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拨亮大地上的灯盏 《大地上的灯盏——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2018》序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秀娟  2019年02月26日11:44

 

编选这样一本作品集,对我们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是第一次,想说的话难免就多了一些。

2018年上半年,中国作家网进行了全新改版,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投稿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此之前,我们经过了反复论证,焦点问题是如何实现新旧系统的无缝衔接,让已注册用户继续使用。但是征询多家技术公司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要实现我们改版的目标,要实现网站的长远发展,必须让投稿作者重新注册。我们有担心,也有愧疚。甚至,已经做好了用户大量流失的心理准备,起码短时间内是这样。没想到,新版投稿系统上线后,注册人数和稿量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也因此更加确信,我们所做的,正是很多写作者所需要和期盼的。

投稿者的热情感染了我们。这是一份不能辜负、需要鼓励的赤诚的文学之心。网站投入了更多、更强的编辑力量到投稿平台,尽可能地淘选出优秀的文字、有潜力的新人。投稿量巨大,质量参差不齐,偶尔会让编辑感到沮丧和审美疲劳,但是,从陌生写作者身上辨识才华的惊喜更让人雀跃。每有好作品出现,编辑们首先感到欢欣和鼓舞,好像在冬天还未退尽的大地上拂开枯草发现春芽,让人有种隐隐的甜蜜——你看,它在。编辑和作者之间退回到一种特别简单而纯粹的关系。我们彼此陌生,却又心意相通。

我们的作者,真正是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他们对于写作朴素而赤诚的热爱,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思考。我们感受到一种也许被忽视了的文学现场,人数众多,充满活力。尽管这其中还难以产生令人瞩目的经典之作,但是它们的价值却不应该被忽略。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貌的,从来也不只是卓越超拔但稀缺的经典之作,而应该是一种生态体系,有培育它的时代土壤,有承接它、传递它的众多写作者、阅读者,共同推动杰作的诞生。在大量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作品中,或许都隐隐闪烁着一点点经典的光亮。他们被照亮,同时也把自己生命经验和创作的热力,添加到世代相传的文学薪火中,哪怕仅仅成为保存文学火种的灰烬。这些写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或许永远都不能成为金字塔尖,但他们构成了坚实的塔基。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文学、对写作者的评判和研究,多是在注视塔尖上才华灼灼的明珠,但“时代文学”并非仅仅是时代的经典文学,我更愿意将它视作结构复杂的文学生态和丰富多样的文学生活,每一个写作和阅读的人,都是其中微小、但不可或缺的存在。

甚至,我会想,假如放到更加宏阔、久远的历史中,每一个写作者,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学传人。我们庞大而深厚的文学传统,在浩瀚而绵延的写作中被理解、继承、传递,或许只是其中的星星点点,或许只是心向往之而并不能至,但是只要有人、有足够多的人,去亲近文字、坚持书写,我们民族强大的文学基因就不会断裂。能够抵抗时间的,也许从来不仅是质量,还有数量。很多文明形态、艺术形式、少数民族古老文学,之所以不能流传,自然有历史的规律,但是作品或者创作者数量的稀少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假如能够留下更多作品,哪怕并非一流的作品,对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和民族,也是弥足珍贵的。而今天,我们恰恰幸运地拥有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写作群体,当写作者们在反复练习、琢磨怎么用词怎么谋篇的时候,正是我们的文学、我们的文字在时间之河中的静静流淌、汇集。

关注、鼓励普通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是我们编选作品集的初衷所在。选集收录的作品,以散文和诗歌居多,且多是乡土题材,乡愁浓郁。也曾想过,这样一来,集子的题材和作品风格是否太过单一雷同?但最终,我们决定尊重这种文学事实。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们、如此多的作品都在抒发同一个主题,都在表达同一种情感?难道仅仅是写作的惯性、惰性?难道仅仅是眼界不够开阔?是否也是转型中的社会必然?这些作者大多是业余从事写作,写作之于他们,是一种最自然的记录和抒情。如此大量、反复的“个人”书写,其实也构成了某一个角度的“时代”书写;恰恰是在这种自发的、普遍的写作中,我们才能认识和理解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什么才是时代的普遍情绪,什么才是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在这些贴近大地的写作中,家什物件,吃喝用度,草木虫鱼,春播秋种,大地上那些平凡、质朴的事物得以精细记录,一个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生活被深情描绘。因为普通,所以普遍。从这些文字里,我们一下子就辨认出这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父辈、我们的民族所特有的表情。他们用文字记录大地上的一切,也用文字照亮大地上的一切。

