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世界文学的共性和多元:“2018国际写作计划”走进思南读书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18年05月11日09:53

5月8日晚,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鲁迅文学院、思南公馆承办的“世界文学的共性和多元”思南读书会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行。来自鲁迅文学院“2018国际写作计划”的9位外国作家与上海的文学爱好者们进行交流。读书会围绕诗意、叙事、多元等主题单元,分三组展开对谈,翻译家、作家、出版人黄昱宁主持了本场读书会。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文学也在彼此碰撞中不断激起新的火花。探寻共性,包容多元,一直是各国作家关心的话题。

诗歌翻译:交流与背叛

斯洛文尼亚诗人芭芭拉·保加可尼克、墨西哥诗人弗朗索瓦斯•罗伊、法国诗人多米尼克·欧塔维进行讨论

诗歌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文学体裁。那么,诗歌可以翻译吗?什么样的诗歌,在穿过语言的重重阻隔之后,仍然能传递出动人心魄的诗意?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诗人芭芭拉·保加可尼克、法国诗人多米尼克·欧塔维和墨西哥诗人弗朗索瓦斯•罗伊,从诗歌翻译的角度开启了有关“诗意”的讨论。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语言,诗歌写作具有独创性。”芭芭拉·保加可尼克认为,比起普通语言,诗歌语言更为有趣,而诗歌写作可以更深度地挖掘出普通语言难以激发出的思维潜力。提到翻译,芭芭拉认为翻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对于作为小众语言的斯洛文尼亚语而言,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使这种语言获得了来自世界文学的养分,使其形成更丰富的文学文化传统,而她本人也受益于此。“我真正有比较好的写作感受,是从我学习了另一种新的语言开始。我学习了其他语言之后,再回归母语的时候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发现我原本没有发现的东西。只有跳出原来的语言圈,才能挖掘出新的东西。”不同语种之间的交流不仅是文学流通的基础,更是突破固有文化的重要力量。

“翻译就是背叛。”多米尼克·欧塔维认为,诗歌是诗人对自己说话,不是对别人说。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和表达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翻译不得不背叛原来的版本。好的翻译就像是一个人从一间屋子搬到另一间屋子,那个人自始至终没有改变,他的灵魂是不变的。这对诗歌来说确实比较难,所以可能只有那些通俗的、大众的诗歌才可能拥有相对忠实的译本。

在弗朗索瓦斯•罗伊看来,文学离不开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学的传播,尤其是一些小众语言,如果没有翻译就更无法传播。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中文的语音语调就像歌唱一样好听。对于翻译来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译入语的特点,碰到实在不可译的情况,就可以选择搁置不翻译,或者换成另外合适的词。

尽管诗歌的可译性问题仍待解决,翻译仍然是语言流通、文学交流的基础,诗人与译者也在创作、翻译的过程中以谦逊的姿态不断摸索,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传达诗意,更好地搭建起世界文学交流的桥梁。

在不同的叙事传统中反思前行

捷克作家大卫·扎布兰斯基、意大利作家雪莲、丹麦作家欧尔森探讨小说叙事

每一个小说家都是好的叙事者,在被问到是否受到中国读者熟悉的捷克作家哈谢克、昆德拉、赫拉巴尔、克里玛等的叙事传统影响时,来自捷克的小说家大卫·扎布兰斯基坦言,现在捷克的作家分为两个派系,一个就是趋向哈谢克、赫拉巴尔等的写作方式,这个派系的作家更多一些,另一个就是昆德拉系,而他自己的叙事更倾向昆德拉,他希望能通过尖锐的视角、批判性的文字触摸真实的生活,分析当下的现实。

既是作家同时又担任丹麦高级官的欧尔森表示,自己的小说离不开真实的工作、生活经历。因为警官职业背景,小说内容经常会涉及犯罪,但并非在刻意创作所谓犯罪小说。罪犯也是普通人,有时善恶在一念之间。他只是想通过踏踏实实的叙事,还原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塑造比影视剧里更真实的罪犯形象。即便如此,他的犯罪小说并不采用非虚构写作,因为很多内容涉密,他也不希望侵犯别人的隐私。

来自意大利的翻译家、小说家、汉学家雪莲认为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的叙事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小说比较重视故事情节,还有角色与角色的关系,一切都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西方文学个人主义色彩浓烈,角色好像变成了一个独立个体,完全对自己的身份和命运负责,而周围的人甚至整个社会有时候好像是多余的、不太重要的。西方文学用激情、肉感、夸张的方式表达浪漫主义情怀,而中国文学则是充满诗意的。处理现实主义题材时,东西方差异更大,西方文学里戏剧性事件的描述比较残忍严酷,有时会让读者产生不适,而中国作家会用特别的幽默感来处理。意大利读者就很喜欢中国作家的这份幽默感。

叙事方式正是小说家选择的讲故事的方式。无论受什么样的叙事传统影响,每一位作家都在自己选择的叙事方式中,或传承或颠覆,以其独具个性的叙事表达,溯源历史、书写现实。

在多元中探寻共通的文学精神

越南作家周光胜,韩国学者金泰成,智利诗人、学者罗伯特·艾多交流探讨

读书会的第三组对谈嘉宾有着丰富多元的背景和身份。来自韩国的金泰成先生,既是学者也是翻译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韩文学的研究和交流。在被问及中国当代文学在韩国的接受度时,金泰成谈到,韩国读者接触的更多的是中国50、60后作家作品,所以认识中国的视角也主要来源于这部分文学作品。但他认为,中国社会变化很大,韩国读者也需要从70、80后作家的作品中了解中国,韩国出版界非常需要这个代际的作家作品,他目前正在着手翻译中国70、80后作家的作品。他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文学作品更具体地了解中国,探寻中韩文化的共通之处。

谈到世界文学的多元性,拉美文学的独特现象不容忽略。在世界文学版图上,拉美是重要的文学疆域,但也容易被固化,比如很容易就被贴上“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智利诗人=聂鲁达”等标签。来自智利的诗人、学者罗伯特·艾多坦言,拉丁美洲最好的文学时代似乎的确是20世纪上半叶,文学作品中的异域风情和夸张手法强烈地吸引了读者。但现在这种风格已经不是主流了,拉美文学本身是很多元的,有一些作品的特点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当中是看不到的,比如独特的叙事视角、对历史的回顾态度、奇幻色彩的运用等新的表现手法等。此外,罗伯特·艾多说到自己非常喜欢中国古典诗歌,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影响,并用西班牙语为大家朗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作。

我们讨论世界文学的多元发展,通常会考虑到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范畴是跨门类。越南作家、导演、编剧周光胜认为,文学和电影总是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影响,不少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特别是著名的文学作品,好的影视文学作品一样传达出好的文学精神。但市场引发的趋利现象也会对文学创作造成负面影响,他认为,当作家为了收入,用大量时间编写影视脚本时,他们的纯文学创作就会减少,作品的质量也受到影响,这一点需要注意。

世界文学碰撞交流、多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国际性文学交流中,只有尊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学、文化,尊重文学本身的特质,才能发展真正多元的世界文学,探寻出真正共通的文学精神。(摄影:杜湘涛、虞婧)

现场认真聆听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