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春光皆是诗 ——长三角美术界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
来源:光明日报 | 2018年11月25日08:02
创造幸福的人(版画) 李以泰
乘风破浪吴淞口(油画) 李淜
晨(油画) 徐文华
支部建在楼上(油画) 李前
上海长高了(油画) 黄阿忠
书籍是知识的窗户(宣传画) 张安朴
高原丰庆图(中国画) 冯远
1978年的一天,油画家俞云阶来到作家巴金的家里,画下了《焕发青春——巴金像》。这是他第三次为巴金画像。当时,俞云阶从“右派”中平反,心情舒畅,他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巴金也被他在创作中重新焕发的青春所感染。画面中,巴金手持文稿,笑对观众。这一笑,是画家出于社会责任的特意安排,是他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所表现的时代的风貌。俞云阶用这样一幅满面笑容的巴金像去面对观众,留给后世,留给历史。
时隔四十年,这幅笑脸作为中华艺术宫的馆藏重新展出,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热切期望。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展项目,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风生水起逐浪高——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三角美术作品展”,精心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知名美术家在各个时期创作的120件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作品,生动展现时代画卷中的华彩篇章,此次展览也可视为长三角美术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次集体献礼。
报告春的消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声春雷,刘海粟、唐云、朱屺瞻、钱松喦、陆抑非、赖少其等一大批长三角艺术家重拾画笔,向全国人民报告春的消息。步入展厅,跟随画作,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在眼前渐次铺开,呈现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新面貌。
那是一个冰雪融化的初春,被动荡岁月压抑的求学热情终于迸发出来。画面中,一位青年女子倚靠在图书馆门口,略带焦急地看着手表,显然是早图书馆开门一步等候在门外。徐文华的油画《晨》选取了一个特别的场景,来反映那个特殊的年代——1978年。铁门或许也是一个时代落幕的隐喻,而青年女子鲜红的头巾如点睛之笔,提亮了整个画面的基调。这幅作品曾在1979年全国美展中获奖。
改革开放赋予了文化艺术新的时代特色,最显著的就是宣传画开始摆脱以往红、光、亮的形象。张安朴创作于1983年的《书籍是知识的窗户》,就是当年同类宣传画中构思独特的作品之一。在色彩斑斓的书籍(知识)海洋中,翻开的书本寓意知识的窗户为知识的追寻者而打开,青春少女明眸闪亮,对新知识充满企盼与渴望。
满目春光皆是诗。刘海粟画《香山红叶》,朱屺瞻作《春风至则甘雨降》,王个簃有《百龄献颂图》,赖少其写《岭南花似锦》……一笔笔带着内心喜悦,描绘壮丽河山、浩荡春风。沈行工的油画《小镇春深》,则以江南小镇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为素材,画风质朴,不乏灵动韵致,充满活泼泼的诗情。
捕捉奋进者的身姿
三位身着传统服饰的高原汉子,策马奔腾,豪气干云。画题虽为“丰庆图”,却并不具体描画丰庆场面,只以简洁硬朗的线条勾勒高原汉子的形象。这是冯远的水墨画《高原丰庆图》,画家对于“人”的关注一以贯之,富于象征意义和代表性的个体形象跃然纸上。
为了画《建设者》,画家全山石八赴新疆创作风情画。在他眼里,绘画不是照相,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通过绘画这种艺术语言把对生活的感受、社会的问题表达出来。没有心灵的感受,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激情。
这些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关注人、书写人。因为用心、用情,作品中没有浮华,摒弃肤浅,扎根大地,扎根生活,是真正立足当代的民族艺术。艺术家们用真诚的创作,与时代和人民同行。
2014年10月15日,走出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现场,艺术家们脑中还回响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殷殷嘱托: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总书记的话语,让上海文联主席、上海美协主席施大畏感慨万千。“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里,做真正的灵魂工程师,不能因为条件好了、地位高了、名声大了就忘乎所以。文艺的问题不是经济的问题,不是宣传平台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中。心中有太阳,自会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画家除了画一张好画,还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学习,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故事。”施大畏说。
为人民创作,为时代而歌。艺术家们行动起来,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看到的万千景象谱入画卷。浦江两岸沿线45公里贯通的风景、不一般的城市公园、亚信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质子重离子医院建成、国产大飞机成功试飞、“一颗核桃”里的精准扶贫、新航母编队大洋巡逻……艺术家们精准捕捉时代进程中的闪光点,捕捉时序轮替中奋进者的身姿、改革者的步伐。从浦东开发开放平地起高楼,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艺术家们以画证史,用视觉的语言,描绘一项项改革破冰、发展前行的历程。