蒸馒头,炸丸子,杀猪分肉写春联,磕头拜年送火神……虽然关于过年的书写已经浩如烟海,但“我是小民”的《年趣散记》里热气腾腾的生活,从不懈怠的生活热情,简白而灵动的文字,仍然能唤起我们心底柔软的温情。所以会有诗人写道,“我要重新返回。重新热爱旧的事物”(周志权《陇中物语》)。“我们在乡野跑来跑去,像黑色的火焰”(程志强《诗二首》),多么新鲜、富有冲击力的意象,这黑色的火焰不仅仅是少年外形的剪影,更带着少年特有的孤独、叛逆与压抑的热力。

虽然也是写山野民间,夏梓言的《在光阴的渡口看大野萧萧》却另有一番情味。“这么一说,我就极其渴望有一卷陟离纸,不书一字,只看着也欢喜啊。让花草的影子筛落在淡青的纸上,极淡的香味儿倏然飘忽而来。若是纸上落了一瓣花,那胭脂的颜色被衬得愈发清艳了,多么好,多么好。”明明写草药诸性,却又带着古典的精致与禅意,草木驿站,柔和明净。

墨未浓的《马语》是一种很新鲜的表达方式,虽然略显刻意,但它对语言与形式边界的探索值得鼓励。还有写小说的郑磊,并不为人所知,但是颇有水准。她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我曾在多年前偶然读过一篇,至今不忘,几乎一下子就能确认这是同一个作者。她的作品细腻而凌厉,有着很强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叙述节制,在平静中隐含着爆发力。

当然,问题同样存在。比如,语言总体上拖沓,不够凝练、精准和新鲜;文章结构不结实,叙事缺乏节奏感;对人、对情感的内在挖掘不够,等等。而最遗憾的是大多数写作者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朴素的文字写出民间生活的丰沛以及大地深处的呼吸,也极少有作者做一些基本的民间文学的挖掘与整理,反而过度追求一种“文艺腔”,也就容易陷入陈词滥调的窠臼。我们特别期待,写作者能精雕细琢,不因是网络投稿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因网站的容量优势而失去对作品的淬炼。

编选这本文集也是对中国网络文学20周年的一份纪念。今天,“网络文学”所特指的,已经是网络小说,而网络小说所指的,几乎只是商业文学网站上如火如荼的类型小说。网络小说这20年来的成绩让人惊叹,但不可否认的是,最初的网络文学的形态也许更加驳杂、丰富,在芜杂中包含着旺盛的活力和多样的可能性。从论坛到博客,再到专业文学网站,到微信公众号,可以说,文学,以及普通而数量众多的写作者,深度参与甚至推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像很多人以为的是被动的承受者。广大网民在互联网上不断开拓新的文学空间,催生新的文学形态。可惜的是,严肃文学的网络平台近年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甚至在萎缩,很多散文、诗歌、中短篇小说的写作者反倒不如早期活跃,也难以形成共同的文学场域。这也是中国作家网在历次改版中,无论如何都不曾舍弃原创投稿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团结和服务更多文学爱好者,营造一方纯粹的文学空间,发现、培育新生文学力量,是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我们所做的,也许是一种逆流而上的努力,但我们始终坚信它的价值和前途所在。

因为时间和体量的限制,入选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作品,难免有遗珠之憾,我们会在今后的选集中尽量去弥补。在此,也向中国作家网的所有作者道一声感谢,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也期待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努力,用真诚的态度、精进的艺术,共同营造好我们这方文学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