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题材长篇小说扫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白烨 2018年07月25日08:51
自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旋律。40年的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史诗性变化”。
面对社会现实的新变化,时代生活的新气象,作为社会敏感神经的文学,以自己的敏锐感知,用独特的艺术方式,跟踪着这一震古烁今的历史进程,描绘着人们砥砺奋进的矫健身影,以及改革开放在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激起的浪花、泛起的涟漪。即以40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来看,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准确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及时捕捉着生活的新变,一直在持续延宕和深入发展。这种直面改革开放现实的作品的纷至沓来,构成了川流不息的文学长河,并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大地所上演的“波澜壮阔的活剧”。
改革题材小说的强劲崛起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开始吹拂神州大地,改革题材小说就应运而生。最先扑面而来的,是蒋子龙的在改革先行者身上贯注了时代豪气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便接踵而来,使得改革题材成为文学写作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并引领了现实题材小说创作的强力发展。
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这个发表于1981年的作品,带着不避锋芒的锐气,以重工业部和所属工厂的整顿改革为背景,描写了从正副部长、司局长,到普通工人群众,对于经济改革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态度,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生存状态及其心理世界,堪称描摹了一幅工业战线在改革初期艰难创业的悲壮图景。这一题材的另一力作,来自工人出身的作家焦祖尧,他发表于1984年的《跋涉者》,以某国营煤矿的曲折发展为主线,揭示了国企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煤矿工人的“主人公”地位丧失等严峻问题。两部作品显示了作家个人的艺术突破,也带动了改革题材写作的深入发展。
由于实行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我国农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与精神的巨大变革。以农村改革和农民命运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在80年代形成了一个力作云集的写作热潮。这一时期先后有柯云路的《新星》、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贾平凹的《浮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相继问世,其中尤以《新星》和《平凡的世界》引起的反响令人瞩目。
《新星》以32岁的李向南出任古陵县县委书记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引起的种种反弹,把干部队伍里改革与反改革的较量搬到了前台,作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了李向南不退缩、不畏惧的勇气与斗志,使这个人物身上焕发出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相交融的精神光彩。《新星》在1984年被改编为电视剧后,创下了全国电视剧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三卷)于1988年陆续发表之后,呈现出一种“慢热”的情形,作品为更多的人们所认知,是在电台联播和作品获奖之后。这部作品以鲜活的人物、扎实的细节,巨细无遗地反映了改革初期城乡生活的悄然变动,以及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在命运与时运的相互勾连中,写出了年轻农人乐于奋斗的精神风貌。作品因内蕴的厚重,写法的朴茂,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而后,这部作品越来越为广大年轻读者所喜爱,成为常销不衰的经典性作品。
改革斗士的放手书写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的南巡讲话,重申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要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重要论述,指引着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重要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这样一个全新的目标与重大的举措,这样一个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以及初涉市场经济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需要一大批“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改革斗士。一些改革题材长篇小说,也不失时机地把作品关注的重心转向了对于改革斗士的放手书写。
这一时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周梅森、张平、陆天明等作家,用正面强攻的手法,把改革开放在领导干部层面和政治生活之中引发的观念冲撞和利益冲突,给予了集中的审视与深入的描绘,并塑造出了一系列有胆有识又无私无畏的新型干部形象。这些被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的作品,实际上超越了“官场”的类型写作,带有政治小说的鲜明特征。这些作品中较有影响的,有周梅森的《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等、张平的《天网》《抉择》《国家干部》等、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
