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大展 当年的美院 只有一本外国画册
来源:新闻晨报 | 詹 皓 2018年06月26日10:32
周春芽作品《太湖石》
展览现场
张晓刚(左)和周春芽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大展6月16日至10月7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当代艺术大咖周春芽、张晓刚应邀举办讲座,跟艺术爱好者们分享他们40年来职业生涯的心得。周春芽回忆起求学十分感慨,他说,当年一个师范美院里只有一本国外画册,全校师生争着看,每人只能看一页。巨大的不满足使得艺术青年渴望出国看原作,由此导致了日后轰轰烈烈的中国当代艺术热潮。
周春芽跑遍
成都图书馆找画册
40年前,在中国,不要说西方艺术展览极度匮乏,连中国传统艺术展览也很少见。周春芽为了看国外画册,跑遍了成都市所有图书馆,当时只有俄罗斯的,印象派、毕加索以及现代主义各种流派,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周春芽说,所以想出去看看西方原作,在国外学习了三年准备回国时,外国老师都想不通,因为两边的落差实在太大,在中国,艺术家根本养不活自己,用的油画布和颜料也是极差的。
这一点,在龙美术馆展出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里得到证实。展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1990年之前的创作,那些作品所用的画材十分粗糙,色彩暗淡、干涩,而这些年的画材,已经完全跟国际接轨了。
一代中国艺术家
在“误读”中成长
谈到整个1980年代,张晓刚说,“我当时就是一门心思学习,急于找到能表达自己的工具,几乎是看到什么就学什么,那时我们主要的信息来源靠阅读画册。后来,有机会去国外看了原作后才发现,当年画册由于印刷质量问题,跟原作有很大误差,中国那一代艺术家,几乎都是在对西方作品的误读中成长的,但误读本身也是有意思的。
张晓刚是1990年代到国外看原作的,看完一度感到“绝望”,因为什么东西都被人家表现过了,甚至对艺术有一点“反胃”。张晓刚非常迷茫,不知道这样画下去会有什么价值,也在那个时候,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
周春芽说,当时不但对国外美术不了解,其实对自身的传统也不了解。“我1986年出国留学之前,对中国当时的绘画一点都不喜欢,但其实那也不是我们真正的传统。对中国传统艺术感兴趣,还得感谢那段留学经历,出去后,你血脉里的中国传统因素会自然而然地显现。我学的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跟中国文化中的单纯墨色有巨大反差,丰富的经历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创作时自然就带了复杂的意味在里面。”
如今美院报考者
已是当年50倍
多年后的今天,周春芽、张晓刚等一批当代艺术家已经驰名国际画坛,画作也早已跻身“千万元俱乐部”,成为当今无数艺术青年的楷模。对于如今的艺术生态,这些艺术大咖一方面感到非常满意,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艺术的动力在于不满足。
周春芽说,时代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但艺术青年面对的氛围也不一样了。“我们当年是偷偷地画,考四川美院的时候,报考者是2000人,而今天,川美的报考者有10万人。所以,今天的艺术青年画得比我们当年好多了,但面临的竞争也大多了。”
由此,艺术大咖们对艺术学子给出了忠告:不要辜负这个大时代给予的条件,从事艺术不是为了钱或者要把自己写进艺术史,艺术家就是要表达这个时代最高端、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制图:潘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