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存照 为时代喝彩 ——航拍中国摄影图片展侧记
来源:光明日报 | 潘兴彪 2018年10月24日08:26
十几位小摄影师在展览现场抓取镜头。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10月2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作为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的特展,由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光明网联合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主流媒体航拍中国摄影图片展”也于同日开幕。
参展作品从空中的视角,直观地反映40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变。作品中既有北上广深及沿海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今昔对比,也有事关民生福祉的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的傲然身姿,更有“天眼”望远镜、运20首飞等前沿科技成就。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地面拍摄受视角的局限,镜头语言表达不够丰富,也不够完美。无人机航拍角度新颖,画面壮观。更重要的是,这些航拍照片和40年前老照片形成强烈而又鲜明的对比,更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也让观众坚信,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只有走改革开放这条路。”
《九龙江上“大吉他”》的作者蔡文原看了展览后心情激动:“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太辉煌了!展览的形式也很好,令人印象深刻。”他为自己的作品能够登上这样国家级的展览平台感到自豪。
感到自豪的还有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王海英,他也是参展作品《龙腾港珠澳》的作者。“在大桥建设现场,亲眼看到一个个巨大的零部件,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可以说,建桥是我的责任,拍桥也是我的责任。”王海英说,“从大桥建设之初到竣工通车,连续拍摄了数万张照片,为这一超级工程保存一套完整的影像资料,也为后世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特展现场,一组以“农耕之变”为主题的照片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黑白历史照片中的镰刀飞舞和今天航拍照片中的机械化作业构成强烈对比。
“无人机航拍如同给相机装上了‘翅膀’。它能让我们以平常看不到的角度和高度来重新打量这个世界。”《金色泉州湾》作者潘登说:“很开眼界,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也很舒服,尤其是那种一览无余的感觉。”
除了航拍,裸眼3D技术的运用也为此次展览增色不少,10幅大型裸眼3D摄影作品令参观者驻足。“裸眼3D摄影作品就好像在照片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北京语言大学学生熊月娟语气中带着惊喜。
主办方为这次展览做了充分的准备。今年1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光明网启动了“全国主流媒体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航拍中国”大型系列摄影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组织航拍采访,征集了15000余幅作品,最终精选近300幅作品参加展览。
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表示:“联合主流媒体举办展览,就是要通过影像的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民族自豪感,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创新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