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的时代精神自觉与审美实践革新

来源:文艺报 | 马知遥  2018年02月12日13:5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作为作家,我们应该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需要。这是这一代作家身上应该具有的责任。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精神的感召力,作家需要挺身而出。

一个没有时代责任感的作家大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虚构自己的梦幻王国,这样的文学的确市场不小,人们在茶余饭后似乎能借此得到心灵的放松。但如果我们的创作都是这样的作品,作家们就会变为商品的生产者,久而久之投合读者需要,甚至是低层次的需要,最终的目的就为了钱。于是就会出现以作品销量作为评判作家实绩的惟一标准,这其实远离了审美评判,让文学失却其应有之功用。

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家,应该永远为时代的前进呐喊,应该深入到时代火热的生活去体验和观察民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把握时代的脉搏,用美和善去感召人、启发人,培育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情感。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更应该得到不断地强化,而用文学的方式将核心价值观形象化、故事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鼓舞人心,涵化公民的素质非常重要。

目前有一些不良的创作倾向。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工业化大发展的时代,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文明的发展步伐,好像城市文明能取代一切其他文明。因此就有一些作家提出了创作适合城市文明的作品,那些描写农村的作品就是保守的落后的,不够前卫,不适合时代的步伐。其实作家们需要意识到:农耕文明是世界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工业文明是并存的,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进程。每一种文化也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世界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潮流。

我们的读者对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欣赏口味和阅读需要,不能强求一致。文学的创作风格和题材也应该丰富多彩,满足不同作家的创作需要和读者需求。不能以发行量多少论成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孰轻孰重还应认真权衡。

从另一个角度看,作家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他们本身需要有敏感而超前的意识,需要成为时代精神的呼应者,他们的文化自觉带来的是更多民众的文化自觉,他们对时代精神的自觉呼应和追求也会影响更多的民众。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为人民服务不仅仅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更表现在作家的文学创造中。我们的创作是为时代服务的,是为时代的主人公人民群众服务的,懂得他们的冷暖,体验他们的苦痛和欢乐,才能写出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品,才谈得上为人民服务。

“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他的文艺观时的立场,这其实是为当前的文学创作指出了方向开出了治病的良方。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不为群众喜欢或者读者读不懂,有些诗人甚至以被大多数人读不懂而引为先锋。还有的作家作品中充满了丑恶和阴暗的描写,作品的形式大于内容,文学成了纯粹的娱乐产品,这些都拉低了文学的品格,拉低了大众的阅读水平,也变相地拉低了一个民族的素质。

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理应成为我们作家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我们要为一个伟大时代代言,需要光明的力量,需要给百姓的精神给予希望和美好。

所以我们的审美实践活动要从过去太过自我的天地中迈出,走向为大众为时代服务的格局,要主动体验和观察生活,为百姓的世界注入作家的关怀和时代的希望。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熔炉,在不断的调查和体验中写出这个时代的特色,写出这个时代的伟大品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作家在认识到我们应该与时代同步,富有时代的进取精神,树立核心价值观,再把这样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人民服务,用美和善去感染人,激发时代的激情,为中国梦而努力。同时他还指出了具体的创作方法,那就是不仅仅从生活中发现素材,还要从继承中发展。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我们的大国形象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展示,需要讲好中国故事。而大量的中国故事还没有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化力量,是因为作家没有意识到我们国家那些丰富多彩底蕴十足的传统对于世界是一笔财富,对西方人来说是另一种智慧。中国文化中包含的谦恭礼让、智勇孝悌和各种文明成果已经影响到了他国文化。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生活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作家如果放弃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放弃了对传统文化当代复兴的现实体验,就等于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基于此,作家应站在强烈的时代精神立场上,为人民讴歌,为时代讴歌,用光明祛除黑暗,用正能量感召读者,用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从文学和文艺的视角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没有作家参与的中国梦是不完整的,用笔为中国梦呐喊,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