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非遗语境下的民俗学教材创新 ——评《民俗学概论新编》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宋  颖  2018年08月20日08:46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工作推动了民俗学学科内部持续进行反省和学科建设的深思。理论与视野上的新动向,反映在邢莉等著《民俗学概论新编》中。这部新作特点比较突出,具有学科讨论的视野,具备多民族知识的交叉,适用于互动教学。

民俗研究常常徘徊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定位不明,一度面临着现实发展的困境。1978年,钟敬文起草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请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罗致平等共同署名,由此推动了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依托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在各个高校建立起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997年,“民俗学”成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20余年来,民俗学关注的民歌、节日、信俗、技艺等内容逐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民俗学以往强调的“传承”,经过学理讨论,也逐渐汇入了“创新”的意识,扩大了面对现实世界的阐释力。这部教材在绪论中就指出,民俗是维系民众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转的枢纽,它是民众生活中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操作的经验世界,也是一个心理世界和意义世界。教材在探讨和创新民俗学理论体系时,采撷了相关学科如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术语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这种新的视角突破了以往对于“民俗”的认知。

对于“民俗”概念上的认知,促使学科自身成为“研究民众的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学问”。作者认为,作为人类整体文化的坚固基石的民俗学,具有浓郁的生活属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和多重的学科价值。这种学科定位上的突破,聚焦于多学科交叉领域中的创新维度,曾经与三级学科“民间文学”过从甚密的“民俗学”研究,逐渐摆脱了学科定位的偏狭束缚,而转向面对当下社会生活和时代的召唤。

这样一来,在“口头叙事”突破了民间文学对文本的过度重视之后,“身体叙事”和“图像叙事”都成为这本民俗学教材特别关注的内容,“城市民俗学”“应用民俗学”等领域充满着新的学术生长点,从而使学科的话语焕发出新的活力。民俗学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启蒙者”,是“日常生活世界的研究者”,具备了进入文化史和思想史等主流话语讨论视域的能力。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相关著作能够为民众集体性和群体性的交流方式与情感表达等提供新的文化阐释。

教材使用了较为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料和民俗事项案例,这来自于作者在中央民族大学3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国“美美与共”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共处的多元背景下的学术对话,不仅为这本新教材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语境,而且民俗学在生活实践中涵括的“多民族”研究视角,也为全球化文化多元发展贡献了中国特色的思考。民俗学从这一学科特有的经验立场,告知传统的中国民俗文化是多个族群的,是共生互融的;以往民俗学收集的多个族群的民俗志资料,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活智慧。

这部教材配有百幅插图,直观呈现了壮族的祭仪、佤族的服饰、维吾尔族的民居、羌族的村寨、傣族的壁画等多个族群的多样的生活方式,还有我国台湾原住民生活场景,其中大多数照片出于邢莉教授的田野作业。

教材编撰的牵头人邢莉是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点、重点学科的创建人。她的著述曾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这部教材花费了她数年心血,集中展现了国内民俗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书中每章都附有延展阅读书目,涵盖了30年来民俗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章节末尾提出的思考题也适合高校学生及对民俗学有兴趣的自学者在问学道路上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