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周恩来总理“相遇” ——记“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国画作品展”全国巡展(北京站)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韦丽斯  2018年07月27日15:03

总理和画家(中国画) 张金辉

“至今,周总理的精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相关主题性的美术作品在选题上应更为谨慎、更有针对性,并努力提高艺术水准。 ” 7月24日,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在北京举办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全国巡展(北京站)研讨会上表示,当下的美术创作应以人民为导向,与周恩来总理相关的美术创作应在表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怀上下更大功夫。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中国美协、淮安市美术馆主办的本次展览于7月22日至29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的120幅作品,是从全国征稿的3834件作品中评选而出的美术佳作。展出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以中国画独有的写意风格与工笔特色,将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之情寄托在了翰墨丹青中,艺术性地表现了周总理的家乡、生活与战斗过的地方、周总理关心过的事业与人民以及周总理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

展览期间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如何更好地在作品中把握周总理的精神并凸显其在当下的特殊纪念意义。中国汉画学会副秘书长田达治认为,主题性创作不等于命题创作,美术作品的创作不应被限制在各种条条框框之内,而应通过生动多样的艺术形式将周总理的精神表现出来。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表示,周总理以其高尚的品质,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人格标杆” ,从这一角度而言,他早已超越了领袖的形象,也超越了主题性创作的范畴。本次展出的中国画作品不妨以一种隐喻的表现方式,将周总理的高尚人格融会在美术作品当中,并加强对“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这一主题的切合。因而,在已有大量深入人心的绘画作品的基础上,如何既全面又巧妙地体现周总理精神,在作品中有新的表现,力求突破与出新,是艺术家应该继续探索的问题。

周恩来不仅是美术家们创作的主体人物,更可以从中梳理出他与中国美术的亲密关系。早在法国留学期间,周总理曾向国内寄回三张西方美术明信片,对我国美术的发展极为关注。田达治认为,美术创作者对周总理的了解应更为深入,可继续挖掘相关的早期材料,如此将更有利于作品的创作。北京理工大学艺术理论研究部教师段君认为,人们对于周总理的缅怀,其实也是一种对过往时代的缅怀,参展的美术作品应更好地把握周总理的内在精神,并找准其与当今时代的契合点。

基于本次展览,淮安市美术馆对地方美术馆如何发掘利用地方文化优势的课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探索。今年2月,“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首展在淮安市美术馆举办时,前来观展的市民达上万人次。如此盛况,一方面与淮安是周总理的故乡有关,市民在观展中与周总理有了近距离的“相遇” ;另一方面,与淮安市美术馆征稿、选稿、策展、宣传等美术馆职能的优化也密切相关。艺术评论家付晓东建议,淮安市美术馆还可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宣传,策划举办曾与周总理有来往的美术名家作品展览,如此既能保证较高的艺术水准,又能体现美术作品的历史研究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