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进校园 ——知名作家叶梅、弋舟走进昭通学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19年05月23日21:29

叶梅主讲《有一些善恶终将由文学流传》

5月2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组织的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系列文学公共服务活动走进云南昭通学院。这是继5月9日知名作家刘醒龙、刘庆邦走进警营之后,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的第二站。本次“文学公开课”作为“2019云南校园文学·昭通学院野草文学周”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中国作协社联部公共文学服务处邀请知名作家叶梅、弋舟走进昭通学院,为500余名青年学子、教师讲述文学之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分享文学创作的感悟。

叶梅主讲《有一些善恶终将由文学流传》

21日上午,叶梅为昭通学院的师生作题为《有一些善恶终将由文学流传》的讲座。“走进新时代,我们的文学最终要担任什么样的使命?”讲座一开始,叶梅便抛出了这个问题。她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此消彼长,人性的复杂让文学表现似乎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善恶是非变得暧昧甚至颠倒。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到叶多多《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从智能机器人艾娃,到自己周围的普通人……叶梅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精彩故事告诉大家: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学写作也同样如此。“文学要洞察生活,见证善与恶,不能让恶成为毒气弥漫在茫茫人海中,也不能让善淹没在不断流淌的长河里。”在叶梅看来,文学创作既要有宏大史诗般的书写,也要有细致入微的心灵观照,崇德向善的确是文学应该承担的道义和职责。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作家应该去书写光明,记录善,见证善与恶,“文学的书写不能没有对善的褒扬、对恶的鞭笞。写恶,一定要给人以希望,而不仅仅是恶的展示和暴露。”叶梅强调,不能让恶成为无边无际的花朵,也不能让善埋没在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群之中,文学书写要去发掘那些善。

弋舟主讲《经过一段时间的现代遗忘之后》

21日晚上,弋舟以漫谈的方式和青年学子们分享了自己从事文学创作20余年来的点滴感悟和反思。在弋舟看来,了解一个国家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读他们国家的文学作品。而每个民族最优秀的,能够代表本民族的优秀作品,一定具有专属本民族的特殊表达。“你们还记得第一本给你带来深刻印象的书是什么吗?”弋舟说,使他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本书是儿童读物《春秋故事》,扉页上还有妈妈给他写的寄语,“我曾经拿博尔赫斯和《春秋故事》来比对,它们竟有惊人的相似”。他认为,自己从中找到了今天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语感,他最初对文学语感的好感便来源于此。而说到现实主义,弋舟则用“画鬼容易画人难”这句比喻来说明其创作的艰难,弋舟认为,现实主义毫无疑问是文学创作中最宽广的道路,路遥《平凡的世界》便是其中最经典的一部作品,而自己也创作过非虚构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最后,弋舟主张大家多阅读、勤思考,“写作中最反对的是什么?是反对陈词滥调。我们拥有多少词汇量,就拥有多少解释世界的能力”,他认为,在这样一个一切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时代,我们固有的经验面临巨大挑战,我们需要培养自己面对这一切的能力,而人文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弋舟主讲《经过一段时间的现代遗忘之后》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作协深化改革方案》,中国作协于2018年成立社会联络部,以进一步强化文学的社会公众服务职能,开展文学公共服务,面向作家、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建立文学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水平,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社联部成立以来,先后打造中国作家“重庆文学周”、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等文学公共服务品牌,开设全国基层作协负责人及文学业务骨干培训班,不断建立健全文学公共服务体系,延伸工作手臂,扩大有效覆盖,实施精准服务,广泛地团结了各行业的文学群体。据悉,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将邀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项的获奖作家走进基层,与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意识,夯实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社会基础。

青年学子们认真聆听

讲座现场认真做笔记的学生们

青年学子们认真聆听

学生与主讲人交流互动

学生与主讲人交流互动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摄影: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