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2019年第3期|育邦:在纸山
来源:《十月》2019年第3期 | 育邦 2019年06月17日09:08
从温州市区出发,车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泽雅山区,即纸山。从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进入山清水秀、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其实只需要你抬起脚,有所行动。进入山区之后,深山幽壑、激湍飞瀑、茂林修竹,纷纷闯入视野,这是永嘉太守谢灵运的山水。他的诗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也就倍感亲切了。苏东坡不无羡慕地说:“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谢灵运热爱永嘉的灵山秀水,现在温州瓯海区的山山水水也都在他的辖区内。他有一颗永不停息的心,他既是耽于探险、热衷悠游的“驴友”兼探险家,也是一名深入基层、体恤民情的官员。他最为快意的乃是他的诗人身份,他总是以先得山水胜境为快,他是最早把个人独特感悟到的山水美景、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境界传递给更多人的诗人。我想象,在某一个夕阳西下的薄暮时分,谢太守骑着一匹白马在此优哉游哉地漫游,把他的目光、他的心灵印拓在这山水之间,偶得佳句,即策马扬鞭而去,卷起一缕尘烟……
泽雅山区世代以造纸为业,在泽雅造纸鼎盛时期,家家户户造纸,待到天晴之时,每家都把压好的纸,放置在山岭上晾晒,漫山遍野尽是黄灿灿的晒纸,所以称为“纸山”——这既是山水间的杰作,又是人们智慧与劳作的结晶。
泽雅属崎云山脉,原来是指泽上、泽下、泽新三个村落,位于“古耸寨”之下,明弘治年间的《温州府志》即记载有“寨下”之名。“泽雅”,即“寨下”音转之讹而成,这是当地人有意为之的雅化,就如同南京城有一个原为“皮市街”后音讹为“评事街”的地名一样。明万历年间的《温州府志》正式记有“泽雅”之名,如此山水灵秀、人文繁盛之地,称之为“泽雅”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泽雅被誉为“千年纸山”,最早造纸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代,温州蠲纸即闻名遐迩,清人周辉《清波别老》说:“唐有蠲府纸,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蠲免力役,是古代朝廷对上贡的手工业者实施的一项政策,居高临下,称之为恩典吧!纸做得好,上贡朝廷,可免除劳役。温州蠲纸是否在唐就是贡品,意见不一。明人姜淮《岐海琐谈·卷十一》认为:“温州作蠲纸,洁白紧滑,大略类高丽纸。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蠲其赋,故名。”也就是说,温州蠲纸始于五代吴越时期,当时钱氏立国,可另管辖下的温州贡纸并蠲赋。此后,宋、元相袭其制。不管如何,泽雅生产的纸品上乘是无异议的,清代诗人戴文隽赞叹温州蠲纸说,“瘦金笔势迥超伧,纸敌澄心白似银”。明弘治年间的《温州府志》卷七《土产》记载了蠲纸的制作方法:
蠲纸其法用镪粉和飞面入朴硝,沸汤煎之,俟冷,药酽用之。先以纸过胶矾干,以大笔刷药上纸两面,候干,用蜡打,如打牌法,粗布缚成块,揩磨之。右蠲纸,旧时州郡尺牍皆用之,今已罢置,姑存其法以遗于后之民。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大约可知蠲纸的加工方法就是先用镪粉、面粉、朴硝煎制成药液,再将纸膜经过胶矾、干燥、刷药、再干燥、上腊、打光等工序。温州蠲纸在明代走向衰落,技法失传。