周梅森、张平、陆天明3位作家的政治小说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大致相近的特点,那就是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激烈的观念冲突之中,塑造人物个性,审视隐秘人性,把干部的品德与良知置于至高的地位,作品主人公常在雄浑厚重的底色上,释发出披荆斩棘的改革斗士气魄与忠肝义胆的英雄主义亮光。他们的一些作品在被改编为影视剧后,广受欢迎。
在以各级干部为描写对象的写作中,还有一些作品偏于反映基层官场的贪腐与反腐的深刻较量与复杂斗争,这些常被人们称为“反腐小说”的作品,实际上超越了“反腐”的单一题旨,而具有更为深广的意蕴,从主要反映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它们属于政治小说。这类作品中较有分量也较有影响的,有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等。这些作品在对基层官场生态的细切审视中,着重考察权力场域上的“贿赂”的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由此给置身其中的官员造成的种种诱惑与严峻考验,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定力,不同的选择必然带来不同的结局,作品在干部精神世界的透视上,常常带有社会问题的深入反思与人性底里的深切审问。这种写作取向,此后还有多领域的扩伸与多角度的的延展。如周大新的《曲终人在》,陶纯的《一座营盘》,宋定国的《沧浪之道》等。
多角度地走向深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之后,城镇化建设掀起热潮,市场化体制全面建立,新兴科技不断崛起,这一切交织而来,使得乡村与城市的变革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带来的人员流变、机制新变、观念更变等,使得社会生活暗潮与激流一起涌动,表现出既多样又复杂的浑象状态。直面现实的改革题材写作,也适应了描写对象的这种变化,多角度地走向了深化。
描写农村新人物,反映农村新变化,使一些以乡土题材写作见长的作家,在这一时期都纷纷写出了扛鼎力作。如孙慧芬的《歇马山庄》,关仁山的《天高地厚》,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等。《歇马山庄》着力描写了山村女子月月,在随着农村生活不断变化的节奏,开始对于个人命运的尽力把握,虽然并不随心可意,却也无怨无悔。《天高地厚》则以两位乡村女性放弃进城务工返回家乡的忍辱负重的创业过程,写出了有为的乡村青年抓住改革的机遇的重新扬帆。《湖光山色》在楚暖暖与旷开田因志同道合而相亲相爱的故事里,既有抱团致富的辉煌,又有欲望失控的悲凉,由此作品提出了致富者如何对待富裕之后的种种考验的新课题。这些作品的场景都是当下农村,而且都以青年女性为主人公,但却由不同人物的遭际与坎坷,叩问了普通农人的人生命运,负载了不同的时代蕴含。
在更广的背景和更大的范围上反映改革开放的力作,必须提到阿耐的《大江东去》(三卷)。阿耐是一个常年置身于企业运营的女实业家。而正是以这种亲身经历的感受与见闻为基础,她把个性不同也追求各异的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主要人物写得真实而生动,又由他们串结起国企、私企的各色人等,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们的挣扎、觉醒与蜕变,既表现了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又揭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异动,堪称全景性地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作者虽然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但却由此作获得了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足见作品本身分量的厚重,质量的上乘。
新的生面与新的人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从高端科技到日常生活,从看得见的社会层面到看不见的精神领域,都在日新月异的新变中,表现出新的样态,呈现出新的面貌。这种新的现实,也给文学反映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写出生活的新样态,写出精神的新风貌。在这一方面,反应改革现实的长篇小说,依然没有令人失望,它们或者描绘现实新的生面,或者塑造改革斗争中的新的人物,使改革题材的小说写作实现了艺术上的再度刷新。
网络科技在新世纪的长足发展,不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催生了依托于网络平台的网络类型小说。2015年,由郭羽、刘波合作撰写的《网络英雄传——艾尔斯巨岩之约》面世,及时地弥补了写作领域反映网络科技与网络从业者生活的空白。作品以“互联网创业第一城”杭州为场景,以两个创业者的另类“创业决斗”为主线,书写了郭天宇、孙秋飞、刘帅等大学生创业者,从小公司做起,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创新求变,终于抓住互联网时代的难能机遇,登上国家财经领域的峰巅。因为两位作者本身即是成功的创业者,作品的艺术构思立足于扎实的创业实践,作品不仅广泛涉及了互联网时代的方方面面,而且内含了丰富的经营策略与切实的实战经验。主要人物不仅个性突出,血肉饱满,而且充满时代新人的励志追求与“弄潮”精神。
在既着力开掘新的生面,又着意描绘时代新人方面,还有不少作品也令人印象深刻。如吴崇源的《穿越上海》,在描写民营企业太一公司的艰难奋进的同时,还塑造了民营企业家苏泰达的独特形象,由他对资本家身份的自我反思和坚定超越,表现了新时代的民族企业家的新素质与新境界。晏彪的《中国创造》,由国梦牌民族鞋业在艰难蜕变中的起死回生,在不懈奋斗中的一步步做大做强,塑造了新型企业家汪海洋的鲜明形象和独特个性,并由这个领军人物引领企业跨越行业,走向世界,展现了深蕴于新一代企业家身上的民族梦想、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读来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几部有关军工题材的小说作品。如王秋燕的《向天倾诉》,把镜头对准远离都市的航天发射基地,写出了新一代军事科技人的风险与风采。陈可非的《天啸》,以某导弹部队为场景,描写三代官兵经由这一特殊战场的军事陶冶与科技洗礼,先后成为科技强军的先行者。这些作品不仅让人看到了现代军工与科技的新发展,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代新型军人的强劲崛起与茁壮成长。
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写作,因时势而变,随时代而行,这使它在跟踪时代脚步,折射时代身影的同时,也以传导时代的脉动,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着现实题材写作切近着生活洪流和时代气韵一路前行。
(作者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