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是稻田也是舞台,是农舍也是书屋 去犁桥赴一场艺术之约

来源:人民日报 |  康岩  2019年03月19日07:48

犁桥村民居外墙上的彩绘。 资料图片

开栏的话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资源的唤醒。探索的例子不断涌现:安徽铜陵用艺术改变乡村、云南寻找古镇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的平衡点、河南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今起,本版推出“解码·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报道,展现乡亲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图景,追寻这股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顺着一条宽阔的乡间水泥路,掠过成荫的树丛,车行不到5分钟,安徽省铜陵市西联镇犁桥村便宛然浮现。开春的江南,是一曲翠绿和金黄的交响。放眼望,窄窄的田垄旁,油菜花们成片长出,像一团团黄灿灿的火焰。阡陌纵横间,春草绿树也都齐刷刷冒头,把村子装点得绿油油。

突然,远处几桩大红大绿、托腮凝思的大头人像雕塑在眼前显现,仿佛是外来客,默不作声地伫立在村头。村党支部副书记钟昆仑说:“如今的犁桥,除了黄和绿,还有五彩缤纷的艺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

雕塑、彩绘,通过巧思融入乡村

钟昆仑指的是去年11月由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大地田原艺术季”活动。持续至今,艺术季囊括了美食、装置、雕塑、彩绘涂鸦、音乐、诗歌等,依循铜陵这座江滨城市的山水和犁桥村江南水乡的氛围,借助近百位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们的巧思,打造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样板。

艺术季大幕由一场秋季稻田宴拉开。“饭桌就设在稻田里,游客和村民围坐着,身旁是金灿灿的谷堆。稻子现场收割,脱粒成米,蒸饭器蒸熟立马上桌。蔬菜是村民自家种的,黄鳝、江鱼、河虾等河鲜应有尽有,还有特色的江南风物像芡实、莲藕等。坐在空旷的稻田里,吃着自家产的食材,那叫一个舒坦。”土生土长的犁桥人钟昆仑说。

伴随稻田宴的还有文化演出。“稻田与大地就是舞台,舞蹈家跳舞、诗人朗诵、音乐家演奏、民间艺人唱大鼓书都在田里。蓝天白云和金黄稻浪创造了最打动人心的演出。”艺术季策展人、重庆原美术馆馆长梁克刚说。

宴毕,艺术家紧锣密鼓开始工作。创作分两类,一是梁克刚固定团队里的8人,吃住在村里,作品也永久留下。第二类是把其他创作者的作品做成临展,随展随撤。在梁克刚眼里,犁桥就是一个天然的艺术馆。村里少有人走的过道、闲置的空地农房、废弃的墙面都是展区,把雕塑、装置、彩绘等统统打包装进去。

在建的“水上美术馆”是其中的得意之作。犁桥村中心有一片水域宽阔的内湖。来犁桥考察后,梁克刚望着风平浪静的湖面静静发呆,不多久就萌生了在湖心建迷你美术馆的想法:“馆体是一个非规则建筑,好比一张纸折叠几次、再拉抻后的几何造型。游客需要预约再划船上去,一船10人。整个馆外平台50平方米,展厅就设5平方米,放一件大咖的画作或是装置作品,定时更换,每次容纳一到两个人进去参观。”

村里还将空闲的农房改造成先锋戏剧演出场、实验舞蹈房、稻荷书屋、彩绘图画教学室等实用性场馆,邀请外地艺术家来演出和举办活动,同时也能长期惠及本地艺术人才,构建起村里村外互动的文教业态。

艺术氛围吸引人, 特色民宿留住人

在梁克刚看来,移动互联时代的文化传播,需要足够的吸引力:“现在好多城里人愿意长途跋涉去一个遥远僻静的乡村,看看与钢筋水泥森林不一样的东西。人来了,自发打卡拍照发朋友圈。这种规模化的口碑式传播,并不是传统广告式的硬性轰炸,效果更好,影响更远。”

实际上,犁桥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打广告。“市财政下拨了一笔专项资金,总价600万,乡村艺术改造经费、作品建材、策展费等,都包括在内。”铜陵市文化与旅游局局长徐常宁说。

