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播的路径探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黄楚新  郭海威  2018年07月09日16:0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新媒体传播朝着移动化、故事化、视频化和微传播等方向持续迈进,信息传播秩序与格局正在解构中不断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既是响应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升级的背景之下,非遗传播应充分借助和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综合优势,把握好时度效要求,积极探索新型传播路径,增强非遗传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深化媒体融合,打造立体化非遗传播矩阵。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借助其突出的即时性、互动性、娱乐性和超文本等特征,收获了强大的用户群体。同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虽在即时交互等方面略逊一筹,但是凭借其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和深厚的品牌优势,传统媒体依然拥有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传媒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全面、深度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新媒体环境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就要掌握和使用好新媒体手段,运用发挥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综合优势,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优化发展,持续发力“三微一端”等新型传播阵地,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在非遗传播过程中,要借助所形成的传播矩阵,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创新创造新的传播手段,打造新型媒介生态,加快建设新型现代化传播体系,结合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习惯,充分运用VR、AR、AI等技术手段,丰富非遗文化的传播形态,优化和加深人们的接收体验,推动非遗传播能力和效果的双提升。

创新思路方法,实现高效化和精准化传播。当前媒介生态、传播格局、传播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媒体传播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新媒体时代要做好非遗传播,就需要摆脱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和方法局限,创造性地开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提升非遗传播效果。首先,要做好非遗传播的内容建设,结合所要传播的非遗主题,提升议题策划和设置能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优秀作品,承担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其次,要把握新传播格局,适应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做好非遗传播的精准化和细分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不同形态非遗作品的多元主体精准垂直推送,有效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另外,要将非遗传播与服务相结合,立足具体的非遗案例,制定多渠道、多视角、多样态的传播方案,切实传播好非遗文化,与此同时,要将传播过程同提供服务相配套,在传播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针对受众需求,促进非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从而有效带动相关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成就与发展方向,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坚定支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坚持文化自信,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既关乎民族精气神的凝聚,也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内传播过程中,要对非遗内容进行深入梳理和研究,根据不同非遗文化的特点创新传播方式,并充分依托现代化传播体系,建设并运用好新型话语体系,传播好非遗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贡献精神力量。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同样要坚持文化自信,搭建和维护好新媒体这个对外传播的平台与窗口,以新传播技术为重要渠道,深入到非遗文化中寻求其新媒体延展的方式与路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文化形态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黄楚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海威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