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15年国际漫画节之旅,他让中国漫画“走出去”

来源:布客帮bookbang | 陈翔  2018年02月05日13:34

2018年1月25-28日,“国际两大漫画节”之一的 “安古兰漫画节”在法国顺利举办。这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漫画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45届,而中国人王宁,连续参加了15年。

从在法国出版第一本中国漫画,到在“安古兰漫画节”开设中国展位、出版的《包拯传奇》打破漫画节38年的单本销售纪录,再到现在,他的“天视全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漫画版权代理公司,与全球20多国的200多位漫画家进行合作,版权出口数量占到全国90%以上,同时也连续10年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这其间,有过艰难,有迷茫犹豫,吃过苦,走过弯路,他摸索着,坚持着,在这条艺术交流之路上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从未想过”。

四十七年前,一位叫弗朗西斯·格鲁克斯的漫画爱好者,在法国西南部小镇安古兰( Angoulême)举办了一场名为“千万图片”的漫画展,让这座地处高原、常居人口不到5万的法国“西南阳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四十五年前,政府决定将漫画活动以“安古兰漫画节”的形式固定下来。于是每年1月底的几天,来自世界各地超过20多万的漫迷们在此享受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狂欢。

十五年前,一次参观“安古兰漫画节”的经历,给了正寻求“转型”的王宁一个契机、一点灵感。当时,王宁已经做传统动画十多年了,参与制作过中国的《太阳之子》、日本的《风魔小次郎》、美国的《大草原上的小老鼠》、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奥运吉祥物》等欧美各国动画片。在动画圈已小有名气的他,还是美国百老汇从2000年到2007年在中国所有舞台剧的艺术总监,包括《阿依达》、《大河之舞》、《雨中曲》等。从最初不了解舞台,到技术逐渐成熟、顺利做完一场又一场演出,喜欢体验的王宁想要寻找一些新的挑战。正是那个时期,他来到了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接触到漫画这个领域。

王宁

法国是世界上唯一把漫画当作“第九艺术”的国家,每年出版超过6500种不同类型的漫画,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在这里,漫画不再是童书的同义词,漫画家们以视觉艺术表达故事,依靠风格展现个性,通过各不相同的喜剧或悲剧色彩,给读者具有最直观感染力的新鲜生活模式。王宁感受到多元审美的魅力,希望把它分享给更多人。

这位“高富帅”,也曾“有点坏”

初次见到王宁先生是在巴黎,在他第15次参加“安古兰”漫画节之前。这位70年代出生的北京爷们儿,随和、善谈、幽默、大气。父亲是动画摄影师,母亲是电影洗印技术鉴定师,姐姐做电影制片人,因而王宁从小就被包围在艺术感之中。

艺术家是有共性的:不喜束缚、追寻独特、注重细节、力图极致,寻找更多机会去体验世界,然后内化成一股力量,渴望世界的某一处因自己而改变。这些特质很早便在王宁身上萌发出来,加上年少的轻狂与顽劣,少时的王宁算得上是个酷酷的“坏小子”。

酷酷的——因为80年代,他是全北京第二个跳霹雳舞的。经常就脑袋上绑根绳,戴上霹雳手套,脚踩回力鞋,在公园里放着“爆砰”的音乐,然后享受酷炫的独特感。

“那小子太坏了”,是当时他更经常听到的评价。那时,王宁在体校练长跑,体能好、跑得快,加上艰苦的训练,曾在1984年打破北京市男子800米和1500米的纪录。但也是仗着自己跑得快,他时常在比赛时“挑衅”,超过对手后,蹲下身解开鞋带,等对手超过自己,再系好鞋带追上。于是别人眼里,他成了个“讨厌的小孩”。

这种傲气,在王宁的性格中是保留下来的,但之后更加丰富的阅历让他开始懂得调整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于是后来,每个与他合作的人,都能感到最恰当的舒适。

体校的训练,不仅让当时的王宁拥有“倒三角”身材,更重要是在他性格里形成了能吃苦、能坚持的品质。进入动画领域后,王宁每天从6点开始练习,晚上10点半才回去休息。他深知,没有付出大量的努力是不会有进步的。很快,在动画圈里,他变得小有名气起来,九十年代便收入十分可观,算得上名副其实的“高富帅”。

“第一,要喜欢”

动画领域的转折发生在Flash出现之后。传统的手绘动画,做1秒镜头至少要画24张,制作软件一套也要近35万美元。而几乎免费的动画软件Flash进入市场后,技术门槛降低不少。动画效果虽没有手绘精细,但低廉的成本让许多生意人放弃传统动画,很多画家也向Flash低了头。

