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努阿·阿契贝:非洲的发声者
来源:文艺报 | 朱振武 2018年08月08日08:35
尼日利亚英语文学在过去100多年已经形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文学力量。从萌芽期到成型期,再到发展期和成熟期,其间产生了不少为世界瞩目的作家,如图图奥拉、索因卡、阿契贝和本·奥克瑞,以及其他很多亟待被传播和认可的作家。循着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洞见尼日利亚作家对非洲梦的探寻,可以看到他们用英语书写本土情怀,用文字重塑非洲形象,用文学探寻非洲出路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先驱
尼日利亚共有250多个部落,几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主要为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其中英语的影响最大。一直以来,外界对非洲形象存在着误解和偏见,这与非洲早期话语权的缺失特别是本土文学的孱弱和英语文学的晚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尼日利亚英语文学起源于一百多年前的“英尼文学”(Anglo-Nigerian letters)。从尼日利亚的主要城市拉各斯的报纸上开辟的“诗人角”到“奥尼查市场文学”的出现,再到各类出版机构的建立,尼日利亚英语文学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虽然尼日利亚英语文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直到索因卡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尼日利亚英语文学才开始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非洲作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文学自觉。他们立足本土,以非洲儿女的身份书写真实的非洲形象,也是非洲文学的代言人。
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钦努阿· 阿契贝是尼日利亚英语小说领域中成就最高的一位。阿契贝从小在基督教和伊博族宗教的双重影响下长大,从14岁开始接触英语,并在尼日利亚政府办的英式中学和大学读书。苏格兰联合党政治家沃尔特·艾略特代表团在考察了乌穆阿希亚后,决定开办尼日利亚的第一所大学,也就是建于1947年的伊巴丹大学,这里的英语系后来成为尼日利亚英语作家的摇篮,其中就有阿契贝和索因卡。阿契贝是乌穆阿希亚政府大学杂志的第一个学生编辑,后来他又成为伊巴丹学生会的主要机构《大学先驱》的编辑。这段经历不仅刺激了阿契贝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发表的机会。之后,阿契贝迅速成长并成为了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先锋作家。
非洲的发声者
阿契贝是非洲文学史上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瓦解》(Things Fall Apart,1958)(又译作《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在全球获得了100多万的发行量。他的代表作尼日利亚四部曲,除《瓦解》外,还包括《崩溃》(No Longer at Ease,1960)(又译作《再也不得安宁》)、《神箭》(Arrow of God,1964)以及《人民公仆》(A Man of the People, 1966)。他另有长篇小说《荒原蚁丘》(Anthills of the Savabbah,1972)。他的5部长篇小说以发展的眼光,书写了尼日利亚近75年的历史。
阿契贝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一直提倡非洲作家应该是非洲文学和非洲形象的代言人。特殊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使阿契贝成为了一个有距离的观察者,让他以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呈现真实的非洲原貌,为非洲出路寻找,并且帮助非洲以外的人揭开非洲的神秘面纱,以让人一睹非洲真容。作为非洲英语文学的代言人,他极力将最真实的非洲原貌呈现在作品中,为非洲英语文学争得发言权。因此,阿契贝对非洲梦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特殊情怀。作家邱华栋曾评价说,“在他贯穿至今长达50年的文学创作中,他总是将笔触放到非洲,描绘出尼日利亚从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占到20世纪独立之后的矛盾重重的混乱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国家及其所在大陆的沧桑的命运的写照”。他的尼日利亚四部曲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不同时期非洲的缩影。
尼日利亚四部曲
阿契贝的代表作是尼日利亚四部曲。《瓦解》是四部曲的第一部。小说以主人公奥贡咯沃的一生,呈现了西方殖民入侵尼日利亚前后真实的历史画面。奥贡咯沃曾是部落的英雄,后因意外犯忌而被流放。7年后归来,他发现自己的村落已被白人殖民。他试图抵抗,但无力回天,最终选择了自杀。奥贡咯沃就是非洲梦的缩影。殖民入侵前,生活在传统氏族部落中的人们遵循着世代流传的风俗习惯,崇尚自然,勤劳质朴。这是最原始的非洲梦。后来,殖民统治给原始的文化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殖民者将自己在这片富饶神秘土壤上的野心逐渐捆绑在原始的非洲梦上。面对外来殖民的入侵,原始的非洲梦也渐渐开始瓦解。
第二部作品《神箭》是《瓦解》的升华。在《瓦解》中,奥贡咯沃本着对传统文明的坚持,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反抗之路。在《神箭》中,大祭司埃泽乌鲁在西方宗教的入侵和传统文化的坚持之间左右摇摆。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部落分裂的困境和白人宗教的入侵,埃泽乌鲁长期遭受着精神折磨。得知儿子奥比卡去世后,埃泽乌鲁疯了。如果说《再也不得安宁》中呈现出的是原始非洲文明与西方殖民文明最初交汇时的非洲梦,《神箭》中则是从最初的抵抗到最终的妥协。“神箭”与伊博族传统中的献祭有关,这一时期的非洲梦试图向殖民统治妥协并做出牺牲。埃泽乌鲁送儿子奥杜契到白人的教堂学习,本来抱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想法,结果不但引起了部落成员的不满,还成了白人利用的工具。两种文化的融合最终导致了错乱,所以这一时期的非洲正如那个疯癫的大祭司一样,迷失在文化融合中。
第三部作品《崩溃》的主人公奥比是奥贡咯沃的孙子,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对传统的部落文明了解甚少。他曾在英国留学4年,学成归国后,在政府任职。作为殖民入侵后的第三代尼日利亚人,奥比身上有着明显被西化的痕迹。虽然身上流淌着尼日利亚的血液,但他的衣着与言行却是西化的。他是学成归来的精英,却因白人支持下的殖民政府的腐败而锒铛入狱。小说探讨了独立后的尼日利亚的发展道路。在对待殖民入侵问题的态度上,阿契贝并没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原始的非洲传统,他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与最初的抗争和摇摆不同,人们将新时代的希望寄托于精英分子,而现实却仍然令人失望。
第四部作品《人民公仆》则展现了尼日利亚当下的社会局面,包括贪污腐败的政客、愤世嫉俗的小知识分子、愚昧麻木的民众、虚假伪善的政党领袖,以及政治斗争、军事政变和暴力混乱等。虽然获得了独立,但独立后的尼日利亚依旧问题重重。小说中的南加被称为“人民公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伪善的政治投机家。面对政治的腐败,人们开始将梦想的实现寄托于“人民公仆”的身上,结果却发现这位“人民公仆”正是混乱的始作俑者。
阿契贝的尼日利亚四部曲反映了尼日利亚的不同发展阶段。从《瓦解》到《崩溃》,阿契贝写了祖孙三代人追寻非洲梦的历程,他们都渐次陷入两种文化冲击下身份认同的迷茫。从长篇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窥见其悲剧性的结局,而造成悲剧的原因正是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失衡。阿契贝没有一味地批判殖民入侵,也没有一味地颂扬非洲部落传统,而是希望人们可以从作品人物的悲剧结局中做出深层思考。阿契贝总是通过自己的笔触为非洲的未来寻找出路,提倡非洲人自己书写自己的故事。
尼日利亚的历史经历了从殖民前的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到殖民时的文化冲击时期,再到内战爆发的动荡时期,以及内战结束的恢复时期。殖民入侵、争取独立、内战爆发等社会事件成为影响尼日利亚英语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事件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源泉,而作家又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非洲文化和殖民文化的杂糅让尼日利亚作家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创造性。他们将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创新,形成了集非洲文学与英语文学于一身的尼日利亚英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