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五彩花馍寄托美好心愿

来源:人民日报 | 王 沛摄影报道  2018年02月20日08:51

  

王欣制作的鲤鱼花馍。

  

王欣女儿做的花朵花馍。

  

王欣制作的老虎面塑。

春节一到,王欣又进入了“冲刺”状态。家里每天都备着发好的面团,用来制作花饽饽。今年49岁的她,是山东枣庄鲁南花馍、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花饽饽,寄寓蒸蒸日上的美意。”王欣边说着,手上的活计一点儿不耽误,一会儿揉面团,一会儿搓成条,一会儿剪细节,小狗、鲤鱼等形象跃然板上。

花饽饽,又称花馍、面花,即用面团捏成各种艺术形象,是鲁南地区节庆场合的传统食品。春节到来,五彩花馍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王欣与花馍结下不解之缘,还是因为婆婆。20年前,初入婆家过春节,念及4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婆婆便做了一个4层的枣山,取“步步高升”之美意。枣山一端出锅,王欣就着了迷。见她这样,婆婆便说:“趁还能动弹,我教你!”王欣便跟着婆婆学起了手艺。

王欣学过美术,民间艺术对她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学习花馍一点就通。“发面时,用温水将酵母泡好,筛入面粉,高温发面至蜂窝状,就可以用了。”王欣拉开发面布,只见面团绵软,孔隙密布,如干丝瓜瓤。

自从学会这门手艺,她就不断琢磨细节和花样。“做一个像样的大花馍,得用好几天。”王欣说,一般是白面做底,用红豆、大枣等装饰,使用剪刀、塑刀等工具,辅助手的搓、揉、按、压等成形步骤,反复雕琢,经饧面后,入锅蒸制,出锅上色。

“别看这花馍五颜六色,很多是从食物里提炼的,吃起来健康。”她告诉记者,紫色是葡萄皮,绿色是菠菜汁,“看看这个黄色,”她指着一个花馍上的花朵,“这是用的火龙果皮,虽然初榨是红紫色,蒸熟就变成黄色。还有一些颜色是可食用的糖粉。”今年,她制作了枣山、十二生肖送福等造型新颖、颜色艳丽的花馍,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

“特别希望这些上千年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民俗后继有人,不要被遗忘、丢弃,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王欣说,她女儿已经上大学,但也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趁着假期跟母亲学习。

王欣现在是枣庄市国学协会的一名老师,定期给小朋友授课。“孩子们从卡通形象入手,趣味十足,我要把鲁南花馍、鲁南布艺和葫芦彩绘毫无保留地教给下一代,未来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