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唤醒了人的感恩心和敬畏心 ——访纪录片《记住乡愁》策划、撰稿人之一郭文斌
来源:文艺报 | 徐健 2018年02月07日11:43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今年走进第四季。从1月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周一至周五晚20点播出,每晚推出一座古镇,讲述古镇里的传奇故事。该季延续第三季“一镇一神韵,一镇一味道”的创作理念,继续以古镇为题,集中展现各地古镇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风情。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通过生动的故事化表达,解码中华文化,展现古镇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精神、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代代传承的优秀美德。该片播出以来,社会反响强烈。本报特邀该片策划、撰稿人之一的作家郭文斌,为“乡愁”释疑解惑,讲述“乡愁”背后的故事。
记 者:有人说,“记住乡愁”应该为“记住乡情”。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乡愁”总是和悲伤联系在一起。
郭文斌:在我看来,《记住乡愁》恰恰还原了“乡”和“愁”的本意。“乡”在甲骨文中意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后来演进为“自己生长的地方”。“愁”从“秋”从“心”,“秋”表示“成熟的庄稼”,“把秋放在心上”的意思是“心里牵挂着成熟的庄稼”,引申为“心里牵挂着劳动的成果”。对于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成熟的庄稼”“劳动的成果”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记住乡愁》节目坚定文化自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记 者:在你看来,《记住乡愁》的节目内容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郭文斌:关系重大,因为《记住乡愁》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最优秀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拍摄对象是村落、古镇的典范,是我们从中华大地上众多的村落、古镇里面选出来的。一个村落,一个古镇,它能保持一两千年的生命力,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它长久的生机,肯定有值得后人借鉴、学习、效仿的地方。虽然说生活条件改变了,技术发达了,但是生存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规律、内在密码、基因性的传承是不会变的,这就像两三千年之后,大地的生长性是不会变的,阳光的照耀性是不会变的,水的营养性是不会变的,空气的滋养性也是不会变的。《记住乡愁》对现代人意义重大。无论是从个人的幸福,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是从家庭的和谐、家风的传承、家道的建设,以及社会美德、公德建设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包括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记住乡愁》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记 者:节目中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有些年轻人看了会觉得是愚孝,你是如何看待“孝道”的?
郭文斌:我倒觉着《记住乡愁》里面的孝道故事,都没有愚孝的感觉。愚孝不论是古代还是在今天我们都是不提倡的。当然在过去强调孝道的年代,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愚孝的现象,但是主流肯定没错,如果说主流错了,中华民族也不会维系五千年。《弟子规》里面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年曾子问孔子,说,“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肯定是不对的。接着孔子就讲了一大段话,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十五章)。就是说天子也好,诸侯也好,大夫也好,士也好,还是父子之间也好,如果有人劝谏,有人给他讲真话,让他改过,他就不至于犯错,不至于失败。所以,孔子也反对愚忠愚孝。真正的孝敬应该像《了凡四训》里面讲的,能够做到“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意思是能把祖先的美名传扬,把祖先的美德继承下来,同时还能替祖先、父母改正错误,更正错误,挽回错误,挽回损失。所以古人绝对不是讲愚孝。
记 者:《记住乡愁》中很多人有成就之后回家乡发展造福地方,但现在古镇等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追求梦想也可能在外安家,空巢老人的出现不可避免,你觉得这跟孝文化的传承是否背道而驰?
郭文斌:的确,《中庸》里面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在继承长辈的愿望,完成长辈的理想方面,现代人不如古人。在古代,如果说老人不同意孩子出去,孩子绝对是不会出去的。现在确实有许多空巢老人,他们之所以在晚年得不到孝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把自己的生活方便跟老人的生活方便之间的先后次序轻视了,古人的一切生存、生活首先考虑的是老人,现代人可能考虑自己多一点,这是我们在对待幸福、对待人我利益之间的一种选择上的不同。
记 者:如何看待家庭与梦想的关系,家庭是对梦想的束缚吗?
郭文斌:这个不一定,因为家庭本身是梦想的一部分,一定意义上,家庭完美应该是人的第一梦想,假如说一个人的梦想实现了,但是家庭破碎了,后院起火了,他的梦想也是空中楼阁。在中国人看来,家庭是我们幸福的载体,古人有一句话,“满屋珍藏不及身心安泰,万千事业何如家室平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记 者:古人制定了不少规矩流传至今,当我们强调守规矩的时候,是不是与提倡创新有矛盾。
郭文斌:守规矩不是限制事物的可能性。一定意义上讲,创新本身就是守规矩,因为创新之所以成功,说明事物本来可以那样存在,既然可以那样存在,那就是存在合法性应有的,而遵守存在合法性就是根本意义上的守规矩。从辩证法角度来讲,没有规矩很难有创新,创新是在规矩基础上的超越。宇宙间总有一些大规矩的,这些大规矩正好是创新的大前提。就像赛车,要赛出名次首先是在规矩前提下的突破,如果没有规矩的创新,可能意味着灾难。规矩是生命的大前提,正如人体,一切形体创新必须在心脏承受力的大前提下进行。创新是分层次的,比如说空间维度不同,创新的结果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维度,大前提不同,创新也会不同。就像足球场上的创新和篮球场上的创新肯定不一样。如果我们把足球场上的创新拿到篮球场上,那就是混乱。因此,守规矩是创新的前提。古人定的规矩,正是创新的大前提,正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记 者:《记住乡愁》中出现最多的是祠堂、家谱、家训、家规,这些对当代人的意义何在?
郭文斌:祠堂和家谱是人的“有谱教育”,是熏陶,是提醒,是警戒,是激励,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提供安全感,人一旦有了安全感,就不会在外面寻找寄托了,许多错误就会避免了。也就是说,它既是效率教育,更是安全性教育。
现在有人认为有了法律,就不需要家规、家训了。殊不知,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它不能代替家规和家训。因为家规和家训事实上已经上升到心性教育、道德教育。但我们知道法律只约束人的行为,不负责人的起心动念,但是任何行为都是由起心动念造成的,假如说人的起心动念错了,行为肯定最终也会错,所以遵守法律跟家规家训是两个层面。事实上如果没有家规和家训的底子,不少人就会铤而走险,就会钻法律的漏洞,最后有许许多多的人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记 者:你如何看待家乡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
郭文斌:《记住乡愁》播出之后,对当地人的影响巨大,比如有些人有意识地保护起老宅子了,有些人开始修家谱了,有些不打算结婚的人张罗着结婚了,他认为男女在人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传宗接代,不单单说把自己的一生过完就完了。除此之外,《记住乡愁》还唤醒了人们对自然、对土地的保护意识,唤醒了人的感恩心和敬畏心,唤醒了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激情。
记 者:《记住乡愁》第四季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郭文斌:《记住乡愁》第四季在保留生活气息、泥土味、烟火味、人情味、故事感的同时,“新花样”不断,第三季增加了知名主持人出镜,在第四季,我们增加了“名人还乡”等,丰富了表现形式。第四季首播收视比上季更高,位列全国第三,纪录片收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