在徐常宁看来,政府是平台的搭建者和先期的引导者,艺术家是主创,村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如果政府先期不做出示范效应,就没法激发村民后期的积极性。但光靠政府投入,项目就容易变成无源之水。艺术吸引了游客来,吃些农家饭菜,还远不够。要想办法把游客留下来,刺激他们购买特色农副产品和当地文创的欲望,才能有长远的经济效益。”

面对如今的旅游消费热,传统的钓鱼采摘和田园农家乐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人品位和需求的升级。于是,乡村精品民宿成为徐常宁和梁克刚考虑的有效抓手。

据徐常宁介绍,铜陵从2017年就已在几个定点乡村改造了一些民房,搞起了民宿。但数量较少,一户两到三个床位,全市总共就600张,品相也比较传统,自家屋子简单收拾,腾出来摆张床和沙发。“这两年是几何级增长,如今床位增至3000张。尤其犁桥的三家,已初具规模。”徐常宁说。

房子是向老乡租的,主要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砖房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泥屋。装修和设计费用由财政承担,后期再安排专人管理。设计师在保留老房子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从内部空间分隔、家具配置、床品选择、屋内装饰着手,设计出文艺的调性。“有了民宿加持,村子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现代艺术的综合体、文艺生活的全链条。游客来了在这里逛拍吃住,可以消磨很长时间,通过注入外来消费解决村民营收问题。”梁克刚说。

徐常宁认为,改造民宿对普通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政府先期注入资金做出两三个样板来必不可少。但等市场成熟了政府还是得慢慢退出,交给市场运作。“一旦后期游客多了,村民自己和一些社会资本开民宿的热情就高了,那时候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也就愿意回到乡村,开饭店、卖高附加值农副产品、经营民宿……创业挣钱,还能享受天伦之乐。”徐常宁说。

规模复制让艺术乡村连成片

犁桥是圩区,洪水期水高地低,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村里流传一句老话:十年倒有九年荒。近年来,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艺术季落地犁桥的根本原因。

据钟昆仑回忆,以前进村都是泥路,下雨浑身泥,晴天一身灰。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道路绿化全部到位。还配备了定期的保洁员,分类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和清运车也一应俱全。污水有两套微循环处理系统,不出村生活污水就能集中处理。饮用水接进了城市管网,变压器的容量也增加了,大功率电器也不怕带不动了。”

“犁桥村决不能只有一个。”徐常宁的话说得掷地有声。

铜陵的文旅资源,用徐常宁的话叫点多、线长、面广,但没有大的拳头产品。据他介绍,铜陵所有的旅游题材貌似都有,自然山水、休闲、健康养老等,但就是没有能成为全国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的产品。“艺术季不能只做一期。多年积累后把铜陵的艺术乡村串成线连成片,吸引更多艺术家参与,招揽更多游客,最终形成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亮丽局面。”

梁克刚分析,铜陵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禀赋都不太出众,所以现在靠金点子“无中生有”,努力营造出一个艺术改变乡村的大IP。加上高铁过境带来的交通便利,辐射周边的长三角都市圈,让人以后提起艺术乡村就能想到铜陵。

50多岁的钟新林是老犁桥人,以前在城里做木匠。因为手艺好,收入一年也有个七八万。经过劝说回村,他接受了民宿改造的拨款,把自己两间临湖的空房改造成民宿,隔出一间披厦做厨房。从顶棚、背景墙到玄关和木制家具,整个流程自己动手。还请了艺术家借鉴传统徽派民居风格,设计雕花的木门和隔窗,增加古典韵味。

“开业当天饭桌和床位爆满,陆续也有本地和周边地市的游客来。半年不到收入就有七八万,家门口挣到钱,用不着跑城里做工了。”钟新林说。在村委会的鼓励下,老钟外嫁他乡的两个女儿,最近也有意愿回犁桥,帮父亲打理生意。

走南闯北多年的梁克刚,在各地接手了不少文旅项目,“以前更多在画廊和美术馆里做专业展览,后来发现那个象牙塔跟中国的土地和人们很隔膜。现在,用艺术创意把一个乡村变得美丽和时尚,村民还能切实获益,这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