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党的九十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冉昊 2018年12月07日08:45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中共党史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下简称《九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发展的权威读物。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各个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给予权威而详实、精确而细致地阐释,还在于它以更宏大而开阔的历史视野来回顾改革开放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闭幕,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各项发展。
改革开放与党的九十年
关于改革开放的书,多是就其中某一方面的重大变革及其影响进行介绍,或是对改革开放本身的过程进行历史回顾,这样的叙述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容易因“身在此山中”而无法识得改革的“庐山真面目”。显而易见,只看改革开放,就容易陷入少年王阳明所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的局限,仿佛只有改革开放改变了党的历史。而在党的90年历史的格局下审视改革开放,眼界豁然一变,于是“还见山小月更阔”——改革开放的成就无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得以实现的。这正是《九十年》最大的特点。
单就本书而言,它把中国共产党的90年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阶段,这就预设了一个基本逻辑,即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离不开另外两个阶段的发展积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当代中国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就丧失了根本依据和发展可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出现了失误,包括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错误以及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一再急于求成,违背了国情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左”的指导思想和僵化的体制使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付出了过高的代价,拉大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然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这些教训恰恰从反面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上的共识,把改革开放的阻力减到了最低。离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改革开放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推进。
“思想启蒙”与对外交往成就
一般人对改革开放的关注起点往往从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后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发表开始,而《九十年》告诉我们,早在1977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时,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教育科学工作,并着手扭转在此之前多年来党对知识分子的偏“左”政策,“一大批被长期禁锢的电影、戏剧及其他中外优秀文艺作品得到解放……各种文艺创作逐步活跃起来”,高考制度也在1977年底到1978年初逐步得到恢复。可以说,邓小平的这一系列举措不啻一场新的“思想启蒙”,为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奠定了基础。
对于改革开放的成就,人们往往集中关注经济建设领域,而《九十年》告诉我们,除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绩,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在党的建设领域、政治发展领域和对外交往领域等都不断取得新成绩。以对外交往为例,一方面是我们自主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使之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之后进一步扩展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到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进一步开放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再到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处理外交关系能力的不断圆熟,从改革开放前后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东西南北”的和平发展策略,到“苏东巨变”之后“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应对方针,再到新世纪以“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为总体布局的和谐世界的建设,改革开放不断夯实了我们对外交往的底气、提升了对外交往的能力。
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未来
今天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不仅是回忆历史,更要展望未来。《九十年》把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改革开放的历程纳入一脉,这在关于改革开放的大量书籍中是不多见的。
我们明确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使命。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升,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得到增强。中国已实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制定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正朝着第三步目标即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我们肩负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担当。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40年伟大实践,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进程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开放的历史担当,要求我们必须自强不息、自我革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