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玉湖幽幽

来源:中国作家网 | tm19681014  2018年04月13日14:01

我喜欢一个人背着行囊坐火车去漂泊,也喜欢一个人面对大海看千帆竞发鸥飞云翔,还喜欢在雨天独自撑起一把小伞漫步江堤,细细品读波澜壮阔的豪情与岸芷汀兰的芳馨。

又一个母亲节前夕,一个落雨的星期天,我又来到玉湖,寻梦、追思。

雨中的玉湖,青山含黛,云牵梦萦,简直是首飘逸雅致的小诗。滴滴雨点轻吻湖面,撩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清幽而静谧。偶有浮光掠影刺目一亮,那是小鱼儿跃出水面的银光在闪,倏地,“咚”的一声又钻进水里去了。

哟!这些小巧珍珑的小精灵,让人目不遐接,心生爱怜。它们何以会如此机灵呢。

其实,这会儿的鱼不算多的了。

有个师范同学家住玉湖上游石龙乡下河丫尾的,邀请我们几个好友前去游山玩水,又只能坐小小的机帆船去。沿途峰回路转,漩涡不断。听不见两岸猿啼,也找不到来时的路。艄公热情地与我们说话。当轻舟越过几十重山,同学的草堂即呈现眼前:四面绿野,门前栽竹种桃,一条两丈宽的河叉缓缓绕屋流过……

秋光潋滟,我们惊叹于秋水共长天一色,高卷裤腿,下到河里又是捉鱼又是摸虾,惊喜不已。河水刚好没膝,晚霞辉映,金光粼粼。我们又叫又跳。鱼儿也跟着跳起来了!同学叫大家鼓掌鱼会更多。果然,数不清的鱼此起彼落,仿佛无数个燕子在眼前翻飞,看得眼花缭乱。雨点般的鱼儿欢蹦乱跳,我们欢呼雀跃,手忙脚乱地将跳上沙滩的鱼儿捉回水里去。

回忆甜美,至今没法淡忘。

烟雨蒙蒙,心潮起伏,几回低首更沉吟。

真不敢想象,这烟波浩渺、能满足茂名地区饮用的玉湖,原来是岭头,偌大的石狗岭至今还矗立于湖边。听我妈妈说,挖去的部分完全靠肩挑民担,当时没有工具挖掘搬运,挖成泥牛状,“嘭”的一声,牛倒人也倒下不少。当时有12万民工进场施工,那场面,那声势,是何等浩大!你追我赶,忘情于挑担里,人山人海,歌声飞扬。略懂文化的人在工地上负责编歌,为挑担的人鼓劲加油呐喊助威。

小时候,我常常听妈妈说起她担水库的事和她哼唱的歌谣:“石骨河水弯又弯,坚心苦战把它拦。拦起河坝阔过海,引水回乡笑开颜”。

何以有水库呢?

50年代初,国家决定开发茂名油页岩资源,需首先解决用水15立方米每秒的水源问题。燃料工业部提出在鉴江上游修建水库以调节水量。并于1954年委托广东省水利厅提供建库资料。省水利厅于1955年提出《茂名工业区鉴江引水工程计划任务书》和《大拜水库查勘报告》,建议由茂名石鼓分变村开渠引鉴江水于金塘附近汇入公馆河,并于鉴江上游支流曹江修建大拜水库。

良德水库工程设计,于1957年7月开始, 1959年9月竣工。

次年7月,石骨水库竣工。

9月,龙头坳连通渠挖开,从此两库连通……

一坝横空,洒落了几多前辈的辛勤汗滴;茫茫山海,凝聚着多少老一辈的心血乃至生命!他们抛家别子,忍饥挨饿,贫病交加,仍然长年累月地扑在那片热土挥汗如雨……不少人去了没再回来。我妈妈与他们一样水肿严重缺营养,在工地大病了一场,幸得炊事相救才幸免于难。大姐仅仅两个月大,还在襁褓之中,妈妈就踏上担水库征途,成百里路途,赤脚徒步,竹杖芒鞋,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妈妈的救命恩人故去后,我们还继续登门拜访其后代人。天变地变情不变,我们在怀念一种精神,秉承一种不能丢掉的德行,让感动延续。

我爱水库,当中有我妈妈的踪迹和汗滴。

我爱玉湖,玉湖在我心中乃一泓碧浪可乐,碧绿,清澈,可饮,可乐。地理位置佳,是休闲散心的好去处,南国桃园也。

党近年来实行惠老政策,发给老年人津贴,让含辛茹苦的的前辈们辛苦有所回报。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慰藉,在物质上得到一点援助。年少辛劳老有所养,党的英明,可歌可泣!

可叹,我吗妈及那批人吃尽苦头却没有来得及享受一天清福,就早早离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斯世无以弥补,似恨海沉船。 倘若我妈妈尚在人间,也只有76 岁,正是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的金秋,可她一走二十载。

玉湖幽幽,离情幽幽,不知道吾母别后可好?

玉湖,生命湖,母亲湖,多看一眼您,我的内心就多一份感动与颤栗!

玉湖幽幽,江风悠悠,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仿佛又驾雨踏歌而来:

“担起锄头唱山歌,坚心苦战石骨河。为着旱灾筑水库……”。

妈妈,是不是您在唱歌呢?

女儿此刻独自漫步江堤,静静地聆听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