在这里,艺术不再是小圈子、小情趣,而是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这些时代风采的记录者,以敞开的胸襟抒写新时代的动人画面,气象逾大,境界逾高。
丰富多元的艺术探索
在国画家张培成二十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一份份老报纸、杂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之初,那些大量介绍西方艺术的报纸杂志填满他的青涩年代。一本《美术译丛》上,刊登着《马蒂斯论艺术》节选,那是张培成第一次看到西方画家亨利·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他和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如饥似渴地读着,被陌生的句子感动着。这些句子改变了张培成,也影响了当时的美术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可以说经历了西方社会两百年的历程。各种西方艺术流派、文艺理论涌入,为艺术发展带来巨大刺激,也满足了艺术家们学习创新的渴望。艺术家们放下门派之见,走出圈子文化,在交流中寻找不足,寻找方向,回望自己艺术之路的初心。张桂铭、余友涵、张雷平、潘公凯、卢辅圣、周长江、王向明、金田、杨剑平、蔡枫、丁乙等一批画家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在丰富多元的探索中,有人探讨水墨的形式,潘公凯的《疏雨过湖西图》用笔大胆精炼,洒脱的艺术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水墨艺术得以纵向深入与勾连;有人把传统哲学融入抽象的形式,周长江的《互补》系列源于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在他的作品中,阴阳关系表现为图形上的正形和负形关系;余友涵的《圆》系列中,不同的小色块通过一定秩序的排布组成一个圆,形成一种单纯的审美乐趣,掺杂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概念。丁乙的《十示》则来自印刷业术语,形成纯抽象的视觉效果。也有人用抽象关注社会现实,蔡枫和沈立功合作的版画《古树祭—天目山古树被非法盗伐纪实》截取一棵古树的横截面,一圈圈年轮向人们讲述了非法盗伐的罪恶行径,诉说了一棵古树的悲哀,呼吁国人保护植物。精彩卓异的实验艺术,成为时代画卷中引人注目的一笔。
许江的“葵园”系列是其艺术语言的标志性符号,既是乡愁的寄托,又是大地欣欣然的载体。油画《晚风为谁而追》中,一片凋零萧瑟,是深沉如日暮大地的基调。葵花的枝干却依然整齐挺立,随着巨幅的尺寸,绵延成历经艰辛后的悲壮感与崇高感。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要随时代发展而创新,也要表现出对于时代生活的真实感受。四十年风生水起,四十年笔墨激扬,反映社会当下的变迁和人民渴望,始终是文艺创作的主流。十八大以来,文艺创作更加关注时代、关注人民。讲好中国故事,成为艺术家在新时代的理想与责任。
将长三角绘入一幅画
在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看来,四十载惊涛拍岸,长三角间的交流共进,互相关照,互相借鉴,是缔造新时期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美术繁荣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也是策划此次展览的基础。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主办。
李磊介绍,长三角地域相连,文化同根,把长三角绘入一幅画,是历史的一脉相承。从六朝开始,长三角城市就处于政治、经济的中心或枢纽,能够集聚大量的文化资源。文雅精致、开放灵动、不激不随、外柔内刚、宽容大气的江南文化特质,赋予了这幅画卷独特的神韵和美感。
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质,则使得上海在近代开埠后,用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发展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码头。各地画界名家云集沪上,赵之谦、朱熊、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这些画家或出于主动选择在上海谋生,或被动迁徙移居上海,籍贯或是浙江,或是江苏,或是安徽,他们延续了各地的艺术传统,并互为影响融合。
可以说,上海文化的形成和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依靠长三角力量的汇聚。学者认为,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仅仅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文化形态。“海派文化”是长三角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是“江南文化”的一次新生。
这一次,伴随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华艺术宫等上海国有美术机构以及苏浙皖三地美术馆等其他艺术机构纷纷打开馆门,拿出自己的精品馆藏,共享艺术资源,让更多藏品惠及百姓。江苏的新金陵画派、水印木刻画派,浙江的中国画、水彩画代表作来到上海的中华艺术宫,与海派绘画交相辉映,彼此交流,共同寻根溯源。
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说,从长三角美术作品展到举办江苏文化周,从长三角文化主旨论坛到宣告长三角省级美术馆联盟成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进行时状态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助力这一地区文艺创作跃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不会停歇,艺术创新奔流不止。这一幅浸润着历史温度和时代光辉的长卷,既是对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颂扬,也是坚定文化自信,走向美好未来的启航。这一首动人的艺术交响曲,最能滋养人的心灵,给予人们前行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