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河北文学创作七年巡礼:砥砺奋发 踏歌前行

来源:文艺报 | 享耳  2019年05月17日08:42

河北作协六次作代会以来的七年中,全省文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围绕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大局,聚焦河北“三大文化”(以燕赵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和以塞罕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全省文学创作成果丰硕、精品频现,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批评等传统文学门类稳中有进,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文学精品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小说:现实主义的持守与新变

现实主义是河北文学的重要传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民是河北小说家们自觉的艺术追求。近七年的小说写作中,河北的小说家们也在继承传统中有所突破。

关注农村、关注农民,是这一现实主义大合唱中的第一声部。在这一声部中,关仁山无疑是一位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扎根农村,贴近生活,敏锐观察并洞见当代巨变的作家。他的乡土小说最早关注到农村的土地流转、贫富分化及农民的思想解放、精神困境等,涉及中国乡村问题的方方面面,他的长篇小说《日头》正是这样一部充满创作雄心的中国农民生活史和精神史。2017年,关仁山又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金谷银山》,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范少山这一新时代“梁生宝”形象。他带领乡亲们精准脱贫,共同富裕,并深刻思考了家园重建的重大时代命题,使其不仅成为关仁山的转型之作,而且也是新时期文学向新时代文学转型的标本之一。李延青在小说集《人事》中虚构了“鲤鱼川”这个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缩影,在其中卑微的人与他们琐细的事悄无声息又庄严隆重地上场演绎,在作者的中国乡村经验中安静有序走过。《人事》“写的是旧时代,生发的是新意蕴”,篇幅大都不长,但余味悠远,深刻映射了中国农村在时代大潮变换中的起伏与波澜,在这些真实简单的如同“素描画”的小说之上,作者将他对中国人精神故土的观照和对乡土中国百年兴衰的思考勾勒或留白。何玉茹的长篇小说《前街后街》从女性成长的视角关注乡土的前世与今生,笔调从容,节奏舒缓,表现出卓越的叙述能力。康志刚的长篇小说《天天都有大太阳》是一部反映中国当代农村民主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小说,朴素踏实的写作风格颇有贾大山遗风。贾兴安的长篇小说《庄园秘史》记录了中国乡绅阶层在时代变幻中的中兴和没落,以及中国乡土传统秩序的逐渐瓦解和轰然崩塌。何申的短篇小说《钱大画家》回顾了朋友老钱曲折离奇的情感经历,其生命路径暗中与时代的波诡云谲遥相呼应。另外,唐慧琴的《牵牛花》、刘素娥的《白妮》和徐广慧的《运河往事》,也有不俗的表现。

七年来,一大批反映抗战或以抗战为背景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现象表现出河北作家对文学史上同类题材的继承,同时也是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对此前同类作品的一种反思和超越。谈歌的长篇小说《大舞台》展现了抗战斗争尤其是地下斗争的复杂与残酷。老作家在细节处理和分寸把握上的干练与老到显得恰到好处。申跃中、张晓鑫创作了长篇小说《中和人家》,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和纲常体系崩塌与再造的故事,呈现了作者对于“救亡”和“启蒙”辩证关系的深邃思考。胡学文的长篇小说《血梅花》将家事、情事与国事结合在一起,在通俗好读之中寄寓着对历史记忆的严肃思考和回应。刘建东的长篇小说《一座塔》是一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集中展示战争巨大阴影下时代人心的绝望、愤懑以及失落扭曲的作品。陈冲的中篇小说《紫花翎》站在人文主义角度揭示了特殊年代革命队伍中个性与共性、个人与集体之间难以避免的矛盾冲突。刘荣书的长篇小说《党小组》展现的是白色恐怖之下地下党组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中共党员的忠诚与信仰。何玉茹的长篇小说《葵花》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被战争放大的人性矛盾与困境。曹明霞的长篇小说《日落呼兰》以日据伪满时期十四年的历史为创作背景,着力点明了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在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给本国平民带来的巨大伤害这一历史现实。李延青的《旧事二题》和刘荣书的《还乡记》是两篇站位向下的战争题材小说。小说着重表现的是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体现出很好的超越意识。

