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平常、平淡、平庸中突围 青年文艺评论家畅谈现实题材创作

来源:文艺报 |   2018年04月23日07:51

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宁波峰会4月14日在浙江宁波举行。

相比较往届的论坛,本届论坛实现了三方面的突破:第一,变原有单一的艺术门类论坛为综合性论坛,即以主论坛+分论坛的方式,以“新时代文艺的中国精神”为主题,分设电影电视“影视创作与中国精神”、戏剧戏曲“中国戏剧的时代精神与当下审美”、网络文艺“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与艺术融合、发展的理论前瞻”、专题论坛“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四个论坛,主论坛是电影电视评论;第二,在选题上除了理论研讨,大家发表文章的核心观点外,开辟了针对当下现实问题、能引发大家观点争鸣的学术研讨,希望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理性的火花;第三,增加了由学术主持与特邀嘉宾组成的“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的专题论坛,旨在通过研讨能对今后青年文艺评论家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为增强论坛的学术性,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浙江大学教授范志忠、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厉震林、厦门大学教授黄鸣奋担任学术主持。“希望把‘西湖论坛’这个品牌建设成为智库型论坛、学术型论坛、前沿论坛、青春论坛,有朝气、有锐气、有英气,突出青年文艺评论家的风采与活力,搭建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话语平台,探索文艺评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本报特刊发“戏剧戏曲”论坛上青年学者们的精彩观点。

胡 薇:促进大众戏剧健康持续地发展

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因受到各种政策、资金扶持的影响,专业戏剧人士纷纷以个人身份投入到民间戏剧团体的创作中。从“走穴”式的加入民营团体的创作团队,到大量“在岗创业”式的从国有院团、艺术院校分裂出众多的“新文艺团体”,大众戏剧与专业戏剧的界限日益模糊,甚至在其本职所在的团体、院校中,当正式排演一部大戏时,反而会遭遇班底凑不齐的窘境。而就在体制内团体大规模地向各类“新文艺团体”输血、大众戏剧蓬勃壮大的同时,当下众多的“新文艺团体”在创作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呈现的也正是中国戏剧的痼疾。

中国戏剧的发展固然不易,对于戏剧观众乃至整个戏剧生态的培养和引导,更可谓任重道远。但如果繁荣和发展是以破坏和透支观众对戏剧的期待作为代价,显然得不偿失。急功近利地追求发展、普及和操作的方便,实际上却在伤及戏剧本体。

以往“新文艺团体”创作的戏剧作品,常被一些人以“草根”来标榜,但若想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还要依靠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因此,“草根”绝不应被简单化、妖魔化为与体制的单纯对立,更不应是心安理得地制造低劣或粗糙艺术作品的遮羞布,而是应该更多地赋予其自由、多元、探索、实验以及大众化、勇于表达等含义,同时也应是令其保持自我生长能力的一种警醒。而若要保有其自身生长于民间的本质,就不能过度依赖于政府的各种扶持。其从依靠扶持迅速而大量地创作戏剧作品来吸引观众进剧场,到具备实力让作品有质量保证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和蓄势,因此重视作品本身的优势和竞争力就变得愈发重要。

大众戏剧的健康发展,绝不能是劣劣相较取其略胜者为优。如此久之,损伤的是大众的审美,导致标准的混乱。只有注重对观演双方艺术水准和审美品位的培养,才能真正促进大众戏剧健康持续地发展。

慕 羽:用多元化的“舞蹈语言”和“剧场观念”完善叙事技巧

一般来说,“现实题材”指展现当代社会现实生活领域,尤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实语境。在中国舞蹈界,所谓现实题材舞蹈却有更为宽泛的含义,它既包括了当代现实生活题材,也把具有“现实性”的题材囊括其中。在舞剧创作上“现实题材”包含三方面内容,即当代现实生活题材,以及“现实性”的革命军旅题材和民族题材。

