要求和应有遵循。作家艺术家的作品和言论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能违背或挑战之,也要达到做人和作文的一致,成为社会公德的践行者和个人文德艺德的持守者。不能说与做两张皮,说与写两码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素养和学养,克服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不良风习。要在长期的言行实践中达到德艺双馨,人际和谐,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由此才能形成整个文艺队伍的合力而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坚定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在一些人的眼里是一条不太情愿的畏途,其实任何创作都不应当寻找什么捷径,更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将面向自我背离大众视作成功的坦途。习近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因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价值所在”,古今中外文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它们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传达了人民的心声和意愿,为人民所喜闻乐见。试想,一部没有读者的书、一场没有观众的戏,实在是才情的浪费,是对时间、生命和金钱的挥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更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也不能轻佻地娱乐化市场化,不能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粗制滥造。惟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是遵循文艺创作规律的实践正道。新时代的文艺创新过程,作者都必须经历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磨砺,其作品才能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当代现实主义精品中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早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前人的创作经验也告诉我们,只有亲历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调研才能达到对生活对人物理解和表现的深度、精准度。在今天新时代的创作竞争打拼中,具有文化自信与自觉的作家艺术家,必须无条件地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向社区,去做人民的小学生,以获得新的素材和灵感。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美学传统,这是我们树立和涵养核心价值观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文传统、美学传统源远流长。上溯到《书经》《周易》《诗经》等古老典籍中就有其源头。其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整体主义,是理想远大且自强不息,思维辩证又崇尚中和。其中既有先民们的宇宙观、生命观,又有人生观、道德观和美学观、艺术观,既有大胆的浪漫想象又有本于当时世事的现实主义精神。西方文艺理论的美学最主要的是基于叙事性小说、戏剧的典型论,而中国古典美学主要是诗文评,形象论与意境说阐发很充分,形神兼备、心物感应、质文兼具等也论之完备。这些在当代诗论散文论中仍在广泛运用,但普遍未上升到中华美学的高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阐述,大多院校美学课程中也未将其作为重点授之。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提倡中华美学精神引起了广泛重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有对中华美学的自信与自觉,这是新时代文学艺术和文艺批评发展的广阔空间。诗文自不必说,即使小说、戏剧、影视也是有其矛盾起承转合、高潮低谷的节奏,有其叙事的风格与韵味的。祖国传统美学理论应当广泛发凡试用,中华美学精神应当全面深入弘扬、发展。我们要发扬中华文化、中华美学自有的包容吸纳传统,开放性地积极主动地进行中西合璧的当代美学理论创新,实现中华古典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总之,我们热烈欢迎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就要理解新时代,共同打造好这个新时代,决不能虚度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满怀文化自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进行文化创新、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