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艺术+”展现非遗独特价值 ——由“五维记忆”中国非遗创意秀谈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 杨红 向玢洁 2018年09月05日11:19
今年暑期在北京首度上演,随后又在各地巡演的“五维记忆”非遗创意秀,是一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视觉艺术融合呈现的现象级舞台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前沿展示技术、沉浸式体验、艺术化演绎的混搭,也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
当我们寻找音乐、舞蹈等艺术形态的起源时,常常会追溯到先民的自然崇拜。当这种自然崇拜体现在传统声乐、器乐、舞蹈上时,便是歌者、舞者、演奏者对自然界万物的模仿与演绎。例如,作为“百戏”之一,口技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先民在狩猎时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迷惑猎物。表演者利用口、齿、唇、舌等各种发声器官模拟万物之声,惟妙惟肖,使人如临湖海,如置山林。因而,当“五维记忆”要讲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时,从传统音乐、舞蹈、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恰好能够找到这些跨文化的表意符号。在“五维记忆”的“关雎”部分,传统乐器箜篌的音色悠扬独特,百鸟和鸣的意境呼之欲出。视觉上则配合呈现百鸟盘旋、绵延不绝的场景,鸟群自舞台一端飞渡而来,渐隐直至消失,又有鸟群飞来,如此循环往复,呈现出与音乐相呼应的全感官景观。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传统舞蹈,都是表意途径相对单一的艺术形态,依靠音色曲调或形体动作来传达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些传统艺术的中外观众来说,单一的听觉或视觉刺激很难引起通感。这时就需要通过场景营造来引导观众“入门” 。将传统音乐、舞蹈的情境进行适度可视化,调动多感官对舞台上的非遗项目进行适当的解读,有利于增进观众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形成情感和美感上的交流与共鸣。例如,“五维记忆”中呈现了传统琵琶曲目《十面埋伏》 ,让人印象深刻。周斯瑶的演奏弦声促促、曲调高昂;而在她四周,战火纷飞、断壁残垣的虚拟场景,可将观众完全带入“垓下一战”的情境,观众甚至还能闻到燃烧灰烬的气味。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演出项目只能定位于展示适量的文化资源并传递其核心内涵。因而,要将传统艺术形态、地域特色等文化资源进行符号性转化,在跨文化传播中让观众获得直观明了、印象深刻的视听体验,并从中接收到感官背后的文化信息。“五维记忆”将中国传统皮影戏符号化,突出其在光影、雕绘、造型等方面的东方艺术特色,以巨幅虚拟场景,让数十幅皮影戏画面在不同的窗格中同时上演,放大了皮影艺术这一中国文化符号的视觉冲击力。
对于当代人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也无形中提高了认知和欣赏门槛,因而近年来,大量文化艺术工作者从事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解读、普及和创造性转化的工作。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当代文化艺术的跨界,拉近传统与现代的距离。以大众熟悉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来吸引关注、引人入门,通过跨界合作来凸显各类传统艺术形态的独特魅力,从而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五维记忆”的高潮部分,现代打击乐与传统呼麦等的珠联璧合,带给现场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作为蒙古族最古老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呼麦粗犷淳朴,强健有力,直击人心。由于特殊的发声原理,呼麦可以形成多声部形态,既有浑厚沉郁的低音,也有清亮透彻的高音,配合极具当代城市文化气息的打击乐,节奏合拍,风格互彰,带来跨越时空的听觉享受。
“五维记忆”非遗创意秀确是一次富有创新精神的尝试,用“科技+”“艺术+”展现了中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