虽然上述创作是中国舞蹈艺术的主流,但是与近年中国电视剧、舞台剧相比,现实题材舞蹈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拿得出成为“现象级”的作品,不仅谈不上攀登创作高峰,就连现实题材的“高原”也很难企及。不少中国舞剧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地回应文化政策的固定范式中,不接地气的悬浮叙事“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实际效果上,始终缺乏中国文艺界的学术认知度,对老百姓的吸引力也不够,更谈不上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顶多能实现“圈内效益”。

舞蹈反映现实题材难,关注现实和把握现实的能力没有增强,是因为舞蹈形式本身的局限性吗?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的大部分舞剧仍囿于传统舞蹈语言体系,或是传统身体语言的混融。我们还可以更开放和包容一些,尤其在对用多元化的“舞蹈语言”和“剧场观念”来言说的方式上,完善的叙事技巧能助力思想意义的传达。而加强对中国人生存现实的启示,也是我们这个新时代需要考量的。比如当代农村题材的舞蹈作品,编导需要拿得出的是能走进当代职业农民心灵的作品,“不要低估了农人的品位,如今他们什么没有见过呀!他们值得欣赏世界上最优质的艺术品”。

于 涛:如何从平常、平淡、平庸中突围

近年来各地都存在的戏剧创作乃至文艺创作中 “扎堆蹭热点”现象,背后是一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作怪。

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绝不能因为要表现当下的现实而削足适履甚至牵强附会,创作者能力可以有欠缺,但一定要持有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否则会创作出令人鄙夷的作品。文艺作品可以平庸,但不应令人鄙夷。

一个可以被抽离的背景充其量就是一块不甚重要的活动背景板。它的存在不会提升作品的艺术成色,它的消失不会影响作品的水准质量,那么它真正的价值几何?而我们的现实题材创作中,有多少作品都因为种种原因置入了这样无足轻重的背景板?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成不成功,好不好看,首先在于创作者是否能够克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回归艺术创作所应持有的本真心态。

戏剧是时代精神最有力的共振器、社会现象最清晰的放大镜、理性声音最响亮的扬声器,但如果戏剧对社会、生活、人群的关注只是表面的、空泛的、有选择性的,那么它必然只能陷入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和自说自话。

如果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丰富,社会生活的复杂和多样,现实题材戏剧能够扩大视野,更真实、更本质、更深刻的贴近与表现,路就会越走越宽,行人也会越来越多。

创作者的水准会从其艺术构思能否客观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符合当下审美得到直观展现,这同时也是创作者艺术格调的直观展现,格调的高下决定了作品能否从平常、平淡和平庸中突围。

廖夏璇:让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回归“现实”

反映社会现实、观照民情民生、承载主流价值、讴歌时代精神是现实题材戏曲的文化使命和社会担当,它将成为当下推动戏曲艺术整体性转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就目前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整体状况而言,现实题材与戏曲艺术尚未真正实现“水乳交融”,一些创作者甚至抛却“生活的现实”与“艺术的现实”,试图创造一种不具备生活质感、情感纽带断裂、缺少艺术感染力的“伪现实”,将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带入“虽言现实却无现实之感、虽写生活却难近人心”的境地。在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井喷”来临之前,一方面,我们要深入认识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价值,充分利用现实题材与观众生活相通、情感相系的民间优势,以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为契机,激活肥沃的民间土壤,坚守中国戏曲艺术的民间阵地;充分利用现实题材戏曲这片天然“试验田”,建构中国戏曲具有现代价值内涵的思想体系、提炼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的程式化舞台语汇,为推进现代戏曲美学体系的建立创造契机和原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应重新认识和把握戏曲与现实题材之间的关系,要正确调适现实题材创作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距离,在创作与现实之间留出适度的空间,避免因距离过短或过长而导致艺术品质的降格及观众情感纽带的断裂;要重新审视创作者在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中的地位,深刻认识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灵性行为,尊重创作者的个体生命体验和个性情感,呼唤创作者将独特的生命感悟与肩负的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要科学地引入社会舆论及市场监控机制,让社会舆论和市场调节成为评估现实题材戏曲创作的重要参考指标,为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回归“现实”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