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后媒体时代”,中外作家面对共同的困境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18年04月26日07:50

研讨会现场

4月23日,由鲁迅文学院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的“后媒体时代文学的困境与出路”中外作家交流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举行。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徐忠志,参加鲁迅文学院“2018国际写作计划”的外国作家,以及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所属报刊社网的编辑参加研讨。会议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主持。

徐忠志(左一)、施战军(左二)、邱华栋(左三)出席会议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新的传播介质展现出令人吃惊的覆盖力,微博、微信、头条号、企鹅号等融合信息发布与社交功能的传播手段,以强大的吸金能力、用户黏合能力、传播扩散力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文学的创作、阅读和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从漫长的印刷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作家们是否充满忧患和焦虑?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诗人芭芭拉·保加可尼克成长在记者世家,通过自己的祖父,一位传统媒体的知名记者,她目睹了媒体演化的历程。芭芭拉最担忧的是,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媒体会变得空洞,缺乏社会责任和担当。传统媒体迷失方向,新媒体混乱传播,应尽快建立后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则和秩序。

斯洛文纳尼亚诗人芭芭拉·保加可尼克与法国诗人多米尼克•欧塔维交流

施战军认为,今天人类所面对的媒介状况远比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更为严峻,作为文学工作者和传统期刊从业者,更需要承担起人类交流沟通的责任。从对媒介、文学、作者三个维度的思考中,施战军得出结论,虽然后媒体时代商业、资本操控着某种似是而非的大众口味,但文学志趣的聚集可能性从未消逝。优秀的作家总会在一个变化的甚至是一个异化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个正常的形象和正常的声音的存在,在不安与不适中寻求人类的救赎。只要我们能够保持这些,文学就能永远存在。

从“新媒体”到“自媒体”、“全媒体”,全世界快速进入一个“后媒体时代”。人人皆是传播者,人们已经视广泛的“媒介”、“传播平台”为“媒体”,而不仅仅指向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体”。

墨西哥诗人弗朗索瓦斯•罗伊发言

每个时代都有困境,文学正是在探寻中成就自身。新媒体固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但徐忠志认为,传统媒体的专业性、高水准、权威性等优势依然在。今天,中国的文学期刊依然是文学品质与艺术重量的“权威认证”,依然是作家信赖和尊重的文学传播平台。全媒体时代,我们需顺应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给文学期刊插上翅膀。近年来,包括《人民文学》《诗刊》《收获》《十月》《当代》《花城》《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文艺争鸣》等在内的中国文学期刊坚守内容品质之“不变”,应新媒体、新阅读之“万变”,推动传统文学期刊出版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积极将传统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领域中,在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制作专业、渠道精准上下工夫;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社交化、个性化、视频化的传播趋势,在推动原创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整合上下功夫;积极优化出版产业,推进全版权运营并嵌入产业链,构建从原创出版到影视改编、游戏创作等的全版权产业链,在实现文学期刊的价值与利益的最大化上下功夫。这些探索和尝试提升了文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激励文学期刊,更加自觉坚定地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对此,韩国学者、翻译家金泰成表示认同。他认为,后媒体时代的困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的垄断,一是旧媒体运用系统的固着化。他以智能手机为例,谈到智能手机像一个黑洞侵占了大量阅读、生活和文学的空间。就文学的出路而言,文学本身不能也不该太大众化,但文学的传播方式应该大众化。他提出,要解决文学在后媒体时代的困境,必须创造符合新时代、后媒体时代的更加大众化的新媒体,同时对固着化的旧媒体运用系统进行合理的改造。

捷克“70后”小说家大卫·扎布兰斯基则显得颇为乐观,他说,通过手机还是纸质书阅读,或者读什么样的文字只是个人喜好问题,文学创作者或纸媒从业人员不能蔑视新媒体,这样会导致与大众品味格格不入。“不能把新媒体当作敌人,一天到晚拿着手机的人不是敌人,拿枪的才是敌人。”他认为,在后媒体时代强调文学的力量,更需要在现代社会找到一种现代性,这才是文学的出路。

同为“70后”作家的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徐则臣也认为,我们不应囿于对文学品质的固有认知,而判定传统接受和认识的就是完全正确的。变化并非一定带来困境,认识具有时代局限性,我们也需要抵抗和突围,但不能因此阻碍新的可能,要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的人。

法国诗人多米尼克·欧维塔用诗歌般的语言,表达了文学创作者在后媒体时代的迷茫,同时也相信恰恰是这样的时代将为文学创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在研讨会就要结束时,智利诗人罗伯特·艾多忍不住表达对中国作家的羡慕之情,他感慨中国作家有这样的出版环境,拥有这么多文学报刊社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这对文学的传播和推广非常重要。他也坚信无论媒介如何发展,伟大的文学终能走进广大读者的心中。

参加研讨的还有刘秀娟、李宏伟、王杨、李兰玉等。

(摄影: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