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本土性:一种亟待关注的文学品格

来源:文艺报 | 贺仲明  2018年09月12日08:17

在进入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大面积覆盖的时候,对本土性的倡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本土性是一种比现代性更重要、也更切时的文学品格。至少,本土性可以与现代性同时并存。它能够照亮被现代性遮蔽的许多地方,更切应中国新文学的历史环境和现实处境。

现代性质疑与本土性出发

至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性就成为中国文学发展最基本的方向和准则。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中,现代性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理论术语,无论人们评价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还是具体分析一个作家和一部作品,都以是否符合现代性方向作为几乎惟一的尺度和标准。

但是,近年来,文学界表现出对现代性方向的批判性反思。这与西方后现代文学思潮的巨大影响有关,也是社会文化多方位检讨和深入认识现代性的结果。这些反思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其一,现代性是否适合作为文学评价的标准?文学不同于科学技术,也不同于一般文化意识形态,它的标准具有跨时代性甚至永恒性。古典文学的品质并不一定逊色于现代和当代文学,现代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不一定就能够达到前人水准。以“现代性”为惟一原则来评价文学,很可能会遮蔽文学创作的丰富和多元个性。在中国新文学历史中,旧体诗词和“通俗文学”就曾经被完全排斥在外。但近年来,人们对这种排斥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其二,现有的文学现代性标准背后是否有西方中心的价值理念存在?现代性标准完全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准绳建立的。这当然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文化理念和制度等方面,但是,这一理念是否绝对合理?是否一切文化发展都应该以西方为目标和模板?特别是思想和审美特性都非常崇尚个性和独特性的文学创作,一味以西方文学为准绳是否会影响文学创造品质的降低?

在这个背景上,文学本土性的价值逐渐被许多人所认识。如果说在冷战时期或者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提倡本土化是一种保守和封闭,那么,在进入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大面积覆盖的时候,对本土性的倡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本土性是一种比现代性更重要、也更切时的文学品格。至少,本土性可以与现代性同时并存。它能够照亮被现代性遮蔽的许多地方,更切应中国新文学的历史环境和现实处境。

何谓文学本土性?

本土性思想最基本的前提关系到对文学本质的基本认识。也就是说,它认为文学应该立足于本土社会和文化环境,其基本意义也在于此。一方面,只有立足于深邃而广袤的本土生活,文学才可能具有真正的创新意识和深度意识;另一方面,与之相应,文学的基本功能在于为本土社会服务。即使一个作家的创作完全局限于本土社会范围之内,不能为更广泛的大众所认识,但只要它能够为本土大众所认可,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依然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文学本土性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其一,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深刻关联。任何文学都与其独特的民族生活、文化有直接而深刻的联系,优秀的文学则是与它联系紧密,并借助它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视世界和叙述世界的方式。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深邃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文学才能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具备其独特价值。所以,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关联是文学本土性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其二,对本土生活的深刻反映。在一般情况下,作家都是以本土生活为书写对象。但是否能够深入到生活之中,表达出生活中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处境,是对文学本土性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因为虽然同处全球化时代,有共同的人类命运担忧,但在更多情况下,由于历史、文化和现实多方面的差异,每个民族国家的人所感受到的现代焦虑、困境是不一样的。如中国人在现代化面前就会有更多的乡村生活方式眷恋和走出乡村的两难困境,即所谓“文化乡愁”和“现实”之间的迷茫。相比之下,如族别问题、宗教问题、性别问题等,又是另外许多国家的现代性困境之所在。所以,真正进入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深层次的复杂问题,是文学本土性的重要追求。

其三,为本土大众所接受,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种文学来说,最基本的读者是本土大众,最基本的功能也是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文学被本民族大众所接受,成为现实文化的一部分,进而影响社会文化的面貌和发展,是文学值得重视的目标。就作家个体来说,当然可能存在因创作风格等原因而导致其与大众接受之间的差异,所以不能简单以大众接受为评价标准,但是,为一个时期文学的整体则不可忽略大众接受,在启迪、批判与引导中促进社会文化向美向善发展。

其四,融汇外来文学(文化)的因素。本土化不是封闭、孤立的,需要开放性地学习外国文学和文化经验,予以交流和融合。但需要明确的是,外来文学和文化需要与本土生活和文化结合起来,融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否则就难以扎根深入。所以,在融汇外文学和文化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失去自我,应该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位置。

本土性与中国新文学

就中国文学而言,从最基本层面说,走出古典时代,经历现代更新,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不能简单以本土性代替现代性,但在当前中国文学中,也许更应该强调的是本土性。因为长期以来对现代性无批判的、片面而极端的强调,新文学已经被严重沾染上现代性问题的困境。对于当前文学来说,加强本土意识,强化自我主体性和本土性,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

五四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前驱,它引进和学习西方文学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真正有效而彻底的现代转型,需要在学理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融合,以及将西方文化和文学观念进行真正的中国本土化,在批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与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独特的个性——审视世界的方式、表达的方式,并形成独特的思想和审美特色。这些工作不能寄希望于五四一代作家完成,而是需要后来者的不断继承和开拓。

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学的发展主要朝着跟随西方文学的方向,却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创造性,没有呈现出有个性的本土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文学”的大潮流下,已经严重走向误区,西方文学成为占据绝对引导地位的范本和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作家来说,最大的荣耀是受到西方文化的认可,是作品被翻译成英语等西方语言,至于作品在本民族大众中有无影响,以及有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都无足轻重。与之相应的是在写作内容上。很少有作家真正深入书写现实生活,以真诚之心去关怀和关注大众,揭示社会的矛盾复杂,以及普通民众的希冀、痛苦和无奈。对于很多文学作品来说,所写的内容虽然是中国人和中国生活,但实际上写的是作家们的自我想象,是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

这样的文学观念实际上是对“世界文学”有意无意的误解。因为越是在世界性的背景下,文学本土性的价值意义才更需要凸显:丰富的民族和文化个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个性,正是对同质和单一现代性的抵制,也是生活和文学多样性、丰富性的体现。

在这一前提,需要特别提倡文学的本土性,而以下两方面的落实也许是最重要的。其一,就是真正确立为民族大众写作的原则。作为一时期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大众生活,表达其希望和追求,揭示其苦痛和矛盾,是文学无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文学最基本的创作原则。如此,作家才可能以平等关爱的心态对待大众,以引领和促进的立场对待民族传统审美习惯,使文学生长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其二,以更冷静客观的立场对待传统文化,从以往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转为继承与批判相统一,同时努力将西方文学的方法进行“中国化”,将其思想内涵融入中国的本土现实生活中,完成现代与本土的真正融合。

最后还需要明确的是,提倡文学本土性,并不是排斥现代性。在大的方向上,本土性与现代性并不对立,而是有强烈的一致性。只是本土性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更强调传统和多样性。此外,文学本土性的内涵主要局限在文学范围之内,思想文化层面的本土性问题更复杂,需要进一步考量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