将先锋文学的精神融入现实主义的创作之中,从而使现实主义更加开放和丰满也是这七年河北小说创作的一个可喜现象。胡学文近几年集中精力写了一系列乡村题材小说,其中有站在城乡边缘地带、窥视人性变化的《苦水淖》《双行道》,有站在破败乡村、反映农村鳏寡孤独异化生活的《半坝》,还有审视中国农民精神困境、内容荒诞的《奔跑的月光》《风止步》,更有勘探人生世相的长篇小说《红月亮》。“荒原”作为胡学文乡村题材小说的重要意象从中贯穿到底,文明的荒原、道德的荒原共同构成了胡氏乡村话语体系的基础。刘建东的“工厂系列”小说《阅读与欣赏》《卡斯特罗》《完美的焊缝》《黑眼睛》,体现了作者对“师徒”关系的思考与观照,借工厂这一平台,写出了复杂立体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知识分子系列”《丹麦奶糖》《声音的集市》中,刘建东把目光集中在知识分子当下存在状态中,深入剖析了知识分子在当下的精神矮化与幻灭,具有强烈的现实反思意识。李浩是一个“顽固的先锋精神坚守者”。他对“父亲”这个主题的狂热与敬畏源自于对现代性身世的审视、对已经以及终将成为历史的“当下”的怀疑,这点在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他的这种思考在中篇小说《封在石头里的梦》中用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自我回应,并用更为巨大的隐喻展现并保存了下来。然而,即便如此,李浩在骨子里仍然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批判意识。张楚的小说关注的是复杂人际关系中个体的境遇和生存姿态。他的小说《良宵》《野象小姐》《在云落》《风中事》都在关切市井小人物的挣扎或溺毙,张楚习惯在不动声色的讲述中融入其中并“被这世俗的庸常生活感动”,他在叙事中的温存和冷漠恰成正比,他的腔调越是恳切真诚,我们就越会被他所展现的现实刺痛或感动。

另外,张玉清、海莲、王秀云、梅驿、夜子、常聪慧、孟昭旺、张敦、清寒、虽然、徐广慧、杨守知、单杰、叶勐、唐棣、贾若萱、闵芝萍等中青年作家也都加入了对现实主义丰富和超越的行列中,构成河北小说奔向未来的生力军。

诗歌:多样化追求与本真性开拓

河北是诗歌创作的大省,一方面是诗人队伍老中青层次分明,梯队完整;另一方面是优秀作品的创造力形态多元、层出不穷。仅以中青年诗人为例,好作品、好诗集数不胜数。

《生活记》是郁葱的近作,是他对人生的一种重新排列和对日常生活的归纳,语境沉静、意象深远、诗意浓郁。他所讲述的“经验”,有他生命里刻骨铭心的坚持,更有他精神世界里时刻存在的对诗歌的信仰。大解的诗集《个人史》里呈现的是当下的现场、辽远的历史和深沉的思想。他在诗中把自己延伸进燕山、太行山脉,作品里每个事件都是他个人的“经历”。读大解的诗就像在听智者讲授一般,时而告诉我们要好好生活在今天,时而又端坐大堂传授神性的寓言。刘向东的《沉默集》把故乡当做存在、土地和生命的根基本身。他善于借助诗性直觉发挥个人化历史想象力,从“死亡”这一终极方向来看待事物,赋予他笔下的生灵以枯荣有待的循环之中。他的诗风中别有一种让人感动的深远和忧郁,以及饱含哲理的简约和深邃。简明的诗集《手工》显示出他在写作中呈现的巨大能量,是超越生命本身的激情和创造,是一种辽阔的经验感悟,是无法遏制的气场迸发。这些源动的、本能的生命能量或许在深层蕴藏,或许在较量中沉沦,或许在下一场决斗中迸发。韩文戈的诗集《万物生》采用了“在万变中保持不变”的写作方式,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沉思还有唤醒本能的特质,是坚守“诗歌要用生命去抒写”理念的成功尝试。李南在诗集《时间松开了手》的文本里映射的信念,是用大量的生存经验换来的。她的文字则是沉到情感底层的白描。她的诗歌在写作技法上力道“平缓”,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家庭主妇在说话”,平实的语调中深潜着内在的抒情性。白庆国的诗集《微甜》重新激活了当代乡村那些沉默不语的事物以及具有足够的召唤和象征意义的场景,并唤醒读者的精神味觉。东篱的诗集《唐山记》有他的精神衷诉、也有他生命经验的转化过程。读这些诗,带来的是温暖的感受和真诚的态度,对生存的挑战、对故土的依恋,在他的字里行间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激活读者心底的敏感地带。殷长青的诗集《岁月帖》是生活现场的第一手记录,时光、生命在他的作品中呈现的是温暖的月光,诗歌里的“现场”是伴随在生命里的爱恨,他一直在追问、在思考,他的写作就像是对生命现场的探究。《分身术》是北野用不同的身份来映照真实自我的情感表达。“燕赵风骨”弥漫在诗句中,诗人试图用侠客的豪迈来唤醒涣散的精神,并且在混乱中追求一种自我沉静的品格。青小衣的诗集《像雪一样活着》之中,多为生命命题,或由生命延展的情感,表达了对万事万物不留余地的热爱。孟醒石的诗集《诗无极》源于生活,但并不胶滞于日常生活,既有对故乡刻骨的反观,又有对个人成长噬心的感受,善于呈现诗人灵魂的纹理。胡茗茗的组诗《十二夜》犹如“分娩”时经历的隐隐阵痛,犹如爆破音,不可抗拒,不会减退,抒写由单纯的情感输出转向多元的精神剖析。李寒的组诗《人生况味》以细腻多变的写作笔法,通过跳跃的节奏、缤纷的意象来解答人生的种种迷惑。唐小米的组诗《小酒馆》把日常生活升华到精神空间去展开,现实与精神的冲突,以及对生活、现实的五味杂陈,让这些文字有了不同一般的元素。艾寇的组诗《臭弹》书写革命记忆,从生活的具体到诗的具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除以上诸位,河北还有陈德胜、宋峻梁、见君、张非、王雪莹、天岚、林子懿、幽燕、刘福君、王琦、雨倾城、郑茂明、施施然、贾永、宁延达、苏小青、阿平、李洁夫、自明、李磊、吉葡乐、代红杰、田耘、高梁、辛泊平等300多人的青年骨干诗人队伍,各自以各自的方式加入传统,各自以各自的口吻表达,或自备一格,或自成一体。

