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的亮点与拐点

来源:光明日报  | 欧阳友权  2018年02月02日11:25

2017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丰收年,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创造了许多亮点,也显露出移步换形的发展拐点。有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学网民已超过3.6亿人。各层次网络写作人数约1300万,其中有600万人定期更新小说,签约作家达60万。40家主要文学网站储藏的原创小说达1400余万部,日增原创作品更新达1.5亿汉字。年度内新增网络作品超过300万部(篇),涌现出一批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例如辰东的《圣墟》、唐家三少的《龙王传说》、我吃西红柿的《雪鹰领主》、叶非夜的《亿万星辰不及你》、丁墨的《乌云遇皎月》、苏小暖的《神医凰后》等。网络文学市场规模首次破百亿,达127.6亿元,同比增长32.1%。

从作者阵容、作品存量、读者受众面、社会影响力上看,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有人把它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的是,网络文学在快速增长中实现了向商业化、市场化转型。这即是说,以原创作品为源头,经过IP化版权转让,推进线上线下跨界融合,拉动影视、网剧、游戏、动漫、纸介出版、舞台演艺、移动阅读、有声读物、周边产品等大众文化生产,形成一条“文-艺-娱”一体化的全媒体经营产业链。这不仅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增值最快的版块,也对网络原作产生了“放大器效应”。

2017年,掌阅科技、阅文集团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挂牌上市,加上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的中文在线,中国网络文学上市公司已增至3家。作为文创市场泛娱乐产业的内容资源,网络文学带动了千亿级大众娱乐市场的孵化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业绩和亮点。其中,两种现象格外抢眼:

一是网络文学排行榜助推网络文学精品化和主流化成效凸显。除了中国作协发布的网络小说排行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等常规榜单,2017年还赶上了两年一度的“网络文学双年奖”,并在属于传统文学榜单的“茅盾文学新人奖”中,首次增设“网络文学新人奖”。这表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在加深、距离在拉近。择优遴选和榜单发布,能够为网络文学创作和评价设置标杆,有助于网络文学的精品化、经典化和主流化,发挥着过滤、净化和提升文学品质的作用。我们看到,榜单发布对网络文学创作的激励作用,近两年已开始显现。猫腻、酒徒、血红、天下归元等资深作家持续发力,丢疯子、希行、红九、二目等新锐作家快速成长,《将夜》《赘婿》《男儿行》《战神之王》等上榜作品持续火爆。

二是网络文学域外传播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借助海外网络文学翻译站、国内外文数字阅读平台和实体图书这“三驾马车”,中国“网文出海”模式初步形成。与此同时,许多海外机构相继与国内企业合作,进一步强化了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目前,不同语种翻译传播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网站,已有上百家。许多优秀网文作品签下海外版权,数百部网络小说被译为英、日、韩、越等多国文字传播。例如,桐华的《步步惊心》成为韩国多年少见的畅销书,匪我思存、辛夷坞、顾漫等人的多部作品被越南、泰国翻译出版。《甄嬛传》上线美国Netflik网站,《琅琊榜》《花千骨》《芈月传》等在海外汉文化圈聚集了大量的受众群体。2017年5月,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正式上线,以英文版为主打,拟推出泰语、韩语、日语、越南语等多语种的阅读服务,作品涵盖玄幻、仙侠、科幻、惊悚、游戏等多种类型。“宝铎含风,响出天外”,网络文学走红海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网络文学大有可为。

除了频现的亮点,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还出现了几个拐点:

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网络文学野蛮生长的状况有所改观,进入主流意识形态规制下的有序发展阶段。“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严格要求,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包括网络文艺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坚持“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的方针,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如今,“大力发展网络文艺”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在这样的语境下,网络文学已不再是“赤脚奔跑的孩子”,而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一部分;网络创作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文学规律和网络特点。

其次,网络作家的关注度和文学地位有了明显提升。2017年8月公布的中国作协新会员名单中,网络作家占了51人。目前,中国作协会员中的网络作家已有165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网络作家的培训明显增多。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及行业作协成立了网络作协等组织机构。从过去的“网络写手”,到现在的“网络作家”,不仅是称谓的变化,也体现出社会的认可。

最后,网络文学走过了数量膨胀的规模扩张期,开始进入“品质写作”新时代。尽管原创作品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作品存量还是新作增量,都不会是网络文学关注的重点,而提高作品质量、追求艺术创新,才是问题的关键。类型化的“跑马圈地”、“玛丽苏”式的陈陈相因,支撑不了网络文学的天空。从规模扩张进阶到“内容为王”和“精品至上”,势必成为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欧阳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