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构建中国非虚构诗学话语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王轻鸿  2018年04月23日13:37

立足本土的文化立场来总结非虚构诗学的“中国经验”,需要从历史的和逻辑的向度有序展开,从不同路径考察非虚构文学与文化元素,从整体上构建中国非虚构诗学话语体系。

中国文学有古老的非虚构传统,自先秦以来大量非虚构作品被纳入文学范畴,蕴含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学观念,直至清末民初受西方“文学即虚构”纯文学观念影响才出现断裂。20世纪后半叶,非虚构写作在欧美兴起之后发展迅猛,而在中国,自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日记体、回忆录、新现实主义小说、历史小说等非虚构文学异军突起,特别是经《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等文学期刊大力倡导,非虚构写作作为文坛亮丽的风景,受到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界高度关注。

凸显问题意识 辨析文化语境

所谓中国非虚构诗学,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认为与西方虚构文学相对,把中国文学看作是不虚构的、无虚构的,这些简单的做法将会使其价值意义迷失。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才能构建博大精深的中国非虚构诗学话语体系。

中国非虚构诗学之所以会受到关注,是因为现代以来的纯文学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西方,将虚构看作是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定性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说就可以看作是虚构的同义语。1800年史达尔夫人率先将虚构和想象看作是文学的标志,从而将文学与法律、习俗等区别开来,赋予文学以现代意义。后起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虚构被看作是文学的核心性质。这一文学观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建构起理解文学最基本的认识框架。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纯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日渐式微,德里达、米勒等学者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对文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虚构论呈现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颓势。

基于上述语境,中国的非虚构诗学研究通过焕发出中国文论的生机和活力,力图开启一种迥异于“文学即虚构”文学观念的思考。本着这样的问题意识,中国非虚构诗学研究迫切需要中国学者自觉地与西方学界展开对话,以形成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

海外汉学家关于中国非虚构诗学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中西哲学观念、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的比较。其基本的观点是,中国文人不认同基督教文明中与物质相异的精神实体,缺乏西方式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观念,因此,中国文学缺乏虚构性而呈现出非虚构的特点。他们站在西方文化立场,从二元对立出发进行理论推演,其目的是为西方陷入困境的“文学即虚构”文论寻求出路。但这种研究由于忽略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复杂生态环境,其成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实之处。

比如,海外汉学家将中国诗歌、小说和戏剧均定位为非虚构,直接导致了中国非虚构诗学理论与文学事实相抵牾。如用非虚构来阐释屈原、李白等人的诗作以及《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就很难自圆其说。因此,如果仅在纯文学范畴内部来研究非虚构诗学,忽略中国大量丰富的非虚构文学现象和学术资源(比如《文心雕龙》中列举的35种文类大部分都不属于纯文学的范畴,但是都符合中国文论中文学的基本特点),缺少源头活水,将会造成非虚构理论的枯竭。

还有不少中国学者借用西方叙事学、元小说理论来阐述中国非虚构诗学,印证中国史传文学的非虚构特征。这些从他者眼光来观照本土文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现有研究的视野。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西方文论从虚构向非虚构的转型,只是符合从现代向后现代转换的文化逻辑。将中国非虚构诗学与之混在一起,佐证或参照中国非虚构诗学体系的建构,难以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寻求本土路径 构建话语体系

立足本土的文化立场来总结非虚构诗学的“中国经验”,需要从历史的和逻辑的向度有序展开,从不同路径考察非虚构文学与文化元素,从整体上构建中国非虚构诗学话语体系。

首先,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廓清中国非虚构诗学在中国“轴心时代”萌生的文化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文化活动。由殷商时代关注“事鬼敬神”到春秋战国时代关注“祀”“戎”等“国之大事”的变迁入手,探讨“轴心时代”文化活动是如何体现非虚构特点的。第二,文化主体。从殷商“巫”“觐” 到春秋战国时代贵族阶级即史官的变迁入手,探讨“不语怪力乱神”“黜玄想”等非虚构特征是如何体现“轴心时代”文化主体特殊身份的。第三,文化产品。从影响最大的先秦古籍“六经皆史”入手,探索这些经典是如何依据非虚构特质在“轴心时代”占据话语中心地位的。第四,文学观念。从考察“文”“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善”的原意出发,剖析中国文学观念萌生时期就具有的非虚构基因,通过解析“兴观群怨”“诗言志”“赋比兴”“不学诗,无以言”等“轴心时代”的诗学观念来进一步印证。

其次,要从历时性的角度,勾勒出中国非虚构诗学历代发展的概貌,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点:第一,非虚构诗学资料的梳理。对列入“文”以及相关范畴的历代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清理其中包含的非虚构因素。第二,非虚构文体发展的梳理。选取先秦盟誓、汉代赋、诗谶、策问、魏晋唱和诗、汉魏六朝挽歌、唐代墓志铭、宋代游记、晚明小品文、清言等历代代表性非虚构文体,梳理其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文献。第三,非虚构诗学对于虚构理论影响的梳理。梳理以虚构为特征的小说不被重视而被列为“小道末技”“逸典”“君子弗为”“优伶遇之”的相关文献;以明清时期兴起的虚构理论为对象,结合小说、戏曲评点,梳理“以事实为因由”“化实为虚”“因文生事”“以文运事”等文献,厘清虚构理论中的非虚构线索。

再次,要从共识性的角度,总结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审美意义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例如,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境界之美、内容之美、形式之美着手,从对事、物等客观现实书写中的理、趣出发,来阐述中国非虚构写作如何与人的精神世界沟通,从而达到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意象化”这一最高的美学境界;从“文以载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国无史则人离本”等出发,阐述中国非虚构文学之所以成为生命意义的承担者和引导者,在题材、主题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点;将非虚构文学语言与口语、非文学文本语言比较,探讨中国非虚构文本是如何通过语言形式之美被纳入到文学范畴的。

复次,要从宏大的文化背景角度,探寻中国非虚构诗学在信息时代实现转换的契合点。例如,从机械唯物论到信息全息论的哲学变迁角度,将“信息不是物质,信息不是能量”等信息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新特征,与中国非虚构诗学所立足的哲学意义对照,揭示二者的相通之处;从分析思维到综合思维的思维变迁角度,将信息时代消融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边界所获得的整体性效应,与中国非虚构诗学综合性思维方式对照,发掘二者的一致性;再或者,从文字到图像的美学变迁的角度,将电子媒介运用声、光、电等手段打造“虚拟现实”时语图共生、声情并茂、“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与中国非虚构诗学中所关注的“事象”“物象”等对照,寻求二者的相似点。

最后,从具体的诗学变革角度,构建中国非虚构诗学在信息时代呈现出来的新形态。如可从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到声图文并茂现实感更强的表现方式变迁,阐述非虚构是信息时代文学应有之义;可从文学衍生到历史、政治、经济、伦理等现实语境,重论信息时代文学在人类文化整个系统中的价值地位;还可从新媒介时代艺术与生活交织的角度,重论文学世界特点;从作者由精英到普通大众、从个人体验到与读者网络互动方面,重论作者主体地位;从书写现实表现民族精神与信息时代独特的表现形式高度融合的高度,探求一种超越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中国文学接受方式;还可从考察网络文学、微信文学、手机文学等贴近现实生活的非虚构文学生态入手,阐明文学在信息时代没有消亡而是在不断革新的趋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非虚构诗学”(17AZW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