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来源:文学遗产(微信公众号) | 2018年10月16日09: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经整整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如果要概括这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业绩与特点,我以为用“成熟”二字比较切合实际。这种成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是研究目的的二重性,即既要坚持学术研究的本位立场,尊重学术的独立性与严谨性,又要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的现实使命。其间经历了学术独立性的追求,文化传承的倡导,以及建构中国话语、塑造中国特色的自觉性,最终是要走向古今兼顾,将独立性与现实性相融合。
其二是学术规范体系的逐渐完善,这包括学术规范与技术规范的双重内涵。诸如坚持学术创新的原则,尊重前人学术创见的原则,严格预防与严肃处理学术不端的原则,学术文献的引用规范,学术论文发表的技术要求,学术著作出版的版权规定,以及论文发表的责任承诺等等,这些规范是经过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术共同体的不断努力而形成的,它们使“学术市场”逐渐趋于有序化。拿今天的学术论著与四十年前的相比,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这对学术底线的保障与研究水平的提升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三是研究格局的均衡化与立体化。在文学史时段的选择上,逐渐由侧重先秦、唐宋而向着元明清时段转移,从而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段研究力量的均衡化。在文体选择上,过去由于受到“一代有一代文学”观念的影响,各历史时段研究的文体选择呈现出单一化的状况,如唐代偏重于诗歌,宋代偏重于诗词,元代偏重于杂剧、散曲,而明清则偏重于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经过四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唐宋时期的小说、变文、说唱等俗文学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明清时期的诗文也被广泛关注,形成了与戏曲、小说势均力敌的研究格局;甚至是以前较少被学界留意的明清辞赋及应用文体,也都出现了许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式上,文献的整理考辨、理论问题的思辨性研究、文体源流的梳理辨析、文学作品的品味赏析、文学与其他文化要素的关联性探讨,以及诗文选本等普及工作的广泛开展,正在形成一种立体化的状态。
其四是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圆融自觉。中国的现代学科体系基本上是借鉴西方近现代的理论方法而建立的,因而中西关系的问题始终成为学界绕不开的话题。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方法论热”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话语重建”,使古代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有的侧重于对新方法的实验,有的侧重于对传统方法的坚守,而更多的人则是希望超越中西对峙,广泛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思想资源,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在解决中国文学问题的过程中显示出中国特色。理论方法不以古今、中西为限,而以研究需要与时代需求为旨归,显示了方法论上的自觉。
其五是中外学术交流的均衡与成熟。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理论方法的引进还是学术成果的翻译,基本上都是以“拿来”作为主要方式,中外学术交流基本上是单向的。经过四十年的发展,随着中国学界研究水平的提升与学术成果的积累,“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学界的共识。于是,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大量地介绍到国外,尤其是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有序开展,更加促进了这种“走出去”的步伐。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多同场同步的学术讨论的机会,因而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也在日益增加。中国学界对外国学术成果坚决拒斥或盲目崇拜的现象日益减少,例如海外汉学提出的所谓“写本时代”“早期未定文本”等说法,已经被中国学界审慎地加以接受,将其作为问题进行讨论而不是作为结论予以肯定。
以上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成熟。如果以此与四十年前的古代文学研究相比,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然,成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诸如大量平庸而缺乏新意的成果的存在,文献整理的缺乏深度与重复劳动,数字化文献的流行与阅读能力的退化,学术规范化与研究个性化的矛盾,理论方法的多元化与理论体系的原创性之间的差异,学术评估的量化要求与精品成果的缺少,研究项目的时间限制与研究质量的保障之间的冲突等等,都亟待学界加以认真对待,从而使古代文学研究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