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植根社会现实,方葆艺术生命力长青
来源: 北京日报 | 王广燕 2018年07月26日10:16
如果要说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徐冰是其中绕不开的一位。他用持续不断、数量可观、类型广泛的艺术实践,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最近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展的徐冰“思想与方法”展览,是徐冰在北京最全面的一次回顾性个展。当徐冰不同时期的作品在同一个空间对话时,观者很难不被他那持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所震撼。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可读之“书”《天书》,到90年代初打通中西文脉的《英文方块字书法》、90年代末探讨书画同源的《文字写生》,再到后来以世界各地标识符号写成的《地书》……徐冰的艺术创作在不同线索上交叉进行,不走重复路,但又有着一系列强烈个人特质的思想内核:或探讨跨文化交流,或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或聚焦真实与表象。
很多艺术家曾经非常辉煌,早期功成名就,但随着年龄、精力的衰减而进入创作力的衰退期。然而,徐冰在每个阶段都有新作品出现,且作品不断跨界生发出新的可能,其背后的不竭动力就是他对所处时代的深刻关注——“你生活在哪里,就面对哪里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而且,徐冰并不过于关注艺术形式和流派本身,而是更重视社会现实为他带来的思考内容和思想动力。
在徐冰看来,这次回顾展更像是一个反思的空间。当把跨越四十年的作品放在一起回头看的时候,他发现这些作品像“镜子”一样映照着自己。每一件作品都是大大小小的镜子,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形式的“我”。在他看来,“艺术家一直在不断建造属于自己闭合的圆。”
对于绘制这个“圆”的每一步,徐冰认为自己的艺术倾向、风格都不是计划所得。上世纪70年代,在北京山区插队务农的徐冰与当地农民和知青共同创办了手工油印刊物《烂漫山花》,他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对于汉字间架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涵义的认识。90年代初期,徐冰抱着“想要了解什么是当代艺术”的念头来到纽约,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了“短兵相接式”的交流,对跨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感悟。及至新世纪,回国后的徐冰对于飞速发展的社会新现象始终保持高度敏感,这令他的作品与当下社会文化现实始终联系紧密。
有人问徐冰,做完《蜻蜓之眼》之后,下一步做什么?徐冰坦言:“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办法回答,因为艺术确实不是计划出来的。如果我还有精力,我仍然是一个对社会命运关注的人,对中国现场非常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