但王宁说:“我宁可不做,也不做质量不高的”。他开始寻找其他事情,阴差阳错地,成为美国百老汇在中国巡演的技术总监。他的认真和细致让美方非常信任,并高薪聘请他去百老汇工作。他动心过,但考虑再三没有答应,因为就在那时,他正好接触到了更有挑战性的漫画领域。

他后来说,这个决定让他看清了自己做事的原则:“第一,要喜欢。因为喜欢就不会衡量得失;第二,这个领域要不会因为我的出现而变得更坏,这是底线;第三,我希望这辈子不会因为做了这件事而后悔”。

就这样,王宁走入了漫画领域。起步很艰难,除了负担公司经营成本、漫画家出国的机票和吃住行,还因最初对行业不了解,在版权交易中吃过亏上过当。由于当时对国外市场缺乏考察,所出口漫画也大量滞销,加上汇率问题,在开始第一年,他就投进了过去十年的收入,接着是持续的入不敷出。

经济上的压力是很难用“喜欢”二字撑起来的,人到中年,突然从赚钱变成了赔钱,有时还得向父母伸手,没想过放弃是不可能的。就在他下决心退出的时候,合作的漫画家对他说:“我们希望你去打开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如果你不做了,我们的门就关上了。你想想,你身后站着多少漫画家,就带着多少人的希望。”这句话,让他一咬牙,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第十五个年头。

从“中国的漫画”到“中国式的漫画”

将中国漫画引入法国市场的头两年,王宁与法国小潘出版社合作,出了70多部作品。然而,“存在”并不代表“存活”,看上去相当了不起的数量里,真正被法国市场接受的也就只有两三部。这让王宁决定“慢下来”,思考原因。

他去找了很多法国的出版社、发行人、专业的漫画家还有读者,和他们聊原因。这些专业人士告诉他:中国漫画的创作节奏和法国不同,幽默感与法国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色彩偏好也不同,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很难被理解,接受度自然会比较低。

王宁意识到,将“中国的漫画”不加调整地引入海外市场是不明智的。于是,他将出口“中国的漫画”变为出版“中国式的漫画”,保留文化内涵,采用符合西方特色的表达方式。最早成功的一本《包拯传奇》便是最好的例子,漫画里,包拯变成“法官、侦探与侠士的化身”,除了保留历史背景与核心故事,作家加入了大量符合法国文化的“合理想象”,“包拯从正义的单一性格,变为懂美食、好书法的浪漫形象”。这部作品2010年在“安古兰漫画节”展售,打破了漫画节38年的单本销售纪录。

不仅如此,他还在寻找不同的文化推广模式。2014年,贵州遵义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海龙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王宁便以此处文化做了一本漫画。他没有找中国漫画家,而是找到一位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法国画家,带他看城堡,了解文物,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给漫画家以自由空间,让他用欧洲思维去讲述中国故事,不仅替我们的文化做了宣传,还避免了“自卖自夸”的嫌疑。

于是,做好了一本,便有更多的漫画家、出版商开始找王宁合作,而当做好了每一本,他合作的漫画家就慢慢地遍布全球20多个多家。

 “出口转内销”、在国内出版的《包拯传奇》

“这辈子很值”

在做漫画的道路上,王宁的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实。他说:“我合作的都是善良的漫画家,所以我必须做一个可信的人,我需要对得起每一个合作者,对得起这个行业”。因而这么多年,他坚持保证每一部作品的品质,将出版量降到每年10到20本,但是每一本都做出精品。

接触到好的作品或不同的思维模式,他便尝试将其分享出去,其间自然遇到过盗版等问题。但他认为,遇到问题未必永远都是坏事。成熟的市场需要秩序和规矩,他希望通过不断地努力,在国内市场逐渐确立起这种秩序,当每个人都遵守规矩,之后的路就不会太难走。

我当时问他,给公司命名“天视全景”,很霸气,似乎很有野心。他说那是他和夫人共同起的,“天视”是一种高度,“全景”是摄影的专业术语,也希望自己可以越做越专业。

而他的确也是越做越专业,越做越顺利。除了版权出口,在文化“引进来”的方面,王宁也在不断尝试,他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法国漫画节”,邀请75位法国漫画家来华交流,并代理出版诸多的欧漫。他希望为中国的漫画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希望自己可以在不断探索中搭建中西版权交流的桥梁。

诚然,中国漫画甚至中国文化“走出去”仍是任重道远,如今很多欧洲书店里出现的中国漫画仍被归在manga(日本漫画)的分类之下。但是,如王宁的这些人在努力着,努力着,就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于王宁而言,他是幸运的,因为一个人,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然后把其中还没解决的问题变成努力的方向,就是幸运的。勇气、魄力、阅历,甚至幽默、傲气,都在逐渐积累成为一种底气,让他可以很坦然地说一句:我这辈子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