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时代,影像艺术的价值分外耐人咀嚼
来源:文汇报 | 范昕 2018年09月25日08:07
挪威摄影家安雅·尼米的作品。她常常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剧情。
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1950年代的作品《仙山楼阁》,借鉴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宛若一幅悠远超逸的中国画。
比利时摄影家亨克·范·任斯伯格的作品。他乐于探索这个时代留下的无人建筑,展示动物们生活在废弃的建筑中,表现出人类的行为。(均影像上海作品)
这个九月,上海迎来影像艺术季。刚刚落幕的第五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共吸引来自15个国家、27个地区的55家画廊带着影像精品参展;形形色色的影像展近期也于沪上多家美术馆井喷式亮相,“收藏当代之道”“安妮特·凯尔姆摄影展”现身复星艺术中心,“超时空影像展”登陆多伦现代美术馆,“影像成诗——新影像 不止所见”由上海当代艺术馆推出……
今天,人人都能拿起手机“随手拍”、人人都能客串一把“摄影师”,影像已经渗入日常生活,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记录当下的方式。影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反倒分外耐人咀嚼。那些令收藏家或美术馆兴奋的影像作品,与人们触手可及的“随手拍”有什么不一样?作为创作媒介的影像,还将带来怎样的可能,如何丰富艺术生态?
那些承载重要历史信息的照片,并非影像收藏的全部
今年行至第五个年头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呈现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相对传统的“照片”,如明星肖像、纪实摄影显著减少,而浸润着观念性的当代作品在增多。就连以纪实摄影闻名全球的玛格南图片社,也带来了不限于纪实类的多元化作品,如拼贴类的装置影像作品。这些都或多或少反映出影像收藏市场的些许变化。
在国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影像收藏的认知,似乎仅限于收藏老照片或是纪实摄影。那些承载重要历史信息的照片,的确具备着毋庸置疑的文献史料价值,不仅成为反映特定时地社会面貌的珍贵物证,也映射着摄影术发展至今的历程。然而,它们却并非影像收藏的全部。
世界拍卖史上迄今为止的最贵照片——2011年以约合280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莱茵河2》,不过是1999年拍摄的,出自德国摄影家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画面聚焦的河流、小路、天空都再寻常不过,均有几乎完美的水平结构。原本出现在画面中的厂房、行人等元素被作者通过后期技术手段抹去了。画面被修饰得极度干净,就像抽象作品的单纯色块。这位作者自认为还原了莱茵河的真实面貌,是一种本质上的真实,这种宏观意义上的“真实”也基本贯穿了他的主要系列作品,为他的摄影打开声名。
影像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中国摄影家郎静山,同样把照相上升到艺术境界。早在20世纪上半叶,郎静山就借鉴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运用暗房技术将拍摄自不同时间、地点的影像拼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浑然天成、淡泊恬静的“集锦摄影”风格,宛若一张张悠远超逸的中国画,具备了某种文化性。
收藏影像艺术时,更多的是在收藏一种创造性的火花
在业内人士看来,脱胎自技术革命的影像,是极为契合时代变化脉动的一种艺术媒介,其随科技观念更迭进化的内在本质更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开拓潜力。
近期同时出现在申城多个艺术展馆的德国摄影艺术家安妮特·凯尔姆的作品,就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位艺术家常常将一束花、一只水果等寻常物件工整摆放、重复并置在纯净的背景和精致的用光下,让日常用品散发出了一种正式感,令人不由将注意力从照片的内容转移到对照片表现方式的探索中来。记者也在影像上海中发现,时下不少艺术家在尝试着延展摄影的定义,摄影已不再限于相机拍摄的照片本身。比如有艺术家的作品中并未使用相机,而是将化学试剂滴入水中形成影像,将摄影还原到最初的化学反应当中。
在摄影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眼中,艺术实践中的影像不仅是对现实世界抽离出的某个片段或时刻的孤立呈现,更是艺术家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用以表达心灵世界与精神诉求的独特表现手法。它不是单纯的“生活记录”,而需要有强烈的个人意识以及想要表达的清晰观念。
“艺术收藏总是根据观念发展、概念价值来走的。我们收藏一件作品,首先要看它在艺术史长河中是否起到推送性作用,收藏摄影艺术也是一样。可惜,现在很多藏家甚至是美术馆的收藏,都冲着市场价格走,什么卖得好就收藏什么。”艺术评论家王南溟告诉记者。他认为藏家需要拥有发现作品价值的眼光。而一旦摄影作品真正呈现出具有开拓、突破性的观点或意味,市场价格的水涨船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