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坤庭:与陶泥窑火为伍 担技艺传承之重

来源:中国文化报 | 王骁金龙  张玲  2018年05月24日08:53

编者按: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传承人4099人。他们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湖湘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在日前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长沙铜官窑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坤庭名列其中。作为“泥人刘”第三代传人,刘坤庭从事这项技艺已超过半个世纪。

刘坤庭在工作室内制作陶瓷 王骁金龙 摄

“做窑打豆腐,一辈子不能称老师傅”

刘坤庭的“泥人刘”陶艺工作室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的一个小巷中,在这里,数不清的精美瓷器被塑造成型、烧制出炉。

“制作一件铜官窑陶瓷至少需要黏土、沙土、潮泥、底土等6种原材料配比,经过炼泥、拉坯成型、捏塑、绘彩、上釉等10多道细致繁琐的工序,最高1280度的高温烧制,至少耗时10多天才能完成。”刘坤庭介绍说。

每每听说有新的泥矿,刘坤庭总要亲自驱车前往,仔细勘探。“选好泥是做好陶的前提,各地出土的泥质不同,很容易导致材料配比出现问题。”刘坤庭说。

陶瓷进窑时摆放的位置也大有讲究。刘坤庭介绍,不同的位置,窑火温度不同,而且每个窑炉不同位置的火焰温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天气、风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刘坤庭常说:“做窑打豆腐,一辈子不能称老师傅。”因为即使再“老”的师傅,也不能确保每件作品都成功,任何一道工序稍有偏差,都会前功尽弃。因此,在刘坤庭看来,“开窑门”是制陶过程中最艰难的环节。“窑炉烧好后,总想迫不及待地打开看看,但开早了陶瓷就容易炸裂,必须守到窑炉前,等到炉内温度降到300度以下才能开启,这个想开又不敢开的过程十分煎熬。”刘坤庭说,“开窑门就像掷硬币,结果永远是未知的,一旦发现自己耗费大量心血的作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种心情真的难以言喻。”

“希望铜官窑陶瓷更好地融入生活”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刘坤庭的一组表现渔歌场景的陶瓷作品以8万多元的价格售出。刘坤庭介绍,自己比较擅长陶瓷雕塑,创作过的最满意的一组作品《童趣》即是人物雕塑,是5个正在玩捉迷藏的孩童的形象。

刘坤庭受祖父的熏陶,幼年便开始接触陶艺,15岁跟随祖父在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雕塑工作。“爷爷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用泥搓‘鸡蛋’,算来我应该搓过上千枚‘鸡蛋’,这为我后来的陶瓷雕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坤庭说。

近年来,刘坤庭在传承铜官窑陶瓷传统烧制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新的创意。他介绍,通过多次试验,他将原有的陶土重新进行科学配置,使陶土收缩率减小、稳定性提高,做出来的茶壶密合度更好,能呈现出更多的花样,可以在壶身刻画裂纹、壶盖上添加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等,使其看起来更具艺术感。

“我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发上,希望推动铜官窑陶瓷从收藏器向实用器的转变。”刘坤庭介绍,“我们和安化黑茶合作,打造了一批用于黑茶包装的铜官窑陶瓷罐,很受欢迎。”除了茶器,刘坤庭还在逐步探索将铜官窑陶瓷和湘绣、银器相结合,还创作了一批儿童玩具、穿戴饰品,让铜官窑陶瓷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我想让更多孩子爱上这项非遗技艺”

来自株洲醴陵市的年轻小伙刘自祥跟随刘坤庭学艺已近一年。“我觉得做陶瓷很有意思,既动手又动脑,看着一件件作品在自己手中成型很有成就感。”刘自祥说。

据刘坤庭介绍,数十年来,他已培养了200多名学徒,其中,正式向他拜师学艺的徒弟有6人,最长的已跟随他学艺20多年,他们中很多人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实现技艺的有效传承,使年轻人沉下心来学习,一直是困扰刘坤庭的难题。“最初,我带徒弟也像当年爷爷带我一样,从最简单的基本功开始。但由于耗时太长,很多学徒学了一段时间后看不到成果,就沉不下心继续学了。”刘坤庭说。于是,他不得不改变传承方式,探索琢磨更简单有效的办法。

为了使更多孩子和年轻人热爱陶瓷烧制这项传统技艺,刘坤庭将自己的工作室打造成一个实习基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公益性质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铜官窑的魅力。目前,这项活动已连续开展了5年,每年接待学生1万多人。“我希望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能走进校园,步入课堂,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这项非遗技艺。”刘坤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