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国传统文化作品选编》的序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武成 2018年05月07日09:24
学校的几位老师通过半年的努力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作品选编》。他们将它传到我的电脑上,说要我为其作序。我有些惶恐不安。一方面这部作品是几位老师的精心之作,他们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我知道其分量;另一方面我因工作关系,近几年来行政事务多于专业学习,连以前的一点文学爱好也荒废了,哪有什么资格来说什么呢,但几位老师要求真恳,我只好含糊答应说,先看一看作品再说吧。
打开《选编》,屋外适逢大雨。雨滴细细密密地敲打在窗檐上,是滴滴答答的脆响。我翻阅着老师们精选的一篇篇诗文,心里涌起一阵阵感动。在感动中,我突然想起了我远去的父亲。
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记忆中,他教我们识字时,从来没有刻意地让我们为识字而识字。他将很多的字都用谜语呈现,形象、生动而又十分的有趣。我们在猜谜语的快乐中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难写难认的字。他还教我们对对子。每年的春节,即使再没有钱,他都要为自己的土墙泥屋贴上不止一副的对联。文革时期父亲对联的内容大都是毛主席的诗词,象“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疾”、“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我在小学时就会背诵,而“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我到了高中还没有完全理解:“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六亿”一直写到了“九亿”?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则成了我们的口头语。文革结束后,父亲对联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毛主席诗词没有了,取而代之的一些名言名联,象“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能容人”、“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也有一些自撰的对联,我都忘记了。所有这些对联不但培养了我们对语文的兴趣,而且对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父亲的讲书和唱戏。
父亲讲书常在晚上。孤灯如豆,照着寂静的夜,父亲坐在灯光最亮处,周围围坐着左邻右舍的男女。刚开始时都是扯一些闲话,然后就有人提议让父亲讲一段书,父亲就很爽快地答应讲一段。父亲一开口,周围的人便都静了声、住了气,把目光一齐投向灯光摇曳中的父亲,父亲的脸在昏黄的灯光中显得更加苍劲,仿佛涂了油彩一般。大家望着他,听着父亲的讲述,目光渐渐迷离起来,似乎进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中去了。父亲讲书的内容大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水浒》外,还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他讲“血溅鸳鸯楼”时,让人仿佛看到了武松阴冷仇恨的双眼,讲“火烧赤壁”,我们仿佛又听到了人的呐喊、火的燃烧、风的呼啸和刀枪相击……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的讲书让乡村的夜充满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精彩。每次讲书结束、客人离去之时,我们都跟随父亲将听客送出门外。打开柴门,有时是漆黑的夜,有时是满月的天……那些夜晚过去多少年了,还常常在我的梦中出现!
父亲讲书之余,很喜欢向他的儿女们提一些书里的问题。他讲《西游记》时,问我们“母难之日”是指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便让我们翻书看。《西游记》我们看过,但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讲《三国演义》时,问我们“徐庶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才上小学的我哪里知道怎么回答?他便“呵呵”直笑,说你们看的什么书,一问三不知。他讲了武松以后,告诉我们不要学武松,说武松是一个莽汉,而且心狠手毒,他打虎是逞强好胜的醉后莽撞之举;在飞云浦之后不但杀了张都督三人,还杀无辜的家人奴仆十余口,实属心狠。现在还记得父亲当时的话:“人要强,但不得逞强;人有恨,但不能毒恨!”……父亲的话对我们的一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父亲唱戏大都是在雨天。细细密密的雨下着,对面的山在雨雾中朦胧着一层忧郁,正当我们无聊地望着屋檐的雨滴发呆时,三三两两的邻人亲戚就来了。他们有草帽的戴着顶草帽,无草帽的就光着个脑壳。他们来听父亲唱戏。父亲唱戏只他一人,说唱练打,全靠他的一张嘴。他一会儿生,一会儿旦,一会儿唱,一会儿白,一会儿锣鼓,一会儿丝弦……升堂的大老爷是他,跑龙套的吼班也是他。他唱《四进士》《三娘教子》,我的伯娘婶姨们听得黯然落泪,叹息不已;他唱《游西湖》和《铡美案》,又让他的兄弟表亲击掌跺脚,唉声叹气……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我的那些伯伯婶婶等大都文盲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却常常被父亲唱的戏弄得如痴如醉,时笑时泣!是父亲唱的精彩吗?我想不是。父亲不是表演家,甚至连严格意义上的演员也不是,哪里会唱得精彩?真正感染和吸引他们的只能是戏剧的本身。可以想见,这种独特的戏曲文化具有何等的魅力啊!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类型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谜语,对联,说书和戏曲亦是其中的类型,我们兄弟受其影响和熏陶,从小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父亲也有一些书,我们最早接触的除了一些小说和戏剧读本外,还有《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等。又一次还从父亲的枕头底下翻出了一本《西湖游览誌余》,我看不大懂。父亲那时经济窘迫,没有多少余钱为我们买书,他就常常借书给我们看,小时候我们看的很多书都是父亲借来的。父亲专门为我买的一本书是《唐诗三百首解析》。那是我上大学后第一学期放假回来,刚到家,父亲便从自己的卧房迫不及待地里拿出了一本崭新的书来,他将书递给我,说:“这是我那天在书店看见后买的,我晓得你用得着。”父亲那时已经衰老体弱,疾病缠身了,到现在只要我翻看那本《解析》,父亲花白的头、苍老的脸就在书中出现……
父亲一转眼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在他最后的几年里,疾病折磨着他,常常使他彻夜难眠。他靠读书来缓解痛苦,实在受不了时,他就唱上几句。只要在早晨,母亲告诉我父亲半夜又在唱呢,我便知道那是父亲最难受的时候!父亲过世时,当地党委政府曾送一挽联,时任书记的吴全云先生亲书挽词“文星陨落”。我想这是对父亲最大的褒扬,同时也反映和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热爱!
父亲离开我们之后,我也一直想为他写点什么,但每每拿起笔来,却又思绪纷乱,不知如何落笔。现在翻阅着几位老师的这本《作品选编》,回想起从小所受到的文化影响和熏陶,不仅感慨万千: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真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着让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我们应该不断地汲取其精华,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平静起来,厚重起来,睿智起来,进而强大起来。我们永远都不应忽视和淡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可以荡涤我们心灵的尘埃,让我们漂泊的灵魂得到慰藉、脆弱的精神得到温暖。它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根基,没有了它,一切都将土崩瓦解!
非常感谢几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这本《选编》虽然没能囊括中国传统文化类型的所有,主要是诗文,但它从原始歌谣的《弹歌》到当代的散文随笔,所选作品跨越历史几千年,内容也可谓丰富,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具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被更进一步地发扬光大,成为照亮我们前行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