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统与新时代精神的创新融合与转化
来源:文艺报 | 孔苏颜 2018年02月24日09:10
传统中蕴含着奋斗的动力与不竭的资源,对于当代文艺工作者而言,文学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开掘不尽的文脉富矿。中国迈向文化强国的过程,必须以历史意识激活优秀传统,从驳杂的文脉传统中甄选出那些富有活力的潜质,并与新时代产生思想的火花,实现创造性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传统又赢得了隆重的礼遇。文学传统究竟是一个作家创新的负重抑或是不竭的资源,这显然取决于作家对文学传统与新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成效。因此,如何激活中国文学传统强大的生命力,使其与新时代精神形成创新融合与转化,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使命。
文学传统:历史意识与文脉富矿
对于文学而言,文学传统能够有效地联结历史与个人,而作家则依循文学传统所提供的秩序与参照为自己找寻定位。只有纳入文学传统之后,他们才会结束游离状态,从而找到一个可靠的归宿。
文学传统是作家起步的基座。一个伟大的作家不可能从零开始,他的身上总是流淌着传统的血脉,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姆所认为的“影响的焦虑”是无法规避的。文学传统无形地为后代文学制定了方向、范围、可能性以及发展速度。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艾略特特别强调了传统意识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这个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也是对于永久和暂时的合起来的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历史意识”召唤出了无名的能量。无论是遵从文学传统,抑或是反叛文学传统,都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文学传统的存在。即使是反叛文学传统,仍然意味着将文学传统视为参照坐标——没有传统,何来创新?作家与文学传统的距离,恰恰构成了他们独创性的重要依据。反之,文学传统的存在恰恰构成了任何创新的前提。
一种新的文学传统诞生之际,未必就是一种旧的文学传统消亡之时。按照巴赫金的看法,旧的文学传统会以对话的方式进入新的传统之中,成为新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记忆”。“文学传统”这一概念随着历史的蔓延必将日益膨胀与丰富,艾略特甚至将荷马以来的全部欧洲文学传统视为一个共时的存在。事实上,作为一种历史的遗留物,传统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而作为一种文化规范,传统则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南帆认为,“传统与个人的关系时常标志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而且“文学传统延传过程隐藏了紧张的相持”。显然,传统与现代、传统与个人——围绕着“文学传统”这一轴心构成了两个关系甚密的二元对立结构。
艾略特对于作家的忠告是,收敛个性,投身文学传统之中——“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司马迁之于《史记》,曹雪芹之于《红楼梦》,莎士比亚之于《哈姆雷特》,都体现了他们超乎常人的创造力。然而,这些天才作家之所以伟大,并不仅只是其个人突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吸收、涵养并代表着那个时代与社会的思想高度、文明程度。经典作品只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它一定是成熟心智的产物”。如果没有1000多年的文学积淀,曹雪芹不可能写出《红楼梦》这样集大成之作。换而言之,文学的成熟反映了产生它的那个社会的成熟。
传统中蕴含着奋斗的动力与不竭的资源,对于当代文艺工作者而言,文学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开掘不尽的文脉富矿。中国迈向文化强国的过程,必须以历史意识激活优秀传统,从驳杂的文脉传统中甄选出那些富有活力的潜质,并与新时代产生思想的火花,实现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与融通世界
传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深深地镌刻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正是由于传统的存在,“新时代”才更加彰显出了内在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新时代”并不是一个片段的“此刻”,它必然是从历史的必然之中破茧而出,而且凝聚着历史的分量。而传统则以隐蔽的方式延伸到了“新时代”之中,有效地衔接起了历史与当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那么,在新时代之中如何才能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日俱新和与时俱进?显然,一般性的传承与转化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重要的在于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在文学领域,文学传统与新时代精神创新融合与转化成为了一个迫切而重要的命题。如何激活传统,怎样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融通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创造性转化必须不忘本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结合点。回避传统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创新。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历史,简单地将传统视为保守主义倾向,因为将传统视为敌人恰恰是虚假创新的特征之一。众多伟大作家饱含传统文学修养的深度与厚度已然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作家的传统修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其文学创造力与生命力。一个作家是否具有文学传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体悟是否足够深刻,以及是否能够将现代艺术形式、时代精神与传统相融合,决定了作家创作生命力的长度。因此,创新并非是对于传统的全盘否定与拒斥,而是居于传统基础之上的融合与推进。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前行,我们对哪些东西是不变的、哪些东西是变化的,应该要有一份清醒的坚守。传统能够穿越历史,从而进入到新时代之中,这恰恰证明了它获得了某种文化的内在活力。
第二,创造性转化必须加强与当前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提升自身文化转化能力。当代中国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积极承担起更多的历史担当。“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工作者只有知“国运”才能找准自身发展方位。而要有效回应当下重大现实问题,找寻解决之道,就需要我们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汲取智慧与思想,提出中国方案、中国战略。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即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转化的典范。正是在传统的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紧密结合了当代中国与世界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现实重大题材的挖掘,围绕大时代、大事件,着力推出一批具有新时代、新气象的优秀作品。
第三,创造性转化必须吸收外来,提升与世界融通、对话与共享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享、对话与融通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自我封闭势必走向衰亡。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资源,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姿态将它们吸收、转化为自我发展的重要食粮,不断壮大自身。莫言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感言中说:“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诚然,文学传统是全面的、丰富的,它不仅是民族经验的传承,也承载着对世界经验的吸纳,它是一个极具兼容性的集合。因此,优秀的作家必须以开放共享、融通对话的姿态面对本民族与世界文学传统,才能以更有效的方式与世界对话。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因此,文学传统与新时代精神融合的理想状态应如盐入水,浑然天成,而且是深入其精神的高度融合。
文化自信:当代使命与批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基础。因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无法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谈不上文化的繁荣兴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征程。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过程中,树立为世界、为人类提供中国精神指引的目标,从而展现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
坚定文化自信,至少有一点,而且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批评精神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命。对于文化自信,批评精神就像人的呼吸一样重要。实现文学传统与新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重建批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程。因为健康的批评精神,既是优秀文学传统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自信的表现。今天的文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各种诱惑与挑战面前,文艺工作者应该立足本来,保持批评意识与敏锐的判断力。重建批评精神,以健康的文艺思想和正确的方针主导文学创作与批评,才能重新找回失落的文学地位,促使文学繁荣昌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