散文:真情、哲思与文化

写真情实感是散文创作的基本法则。从生活现场撷取动人场景,或者在沉潜的记忆中打捞吉光片羽,将亲情、友情带给自己的温暖、爱和感动忠实记录下来,可谓是散文书写的常态。五年来,河北散文涌现了不少这样的篇章。铁扬的散文集《母亲的大碗》有对人生经历的回忆,也有对艺术的理解,更饱含着对亲情、友情的温暖回味与怀念,是人生“现场”的书写。铁扬深厚的造型艺术功底似乎直接影响到了文学表达,语言朴素简约,画面感强烈。尧山壁的散文集《流失的岁月》将历史变成“财富”,记忆在回忆与叙述中被复活。由于传主是作者所熟悉的身边人,因此得以被观察到文人个性与时代同一律之间尖锐的矛盾。作家有化凝重为轻盈的能力,所以当年的荒唐已经幻化为作品中的幽默轻松。张峻的散文集《湖色桨声》在回忆的同时更多地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景观。同样书写真情实感,苗莉的散文《亲情的盛宴》写自己成长中的小事,透过生活的细节体会亲情。其他如魏平的散文集《时光里的珍珠》来自生活的真实让文字发散出结实的美感;郁葱的《阔达真情刘小放》则以饱满的感情突出人物的性情,写得有情有义;庞永力《村子的边疆》写与乡情、亲情的血脉之亲,宁静豁达的笔意下有一种隐忍的热烈;刘云芳的《变形的血脉》写父亲住院期间“我”的所见和所感,父亲的命运与腿上变形的血管产生某种意象上的对应,作者探查到了繁芜日常里生命的本真状态。

从生活的记叙中生发出浩渺的哲思也是近年来散文写作的一大趋向。刘萌萌的散文集《她日月》就像一部默片,一幕幕无言地回放着上世纪80年代的生活,但绝不是客观实录,呈现的是作者以极其细腻的文字回味青春期的爱情幻象和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文字中的哲思令人回味。刘世芬的《寻访一位“七十岁少年”》讲述了台湾作家隐地的生活,作者寻访的是人与文学的情感与情怀。桑麻的散文集《邯郸道》注重对生活中日常细节和特殊命运的理解、书写和观照,通过对一些小人物的命运遭际、日常生活和俗世常态的细腻敏锐的描写,给人心灵以浸染、触动和启迪,力透纸背。张秀超的散文集《等一等日子》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书写对生活独到的发现和思考,无论是写人还是描绘山川风物、书写人文历史,作者都能够在常态化的生活现场提炼出哲理化的意义,作品格局开阔,气象浑厚。宁雨的《城深街细细》对普通人的生活做共时性的切片式观察,叙述中又隐含着作者的批判视角。

