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烟雨草堂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罗拱北  2018年03月22日11:17

它像苍松翠柏之间的一缕烟岚,云遮雾绕间,滋生了我太多的想象。

仿佛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对我召唤,让我来赴这场牵挂半生的约会。

春节期间,一个烟雨蒙蒙的清晨,我终于与它——草堂寺不期而遇。它位于户县终南山北麓,东临沣水,南对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它何时因“草堂烟雾”而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无从考证,但是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却可以追溯到东晋,当一代诗圣杜甫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高声吟哦“黄四娘家花满蹊”的时候,这里早已佛光普照、声名远播了。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的一部分,迄今已经一千五百余年。因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经,后在园内建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因而草堂寺也成为三论宗祖庭。尽管佛法无边,但是也没能给予这座寺院更多的庇护,在兴废交替间,这里留下的古迹并不多,流传至今的只有一座鸠摩罗什舍利塔、一口明代的铁钟、一座建于清代的三藏法师殿以及唐代圭峰定慧禅师碑,其余大多建筑为近年新增,虽然雕梁画栋却少了历史的沉淀与沧桑,只有那些粗可合抱的古树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块风水宝地。也许是春节期间游客稀少,寺内呈现出少有的安宁。信步走在青石铺成的小道上,经过细雨的滋润,但见古柏苍松蓊蓊郁郁,成片的斑竹油光闪亮,远处的终南山云遮雾罩,偶尔一两声清脆的鸟鸣,让人顿生出尘之心。

草堂寺内,最能让人产生思古幽情的莫过于鸠摩罗什舍利塔了。它的全名叫“姚秦三藏法师舍利塔”,相传为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皇帝姚兴所立,通高2.46米,因该塔用八种不同颜色的宝石雕刻镶拼而成,故又称为“八宝玉石塔”。透过窗棂向内望去,那座沉稳庄严的舍利塔,仿佛一个得道高僧盘膝而坐,正为虔敬而来的善男信女化解心头魔障。在塔的前面,有一口深达五米的莲花井,相传鸠摩罗什圆寂后,唯舌头无法焚化,次年在塔前生出一朵莲花,皇帝姚兴派人挖掘,竟发现莲花长在舌头之上,寺僧便认为是鸠摩罗什口吐莲花,教化万物、普度众生,久而久之形成一井,因此得名莲花井。

这当然只是一个教育人们向善向好的神话传说,其实我更为他那种为了弘法“虽九死其未悔”的精神深深感动。我们都曾为唐玄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远万里从西天取回真经而深表敬佩,却对鸠摩罗什知之甚少,其实他比玄奘早了二百年来东土弘法,在献身佛教事业道路上所经历的磨难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比玄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本是龟兹贵族,七岁跟着母亲出家,人称“神童”,通晓多国文字,青年时代便名扬西域三十多国。为了争夺这位高僧,前秦后秦先后发动两次战争,尤其是前秦时期,苻坚因淝水之战兵败被杀,苻坚派往西域迎接鸠摩罗什的大将吕光便在凉州建立后凉并自立为王,鸠摩罗什在此被羁押十七年,直到后秦弘始三年,姚兴派军打败后凉,才将鸠摩罗什迎到长安。在姚兴的支持下,鸠摩罗什在逍遥园内苫草为堂,组织弟子翻译佛经,到他逝世时,共译出佛经97部,总计427卷,为中国佛教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凝望着他瘦小干枯的坐像,我想他即便是享誉世界的得道高僧,要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吃尽了千般苦头耗尽了毕生心血,最终才得到世人的景仰。

舍利塔北边,竹林深处,便是名闻遐迩的烟雾井了。还未走近井边,便见竹林内烟雾氤氲,滴滴露珠摇摇欲坠,甚至能听到竹叶摩挲的沙沙声响。六角形的井口上,缕缕热气袅袅升起,笼罩着刻在井沿的诗词和图画。“烟雾空蒙叠翠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渺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那些动人的古老传说早已被现代科学抽丝剥茧,“蛟龙呵气”的故事已经被“地热外冒”的科学所代替,人们不再感到神奇、神秘、神圣,来到这里,只为一了“到此一游”的心愿,你看那一个来去匆匆的游客,有几人会去分辨究竟所为何来、要向何去,是为了瞻仰草堂,还是为了吟赏烟霞,更不用说会停下匆忙的脚步瞥一眼竹林旁边那含苞欲放的朵朵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