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漫谈人生阅读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郎咸勇  2018年03月27日23:16

人生在世,难离阅读,它一如空气之洋洋洒洒,漫布于我们四周,毛主席在临终之前还在读《枯树赋》,也就是说,阅读伴随了毛主席的一生,由此可见,阅读是多么漫长而重要的事情啊。

阅读如此重要,然推究起来,无非就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消闲性阅读,一种是功利性阅读。

对于成年人来说,自然是消闲性阅读居多,试想,一卷闲书,一杯淡茶,一把蒲扇,“手倦抛书午睡长”,何其逍遥,何其散淡。

商务印书馆的元老王云五先生,就将读书仅仅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金庸也说过,读书就是为了让人生不寂寞,通俗点讲就是个解闷。

当然了,无论消闲性阅读,还是功利性阅读,都在阅读的同时,润泽了性情,陶冶了情操,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阅读的涵养功夫。

不是么,正是在阅读中,我们感受了司马相如赋之“飘飘有凌云之气”;感受了曹操诗之华而不浮、丽而不弱、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更从中见识了其横槊赋诗、卓尔不群的英雄本色;感受了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田园幽静典雅,空气爽然清新,生活节奏缓慢,一如流水行云,居室颇有余闲,农家气象恬然,桃源影子隐现,绝无战乱冻馁;感受了《滕王阁序》之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让人犹如身临江南水乡也;感受了柳永词之多情善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感受了东坡散文之一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感受了辛词虽有婉约言愁,然于淡淡艺术美感中,更含有深沉的政治郁闷与生活哲理;感受了归有光散文,善以清淡笔墨,叙写家庭琐事,满含真挚情感,显示悠远风神,“于不要紧之处,说不要紧之话,却自风韵疏淡,是于太史公深有会处”;感受了“赤脚双双来插田,低头望见水中天。行行插得齐齐整,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中,处处氤氲着的禅机妙趣和哲理思辨;感受了臧克家在《老黄牛》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借助于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形象,赞美了劳动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感受了同是“咏梅”,陆游咏其坚贞不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冕赞其清高,“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香在乾坤”,而毛泽东则是昂首赞叹其傲然挺拔,不惧酷寒,一支独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树枝俏”,从而领悟了在不同人眼里,梅花会呈现出各自的情趣和品格。

正是这种陶冶情操的涵养功能,让我们在浅浅阅读中,或沉湎于浅吟低唱的情调,或陶醉于乡情野趣的纯真,或品味于山重水复的氛围,或热衷于杯水兴波的构思,或玩味于落笔惊风的笔力,或秉执于入木三分的批判,或感悟于石破天惊的道理,终而涵养润泽,磨砺雕琢,修身养性,营造自我。

当然了,消闲性阅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有着赏心悦目的快乐追求。

对此,陶渊明就曾做过最好的表述,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惟求快乐,这实在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但是,你首先得具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高雅气韵啊。

时至今日,笔者已经读了几十年书了,并且越来越深切认识到快乐阅读的重要性,倘若一本书枯燥乏味,一如嚼蜡,毫无机锋,少有兴味,读着不愉快,甚至让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我就宁可不读它。

毋庸讳言,我曾买过三种版本的《三国演义》,然而直到今天,我都没勇气读完,只是一次一次地读开头,这不是说这部古典名著不好,是它的风格不适合我,于是我就不读它;鲁迅说《史记》对他的写作起了如何如何影响,我却不以为然,也不是说《史记》不好,是说它不适合我,于是,我也宁可不读它。

因为读书犹如吃饭,如果一本书投胃口呢,即使煎饼窝头,也能营养生命;倘若不投胃口呢,即使鸡鸭鱼肉,也定让你拉稀倒地。

不是么,蒙田就指责过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西塞罗的著作冗长拖沓,说自己欣赏不了,赫尔博斯甚至把弥尔顿的《复乐园》和歌德的《浮士德》称做最著名的引起厌倦的方式,宣布乔伊斯作品的费解是作者的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的书,引不起蒙田们的丝毫阅读兴趣,更带不来任何阅读快乐。

毛姆对于读书也颇有见地,他说“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然而毛先生说得很好,但做的就不怎么样了,他为后人开列了一份书目,其中有《战争与和平》、《白鲸》、《红与黑》等名著,然而后人并不领情,读者寥寥无几,因为他仅是凭个人爱好和口味开列菜单,自己当然很喜欢了,而别人呢,不言自明啊。

当然了,读书为了快乐,乃是消闲性阅读的重要目的,而作为青年学生,作为有志于写作者,他们的阅读就不应只是贪图快乐,当倾向于功利性阅读,旗帜鲜明地突出其阅读目的,那就是为了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或扩大视野,或学习手法,或积累素材。

对于这种功利性阅读,阅读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好阅读口味。

这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因为面对浩如烟海的皇皇巨著,你得屏住呼吸,耐住心烦,全神贯注,精心遴选,决不能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因为毕竟是千人千面,众口难调,有喜欢清淡的,有喜欢艳丽的,有喜欢哲理的,有喜欢生活的,有喜欢史诗的,有喜欢细节的,不能一概而论。

就我个人而言,我就不大喜欢《三国演义》、《保卫延安》等场面宏大的史诗类作品,而十分喜欢《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喜欢赵树理、孙犁,尤其近乎膜拜汪曾琪,这是个血缘相近、口味相投的问题,臭豆腐臭不臭,但有人就喜欢的不行,你有什么办法。

其次,要做好选择性阅读。

古今中外,名著繁多,但也不乏其中章节文采平平、结构松散、思想狭隘甚至反动者,阅读时应预先把握好,择优汰劣,去伪存真,仅读其优秀部分,如《红楼梦》后四十回文采陡降,可泛泛而读,《水浒传》聚义梁山之后,结构松散,可淘汰不读,《儒林外史》中的《郭孝子深山遇虎》、《徽州府烈妇殉夫》两节,均属于封建糟粕,当弃而不读。

第三,要建立阅读笔记。

消闲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读着玩,一个读来用,既然是为了用,那么在阅读时就该想着如何为使用提供最大便利,这就是建立读书笔记的问题,读者不仅要建立读书笔记,还要建立条分缕析的目录式读书笔记,把阅读时的各类知识、各类描写、优秀句子、优秀段落,分门别类地填到相应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如《红楼梦》中,写花最多,描花最巧,它时而作为一般景物,时而作为情节内容,时而以花写人,时而以花致哀,时而以花表爱,时而以花泄愤,时而以花反映封建贵族家庭盛极而衰的跌落,反映出“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可为”的道理,反映出“当年笏满床”,今为“陋室空堂”、“衰草枯杨”的下落进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阅读时,可将随处可见的描花句子段落,散见于各章节的游春踏青、探雪赏梅、采花扑蝶的句子段落,信手拈来,填入“花木”一栏中,待适时适地,为我所用。

最后,要刻意强调的是,阅读须坚决做到持之以恒,切勿浅尝辄止。

人都是有惰性的,持之以恒者寥寥无几,倘人无恒心,读无恒念,那么,所谓阅读,则仅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已。

当然了,消闲性阅读和功利性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兼容,可以互补,倘若能将快乐阅读和功利阅读融为一体,在读中乐,在乐中用,那将是这个世界上阅读之最高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