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民族文化于书法创作中 ——书法家农恒云其人其书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伊红梅 2018年08月10日16:11
会仙岩“一柱擎山岳”诗句 农恒云
在广西书法家农恒云眼中,书法艺术的写意性是中国美学精神千古不朽的“舍利子” 。他认为,中国书法永远不会被现代艺术思潮所解构。如何在喧嚣的时下继承与发展中国书法的美学精神,如何在形式与内容上臻善至美,如何在书法创作中彰显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是农恒云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农恒云是壮族人,书文同工,尤擅狂草,青年时便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中入展获奖。20世纪60年代初,农恒云出生在广西大新县一个叫仙屯的三面环山的美丽山村。其父亲早年家境优渥,自小便跟随名师习读诗文,且喜好扬琴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精于书画,尤其写得一手行云流水的草书。父亲的影响下,农恒云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且一发不可收。寒暑易往,一有时间,他便游弋在趣味无穷的黑白世界里。当时因受祖辈家庭成分的影响,成绩优异的农恒云曾一度中断学业,成为一名小劳力,跟着大人上山去放牛,所幸有位长辈好心包揽了放牛的大部分活计,使他能全神贯注在弄仙岭的树阴下读书。自小喜欢阅读的好习惯陪伴农恒云至今,正是遍阅群书,尤其是因在哲学、美学、文学诸方面所积淀的深厚文化修养,使得农恒云胸中有丘壑,恣意飞笔,倾泻灵性于宣纸之间。
农恒云在南宁求学时,受益于广西书法名家陈政、钟锦荣的诲导。毛笔与砚台,不同书体的字帖,令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乐在其中。农恒云的课余时间几乎全部沉浸在临帖中,这期间,他牢记钟锦荣“草字不规矩,神仙也难识”的教诲,严格遵循中国传统书法的书写规矩,在笔法、墨法、结体、章法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而后,又心无旁骛地研习自己最喜爱的草书,他从孙过庭《书谱》的“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这句入手,悉心掌握草书规范,进而研读张旭、怀素、山谷、王铎的狂草,直抒胸臆。
徜徉在草书的天马行空里多年后,农恒云又“反弹琵琶” ,撇开行草书体,转而研读秦汉,“傍通二篆,俯贯八分” ,反复临习《散氏盘》 《钟鼎文》 《张迁碑》《开通褒斜道》 《石门颂》等篆隶书经典,来补壮其草书创作中点线的婉通、圆润、厚重、韧劲、雄浑、朴茂之质感。
他深知,从临摹到自由创作,要循序渐进完成学法、知法、用法、破法、无法诸环节——只有通过临摹学习古法,才能“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通过知法来汲取和感悟古法,进而学以致用;而将古法于临帖和创作上具体运用,方能集腋成裘,继而破法;破法则是在用法的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对古法进行重新解构与组合,在古典织成的厚茧中,结合自身的灵性自如发挥,渐而向无法蝶变;无法则是破茧成蝶,通过融会贯通古法的精华,达到意在笔先、随心所欲的创作境界,进而“无中生有” ,“由技进乎道” 。
农恒云如饥似渴地体悟研习着不同书体的用笔,并把求知的触角延伸至潜藏在天下名胜古迹的古代碑刻里。大新县是中国民协命名的“中国土司文化之乡”和“中国侬垌文化之乡” 。这里是壮族人民的世外桃源,旷世绝美的人间胜迹和古风浓郁的民族风情,滋养着一代代的大新人。古州衙、古炮台、古墓葬、古寺庙、古摩崖石刻、古碑文……这些曾经辉映的新土司历史的文化遗迹,如山花般默默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等待有识之士来揭开这千年之谜。农恒云运用自身扎实的书法艺术功底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数年间利用工作之余研读探秘这些摩崖石刻与碑文,通过悉心解读,为我们原生态勾勒出中越边疆土司制度时期当地的书法与文学艺术深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的历史脉络。农恒云将这些摩崖石刻上的优美诗文,一一化育成自己的书法作品,用他独具个性的书法艺术来传承和弘扬广西地域文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农恒云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从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摩崖石刻里,汲取着经典碑刻所蕴蓄的山野空旷之气。那些古代书法名家的传世作品,历经上千年的风雨洗礼,以沧桑粗粝的风貌真实呈现,深深震撼着他。十年磨一剑,通过对这些不同历史年代的书法作品的研读,浩然正气终从他的笔端喷薄而出。外儒内道,凌云健笔意纵横,其书法创作雄健俊逸的风格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