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珍贵的回文诗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谢志  2018年03月27日23:15

明清时,高州为广东下四府之首,文化底蕴深厚,文人墨客辈出。座落于高州城西的观山,遗下众多文人墨迹,其中临江钓鱼台摩崖石刻《游观山》回文诗尤为珍贵,可惜早已荡然无存。

这首《游观山》回文诗,是高州本土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曾引起海内外古诗词专家学者的关注,包括新华通讯社在内的众多媒体,都曾报道介绍过此诗,认为此诗是回文诗中的经典。

2011年,高城古诗词爱好者黎国强、郑鸿乾伉俪,捐资镌刻回文诗碑,立于观山寺玉泉井旁。诗碑高及人头,魏体金字,全诗56个字绕成一个“回”字,寓意回文,颇具创意,现实录如下: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此诗成诗时间无从考究,因摩崖原诗无存,现流传于世的《游观山》回文诗,有不同版本,字词也有多处出入,有的报道甚至说诗作者是谁都已无从考究。为此,不久前笔者专程去到高州市曹江镇平山管理区山心村,拜访诗作者陈天锡第四代侄孙、八十三岁高龄的陈兆荣老先生。他提供的《游观山》回文诗,是收录在《陈氏家谱》里的,对照上面碑刻的回文诗,个别字词,仍有不同。诗曰:

悠悠碧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寺古松孤挂月,冷泉旧井空生苔。

鸥飞远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帆开。

此诗用词瑰丽,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回环叠咏艺术效果,给人意兴盎然的美感。全诗顺读用“灰”韵,写观山傍晚景色:明月飞鸥,渔舟唱晚,鉴江帆影,美不胜收;倒读用“尤”韵,虽然韵脚不同,但一样琅琅上口,其意境与顺读无异,同样有“回望四山观落日”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笔者以为,上面由陈老先生提供的《游观山》回文诗,不敢说就是摩崖原诗,但也是最接近摩崖原诗的版本了。

《游观山》回文诗作者陈天锡(字公纯 1841年~1872年),清道光辛丑年生于农民家庭,15岁考茂名县试官封第一名,30岁中举,同治庚午科举人,可惜中举次年便因病去世了,诗人仅有颜回之命。

陈天锡自小聪明,读书勤奋,诗才敏捷,眼前景象,即可成诗,曾以高城九街十二巷为题,著有《茂名竹枝词100首》。在《陈氏家谱》中,有一首题为《观龙舟》的竹枝词,描绘了高城古时候端午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

争看龙舟士女忙,鉴江沿岸列红妆。

谁知屈原千秋恨,今日翻成热闹场。

在《陈氏家谱》中,还收录了陈天锡在病入膏肓时作的一首回文诗《病临作诗自叹》。此诗顺读凄凄戚戚,倒读戚戚凄凄,“瓜破正怜生命薄”,顺读倒读意思一样,都说他31岁卒。这是一首充满哀叹的绝笔回文诗,诗曰:

纱窗冷月夜来秋,渺渺乡怀感客愁。

瓜破正怜生命薄,药尝曾记死名留。

花飞浇梦新魂断,竹染为痕旧泪流。

鸦操远山空记恨,霞烟淡沫一荒丘。

从凄戚悲绝的诗行里,我们可以窥见病中的诗人充满着对故土乡情的眷恋,对诗友弟子的思念,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感叹。诗人绝唱在秋夜冷月里,花飞竹染断魂泪,一腔文采沫荒丘,让人无限感慨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