开拓散文的表现疆土,追踪文化之根,梳理文化脉络,以期寻找或者建构个体的精神原乡,是河北散文的又一趋向。梅洁的散文集《穿越历史的文明》中,作者的脚步漫溯至保存着人类文化密码的历史遗迹中,以极具个人化的笔触,抒发对中华文明的深情与慨叹。张华北的散文集《九秋》远离尘嚣,笔触始终在草木、飞鸟、游鱼等各类生灵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共同组成的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上,作品清新、舒缓,意境悠然。清河鱼《乡村》写乡村之变已使传统农耕文化日渐衰亡,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的说书、唱戏、杂技等民间文化无处可见。作者立意在当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乡村伦理道德的敬重与悲悯,白描式的写法带来真实的力量。何申的《“公社”记忆》用幽默的语调化解了历史的庄严,轻松的背后是无言的沉重。刘亚荣《远去的老调》以地方戏为背景写人的情感,温情回忆了昔日的场景和人情世相。崔东汇的《乡间词》用拙朴的方式记录乡村的变迁,显露出了进退失据的迷茫。

报告文学:弘扬主旋律与释放正能量

七年来,河北报告文学创作一方面秉持“服务中心大局、讲好河北故事”的大方向,牢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责任和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及时、生动地报告河北故事和河北人物,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一方面注重人才扶持和精品培育,老中青梯次三代接力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创作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传得开、有影响的作品,形成了引发全国关注的“河北报告文学现象”,成为中国文学界公认的报告文学创作高地。

不忘初心,坚持为历史“画像”。李春雷的短篇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任职期间与作家贾大山交往的真情故事,2018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梅洁的短篇报告文学《为了润泽北方大地》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傅剑仁的长篇报告文学《上访》记录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形形色色的群众上访事件,深刻地折射出我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态和饱经沧桑的民主化进程。程雪莉的长篇报告文学《寻找平山团》追踪记述了一个由农家子弟组成的抗日部队保家卫国的伟大壮举,礼赞了非凡而普通的人民子弟兵,2017年获得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胡业昌、柏川、李建抓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全景式记述中共第一个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历史,真实描绘党领导人民争取独立自由,建设美好家园的辉煌画卷。周喜俊的长篇报告文学《沃野寻芳》首次披露了20世纪7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教师和学生在李村生活和创作的故事,再现了他们与自然、土地、百姓的血肉深情,弘扬了艺术家在艰苦磨砺中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创新精神。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李春雷、黄军峰、史克己、张梅英第一时间深入腹地,用站位现实、着眼历史的笔触完成了《魅力雄安》丛书,该丛书从美、壮、善三个视角,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维度、立体化地介绍雄安新区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风貌。2017年,李延青、康志刚、黄军峰的报告文学《常山有个贾大山》,真实、生动再现了河北已故作家贾大山一生扎根正定这片土地,倾情书写最底层劳动人民,以及他疾恶如仇、光明坦荡的人格魅力。

关注现实,坚持为时代书写。李春雷的长篇报告文学《根系大地》以细微的笔触记录了我省基层组织建设的辉煌历程。王立新的《明星书记》生动讲述了迁安市石梯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星带领村民32年开山造林,发展乡村旅游,使石梯子沟村成为远近闻名富裕村的感人故事。2013年底,党的十八大之后推出的第一个先进典型、我国首型航母舰载机“歼15”战斗机设计、建造统领者罗阳的先进事迹刚刚出现,李春雷便写出了短篇报告文学《我的中国梦》,引起强烈反响。2018年,冯小军、尧山壁合著的《绿色奇迹塞罕坝》忠实地还原了三代塞罕坝建设者的奋斗史,展现了共产党人团结一致、不畏艰险,“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2017年,李春雷第一时间完成了以“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廖俊波为典型的短篇报告文学《初心》。2015年,“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刚刚去世,李春雷、贾兴安、高玉昆、徐富敏便深入采访,先后创作出了《大山教授》《幸福播撒太行山》《永远的李保国》,塑造了真实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时代楷模李保国形象。雪小禅的长篇报告文学《裴艳玲传》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了“梨园国宝”裴艳玲辉煌而又坎坷的传奇人生,展现了裴艳玲的性格魅力与精神内涵。一合、薛景辰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脸》从国家审计的全新视角,揭示和解读了处在新的改革发展机遇期的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生态状况。一合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葫芦峪》讲述了河北省平山县葫芦峪脱贫致富的故事,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以期为时代社会的发展留下鲜活的注脚和理性的思考。尚未的《筑梦2020》聚焦精准扶贫,倾情书写了河北脱贫攻坚工作的艰辛历程,塑造了一批生动的基层扶贫干部形象。王立新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关注中国农村养老和留守儿童问题,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传递令人温暖的正能量。杨辉素的短篇报告文学《坚持》讲述了优秀人民警察吕建江的感人故事。王立新的长篇报告文学《多瑙河的春天》生动讲述了河钢集团成功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并扭亏为盈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前景。

