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月饼模
来源:人民日报 | 龚相娟 2018年09月24日07:44
图为王来华收藏的部分糕点和月饼模照片。 崔新耀摄
民俗专家简荣聪为王来华的《中国传统糕饼模》所作的序中说:“在我所接触及研究的众多文物中,粿糕饼糖塔印模,让我最感亲切。因为它贴近了人生,贴近了乡土亲情”。
“最令我感动的是作者在‘传承’一节的告白与期盼。‘糕饼模具,是祖辈留下的生活印记,民俗艺术,文化符号,吉祥祝福……中国传统糕饼模,从多到少,剩下的成了稀奇宝贝,真的需要好好保护起来,加以必要的研究。’”
又到一年中秋时。
从天津社科院退休又延聘的王来华这段时间最忙,忙着向来人介绍这20多年收藏的月饼模。
“这是康熙七年福建陶制模。”
“这属于纪年款。还有堂款(标注堂号),工匠款(刻工匠名字)……”
20年 饼模满屋
与月饼模结缘,要从1996年说起。
那时周末,王来华喜欢去天津的沈阳道转一转,看看雕花老家具。他说这爱好主要受家庭影响:祖父是木匠,父亲也会木工,他打小就对木雕有好感。
“一次偶然看见一块竖条状雕花木板。内有两处圆凹,刻着莲蓬和鲤鱼,形象很鲜活。”盯着看了好一会,老板解释说这是山东的月饼模,王来华便买下带回家欣赏。
从此,王来华便发现了心头好,周末、出差闲暇也有了新目标,一到外地,当地古玩市场肯定要去搜罗一番。
月饼模在各地称谓不同。平遥一带,人们管糕饼模叫“磕磕(或壳壳)”。大概是把面团放在模子里按好,再“磕”出来。北京和天津,不管什么糕点,只要用上模子,一般就叫“月饼模子”。以前紫禁城里有专门“饽饽房”。据《中国的宫廷饮食》介绍,皇宫里称糕饼模为“饽饽木模”。河北一些地区,如沧州,叫“面花模子”。而到了南方,“模”的称呼少,大多是叫“板”(或“版”)。
北方南方,看到就买。时间久了,朋友了解,看到了也会帮忙带。“平时多付点,这样有好的会第一时间想到我。靠我自己,搜不到这么多宝贝。”
王来华打开箱子,拿出一块雕龙的模子。“单独、正面龙,这种比较稀有,是一个福建朋友偶然发现,我得知后,让他赶紧寄来。”
“不值钱,喜欢的人少。很多人不理解,收藏这有啥用。”王来华说,家里成堆,爱人也埋怨。直到2017年,王来华带着爱人和女儿看展览。“看到糕饼模展柜时,她们惊呆了,不敢相信那是我的藏品,感叹说,‘那些破烂原来这么精美啊’。现在都支持我,出去旅游也帮我搜罗。”
说话间,同事开门进来。中间只够一个人走路的缝隙,两侧摞放的除了书就是糕饼模。
“同事反对吗?”
“看着喜欢,也跟着买了几个。”同事温老师笑说。
截至目前,王来华的收藏模具已近5000件,来源不仅包含全国各地,还有邻近亚洲国家。
纹饰 重形更重意
月饼模是王来华收藏的糕饼点心模中的重要品类。
模的材质主要有五种:木、瓷、陶、石、金属。其中木制最多。“无论米食,还是面食文化,只要有模子的地方,就有木制。”
南北所用木料不同。北京、天津、山东、山西使用最多的是杜梨木,其次有枣木、苹果木等。杜梨木木质细腻,有韧性,适合雕刻,经久耐用。“即使有损磨,纹饰和边牙也很少会整块脱落。”杨柳青木版年画,刻版材料也是这种木头。浙江常用白桃木、樟木,广东和福建会用龙眼、荔枝,就地取材。
不管哪种材料,亮点都在纹饰。
根据制作工艺,模有手工雕刻和翻模制作两种。
木制手工雕刻的特色在使用反刻、阴刻或凹刻方法。用这些模子做出来的月饼,会产生阳刻或凸刻的效果。枣核纹、柳叶纹、卷须纹、双钱纹,粗疏细密,深浅不同,棱角分明,牙边均匀,全凭艺人运刀之功。
而瓷制模——瓷粿印,要经历施釉,入窑烧制,最后优胜劣汰。傅子夜在《德化窑粿印文化清赏》中提到瓷粿印制作工艺,“反面构图,立体成像,刀头刻画,泥火定型,工艺相当复杂”。甚至称其为一种“独立艺术表现门类”。
纹饰重“形”,更重“意”。
民俗专家简荣聪将糕饼粿印用途归为两类,一是年节文化,二是生命礼俗。节俗不必多说。生命礼俗是指人一生中重要时点的礼俗,如满月、抓周、新婚、祝寿等用的糕饼。它们承载着人们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纹饰图案丰富,各地略有不同,但核心内涵一致,即“吉祥文化”。
葡萄、石榴是多籽植物,象征“多子多孙”。常用在结婚的喜饼上。“山东爱用莲蓬形象。也是多子之意,这在其他地方不多见。”王来华拿出各地糕饼模,顺序摆出,一一讲解。
孩子满月、周岁,浙江糕饼模印有“鲤鱼跃龙门”,天津直接刻“状元饼”三个字,清代徽州刻有“连中三元”。
寿桃、蝙蝠寓意“福寿”。天津和山东等地有“福字龙”。糕饼图案是“福”字形状,笔画内有依福字写法而动的繁体“龙”在行走,龙首刻画生动。“五福捧寿”在浙江宁波却刻了四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意思是“当福饼到你手里时,就凑齐了‘五蝠(福)’”。
北方不常见的“龟”,南方人却很喜欢,也有长寿之意。
“小糕饼,大文化。”王来华笑说,“是不是越看越好看?”
传承 保管到研究
了解越多,爱之越深。“不只做保管员,还想做研究员。”
为了探究糕饼模上的纹饰、刻款等传递的信息,王来华跑书店、图书馆。专门书目,只有少数几本。“最先看到民俗专家简荣聪先生的书,印象很深。”
“买不到,只能去图书馆复印。”王来华决定,将来要自己写一本。
2014年11月,他的愿望实现,《中国传统糕饼模》出版了。“想让后人知道,我们曾经有如此优秀的民俗文化。”“广东、山东、河北等地区已有人申请了非遗。这么好的东西,要留下来。”
在书出版之前,王来华联系到了简荣聪先生。通过朋友,将之前研究简先生书目的复印件及其笔记给他看。“简先生特别感动,为我写了序。”
2016年4月,王来华受邀参加世界木文化节。10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展示自己的木文化收藏。他是唯一一名中国人。
其实,较早把中国传统糕饼模展示给世界的,是美国人鲁道夫·P·霍梅尔。他用相机拍下了浙江龙泉带轴复合式印糕板,配了近一页的文字描述,写入《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此书1937年在美国出版,1952年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1970年在美国重版。2012年国内翻译出版。”王来华介绍。
“希望将来能多出去交流。把生活艺术化的中国传统糕点模展示给更多的人看。”王来华又有了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