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渠:怀赤子之心为民族树碑立传
来源:文艺报 | 邵晓峰 杨 子 2018年08月20日08:53
《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1956年创作于北京
《蔡元培胸像》,1947年作于上海
《淞沪抗战纪念碑》,1935年立于杭州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支援前线》,1958年作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人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8月15日,为纪念刘开渠对中国美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由中国美术馆、刘开渠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展览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举行,数十位评论家、文化学者、美术史家、雕塑家与会并进行了学术研讨。活动现场,刘开渠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刘开渠雕塑的19件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成为国家艺术宝库的永久收藏。
“刘开渠与中国美术馆”展览基于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精选了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60余件雕塑原作和相关珍贵历史文献。展览分为四个单元:“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1904-1933)”“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1933-1949)”“立民族之碑(1949-1978)”和“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这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全面地呈现出刘开渠的艺术人生,系统地介绍了他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关系,他与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他对中国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发展模式、作品收藏、画库管理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刘开渠的艺术活动之发端恰逢现代美术在中国的萌芽时期。他从学习绘画专业到留学法国钻研雕塑,都走在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前沿。“艺术启蒙与专业学习”很好地展现出刘开渠艺术创作能力的积累过程,于他而言,雕塑甚至美术都没有任何家学渊源,在青春年华里走上雕塑艺术之路是天然兴趣的必然和人生际遇的偶然两种合力的结果。这一单元尤为珍贵的是刘开渠留法时期恩师让·朴舍教授的历史照片及文献,特别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布德尔写给朴舍的书信。朴舍于1919年出任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主任教授,并于1936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在艺术流派上一般被归入学院派和折衷主义,但他其实也深谙中世纪雕塑,并颇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在1898年,他甚至还坚定支持过罗丹创作的《巴尔扎克》。他的成就除了自身的造诣还来自于他的学生们,李金发、刘开渠、郑可、周轻鼎、龙格便是这些学生中的代表。中国现代雕塑史从一片空白到有人书写,与之相应,刘开渠对雕塑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具备专业水平。他的早期创作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现代雕塑史的进程。
因为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刘开渠放弃了在法国的优裕生活,应蔡元培、林风眠之邀,于1933年回到国立杭州艺专担任雕塑系主任。与刘开渠出国之前相比,中国雕塑家创作问世的作品也增添了许多,但中国普通百姓仍然不太理解雕塑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能起到怎样的功用。刘开渠学成归来,带着远大的抱负,却不得不承受文化接受上的巨大落差,在艰苦中开始塑造万众期待的英雄形象,还有他理想中的新“桃花源”。在这一阶段中,刘开渠的最主要成就是创作了数件令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真正崭露头角的英雄纪念碑:1934年完成的《淞沪抗战纪念碑》(中国首座抗战纪念碑),1939年完成的《王铭章骑马像》,1939年完成的《李家钰骑马铜像》,1944年完成的《川军出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为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开渠’”集中展出的这些作品构筑了中国现代雕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刘开渠的雕塑事业渐入佳境,他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已初步奠定。
“立民族之碑”中展出的作品,是刘开渠引以为豪的经典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美术工程项目之一,整个纪念碑的碑额花纹浮雕、台座正面的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支援前线》和碑身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撰写的碑文放大、设计制作等都出自刘开渠之手,三块浮雕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他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为争取胜利的中国人民和战士立碑,根据这样的需要,碑上的每个人物都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化、理想化的形象,不突出个性,而反映共性:农民和工人的质朴,妇女和儿童的可爱,老人的稳重慈祥。这些人物脸上的期待、舒缓、喜悦和幸福的表情与冲锋战士面部紧张的神色形成对比,让观者感受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深化了人民英雄值得敬爱、值得牢记的意义。刘开渠经历了半生的磨砺,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之路的前沿上留下一个个闪光的足印,也使之成为中国百年城市雕塑的典范之作。此外,由于时代的需要,刘开渠还创作了一批颇能表现人物庄严气质和突出个性的领袖作品,曾经在中国人手一套的《毛泽东选集》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封面上所使用的领袖浮雕肖像皆为刘开渠创作。当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曾经随着领袖选集印发而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的浮雕肖像同刘开渠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会感受到他用美术作品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多么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亲手为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立碑的艺术家,是值得中国人去认识、了解、研究和记住的中国艺术家。
改革开放初期,刘开渠担任了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小组顾问。从此项工作开始,他进入了长约3年的调整期,逐渐恢复了活力。在数年时间里,他完成了《男青年像》《周恩来总理像》《向新时代致敬》《萧友梅像》《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科学家孙建初像》《文学家李劼人像》《常德善烈士胸像》《庞薰琹胸像》等作品。“向新时代致敬”这一单元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往昔的记忆和缅怀,以及他对新时代的感受和理解。在致力于艺术创作、推动中国城市雕塑、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刘开渠仍然没有中断对专业艺术教育和美育普及工作的关注。刘开渠为现代美术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60年,是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受惠于他的不仅是有幸亲临他课堂的学生,一批批从美术学院走出去的专业人才将他的思想、方法带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实践自己艺术思想阵地的另一重要之处,即是中国美术馆,他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对其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奠基人。刘开渠不但雕塑了自己的人生,而且让自己的人生与所属时空背景形成有机的关联——正如其雕塑赋予空间以生命形式,让中国雕塑事业与所处的时代相得益彰,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