与此同时,河北省高度重视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培育和扶持,通过完善选题立项、重点作品扶持、导师制、协调出版、宣传推介、专题研讨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为报告文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积极引导青年作家参与到大事件、大题材、大活动中来,先后组织数十名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完成了《追梦——秦皇岛开发区发展纪实》《最美家庭故事》等作品集,拓展视野,增长能力,一大批富有潜力的青年报告文学作家正逐渐成长起来。

文学批评助力河北文学起航

七年来河北文学批评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批评队伍不断壮大,批评实绩有目共睹。河北省作家协会实行特邀理论研究员制度,利用省内各级力量,加强文艺批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齐上阵,为繁荣河北的文学批评事业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一代批评家笔耕不辍。陈冲、封秋昌、杨立元等人依然活跃在批评评论的园地里,深入文学现场,针砭痼疾,奖掖后进,老当益壮。陈冲先生年近八旬,但批评的锐气不减,常常一针见血,咄咄逼人,不留情面。陈冲先生于2017年6月4日溘然长逝,是文坛和评坛的一大损失。封秋昌一直以来关注河北作家的成长,撰写了大量的省内外文学评论文章,成绩斐然。其批评风格,雅正温纯,颇有儒教风范。

中年批评家叱咤多姿。河北的中年批评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学养深厚,见解独到,是河北批评队伍的中坚力量。其中以陈超、王力平、田建民、郭宝亮、马云、司敬雪等为代表。陈超是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和理论家。从2012年到2014年10月他生命终止的两年多时间中,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了专著《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生成》,体现了他一如既往地对诗歌现场的关注,以及对当下诗歌写作的理论思考。他提出“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诗学理论主张,具有重大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王力平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也时刻在关注文学创作现场,关注着河北文学新人的健康成长,其拳拳之心可鉴。文章以其睿智的思辨力和灵动的感悟力,准确把握住每位作家的要害,往往三言两语,直捣黄龙,力击肯綮。郭宝亮强调文学批评的理论素养,但又特别注重对文本的细读感悟,注重理论内化,“盐水”关系,以内化后的灵动眼光观照感悟作品,穿透表象,直达腠理。七年来他立足河北,放眼全国,写下了不少引人注目的批评文字。田建民主要对现代文学史上早有定论的作家特别是鲁迅进行重读,善于爬梳资料,摸查线索、求证分析,提出异于旁人的新鲜观点。马云的批评既有理论的厚重缜密,亦有女性的细腻敏感,她的批评与研究角度独到,感悟新颖,颇有启发意义。司敬雪身在作协,他对河北作家的新生力量颇为关注,其发现与奖掖新荷的眼光还是别具一格的。

最为可喜的是,这些年来青年批评家茁壮成长,成为河北批评界的一股重要力量。有的已经相当成熟,头角峥嵘,渐誉评坛。比如金赫楠、李建周、桫椤、崔立秋、杨红莉、雷鸣、周雪花、汪素芳、辛泊平等。还有更为年轻的一代,业已渐露头角,文笔清新,见识可喜,如赵振杰、于枭等。金赫楠是近年来河北批评界的翘楚。她主要致力于“70后”和“80后”作家作品的评论以及青年写作现象与问题的研究。她的批评以感悟敏锐,言辞犀利见长,往往眼光独具,观察细腻,行文灵动,运思敏捷。李建周的研究和批评偏好在先锋小说和先锋诗歌上。良好的专业素养与敏锐的文学感悟天赋,在建周身上得到统一。他对先锋小说和先锋诗歌的研究和批评见解不凡,颇具深度。桫椤兴趣广泛,涉猎领域博杂。他无所拘束,任情所至,往往妙见迭出,颇有惊人之处。崔立秋作为“报人”批评家,他的敏锐观察力和职业洞察力,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他对莫言等作家的研究,披沙沥金,自有洞见。杨红莉对汪曾祺的研究奠定了她纯正的批评底色。她的批评总能深入文学的肌里,找准穴位,针到病除。她的批评文字细腻中不失豪放,温婉中亦不乏率真。雷鸣批评的侧重点在新世纪长篇小说领域,研究视域颇为开阔,问题意识十分鲜明,且文思灵动,新见迭出,表现出强劲的科研实力。

七年来,河北理论批评界佳作迭出,许多著作和文章均在学界和评论界产生了反响。2013年,“河北批评家丛书”出版:计有封秋昌、陈冲、陈超、田建民、郭宝亮、司敬雪、李浩、杨红莉、金赫楠、桫椤、王力平等入选;2017年又出版了“河北青年作家丛书”,其中有李建周、赵振杰入选。这一批评论集的集中亮相,有力地展现了河北评论家的实力。

网络文学:来势迅猛的“后起之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文学事业,在政策上、荣誉上给予网络作家各种扶持和帮助。河北省的网络文学事业乘风而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河北拥有一批成果斐然、全国知名的网络作家,比如何常在、梦入洪荒、随轻风去、希行等等。他们的创作题材领域广泛,在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古代言情题材、玄幻题材、灵异题材、科幻题材等等都有不俗的表现。在历史题材方面,随轻风去创作了《大明官》《奋斗在新明朝》《大明狂士》等小说,以其详实的资料、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赢得众多读者喜欢;在古代言情类题材方面,希行的《娇娘医经》《诛砂》《君九龄》等小说,不但塑造了独立自强的女性角色,更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墨香;在科幻题材方面,远瞳用《希灵帝国》《异常生物见闻录》《黎明之剑》三部气势恢弘的作品打造了庞大、繁杂而又充满情趣的科幻世界。

值得强调的是,河北省的网络作家很早就将目光投向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何常在、录事参军、纯银耳坠等知名作家是其中的佼佼者。何常在创作和出版了《问鼎》系列、《运途》系列、《交手》系列等40余本作品,是网络和实体书双料大神,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梦入洪荒创作了《官途》《权力巅峰》《至高使命》等优秀小说,塑造了众多扎实肯干、执政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作家扎根生活,立场坚定,才华出众,创作勤奋,使得河北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创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网络文学评论方面,桫椤在从事传统文学研究评论的同时,也发表了大量网络文学的研究评论文章。九戈龙兼具网络作家和评论家身份,以近20年的创作、阅读和研究底蕴,对网络文学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专业网络文学研究网站“吉文评论”,给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安迪斯晨风是一位网生评论家,在微博和公众号上评点、推荐了大量网路小说,以态度公允、眼光独到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

在网络作家成长方面,河北省作协很早开始关注这个新兴文学群体,并开展了大量团结组织引导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摸底调查、统计梳理,建立起网络文学人才数据库,把广大网络作家紧紧团结在作协周围。通过召开网络作家座谈会,了解作家们的需求,征求作家们的意见建议。通过举办名家讲座、采风、集中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作家学习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充分感知时代律动、历史发展潮流,努力创作有深度、有热度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河北省作协的关心、引导、帮助下,网络作家们如虎添翼,屡创佳绩。

近年来,河北省网络作家作品的影视版权开发日渐成为常态,无论是影视剧、游戏、动漫还是传统图书出版,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如纯银耳坠《双蛟记》《一起混过的日子》等多部作品已进入影视开发流程,SKY威天下《刑凶手札》等于2018年上映,何常在《荣光》等作品被知名导演执导,纳兰若夕《陈可乐奋斗记》同名电视剧已立项,燕歌创作的奇幻剧本《诛魔志》受到影视行业的重视,另有希行《娇娘医经》《君九龄》,沧海煮成酒《重生之大枭雄》、森林鹿《唐宫奇案之血玉韘》等多部作家作品售出影视版权,远瞳的《异常生物见闻录》已开始筹备影视、游戏、动画、漫画、实体书等全版权改编计划,刘阿八创建的动漫公司改编了多部IP作品衍生动漫、影视。

过去的七年,河北作家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学理想,扎实生活、诚实写作,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的文学作品,丰富发展了当代文学的图景。当前,河北文学事业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步入新时代的河北作家,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砥砺奋发,踏歌前行,谱写更加绚烂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