蠲纸为竹纸所替代。形成大规模的造纸作坊需要特定的基本条件:一是造纸纤维植物资源充足;二是水资源丰富清洁,利于沤制漂洗原料,或溪流落差较大,可以建造水碓捣刷;三是当地居民具备成熟的造纸和设备建造技术。崎云山麓的泽雅山区,纤维植物资源丰富,毛竹、水竹、绿竹随处可见,遍布山间田野、溪畔河岸、路边村旁。水资源充足,溪流落差大,适宜造碓捣刷。如著名的四连碓造纸作坊,它就位于北斗山脚龙溪中游,该设施始建于明朝初年,水渠长约230米,顺流分4级水碓,可反复利用水力资源,故名“四连碓”。我在山间发现了多处水碓,借助于大自然永不停息的动力,有的仍在正常运转,展示出天地运行生生不息的生命奇迹;有的已经破旧倾圮,静静地躺卧在溪水旁,青苔点点,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颓废之美。山泉水眼处处可见,清澈见底,了无杂质,最为适宜打浆造纸。我在泽雅几个造纸村子的溪水间,均发现了大量丛生的菖蒲,一直以来菖蒲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清供之一,对水质要求极高,菖蒲的繁生为这些造纸的山村增添了些许人文书卷气息,也侧面见证了泽雅山区的环境优美、水质清冽。造纸工造纸技术成熟,特别是建造水碓、编织纸帘、浇砌纸槽等技工充足。天、地、人多方面完美的条件成就了泽雅纸山。
据可考资料记载,是一次小规模的移民潮带给泽雅造纸业的繁盛。元末明初,福建南屏人为避战乱迁居泽雅。因泽雅水多竹茂,遂重操旧业造“南屏纸”。人们用水碓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制成屏纸。泽雅一带数千人从事造纸,因此到处是水碓、纸坊。如水碓坑、水帘坑等地名亦都与造纸有关。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耕民俗考察团、中国印刷博物馆等团体多次到此地考察,他们惊地发现了泽雅如此大规模的造纸作坊,并且还能用古法进行造纸,他们一致认为泽雅纸山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在纸山,我仔细参观了造纸文化园,深入了解手工造纸的流程。当地的人们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手工技艺,泽雅手工造纸号称有72道工序,但流传到今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尚有20多道工艺流程,如样样分开计算,可有109道小工序,叹为观止矣!这些流程包括刷、腌刷、翻塘、煮料、捣刷、捞纸、压纸、分纸、晒纸、拆纸、印纸、打捆、包装等,部分生产流程甚至比《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更为原始更为复杂。我想,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在这些细致烦琐的工序中诞生,它们很慢,耐烦……慢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慢是一个天地万物舒展的过程,慢是自然、人与物相互交流的过程,慢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慢产生美和艺术……
千年纸山孕育了浓郁的书卷气,这种书卷气似无却有,沉淀在宏大历史和日常生活的深处。在泽雅山区有一个小山村并不造纸,却处处得文气之浸染,在民国期间,走出多位了不起的人物,创建了最早的乡村现代小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它叫庙后,是著名散文大家琦君的故乡。庙后村是琦君的出生地,小村山清水秀,溪流穿村而过,村庄散落在小溪两岸,依山傍水而建。琦君先生在《乡思》中的写道:“故乡是离永嘉县城三十里的小山村,不是名胜,没有古迹,只有合抱的青山,潺湲的溪水,与那一望无际的绿野平畴。我爱那一份平凡的寂静,更怀念在那儿度过的十四年儿时生活。”岁月沧桑,琦君的出生地——潘家故宅尚存遗迹。经历种种变故,故宅现只剩下一个斑驳沧桑、杂草丛生的古门台。门台飞檐翘角,颇为精致,还有残缺的砖雕,古朴典雅。而庙后小学就是琦君的养父潘鉴宗先生在1920年创办的,琦君小时候父母双亡,即为大伯潘鉴宗收养。改编自琦君同名小说《橘子红了》的电视剧里的“大伯”的原型即是潘鉴宗。在民国时期,这所学校闻名遐迩,影响深远。青田、文成、瑞安、永嘉等地学子都不顾偏远,慕名前来求学。潘鉴宗为提高教学质量,邀请了一批名师执教,奖励好学上进学生,对家境贫困的有志学子,不但免除学费,还提供膳食住宿等资助。潘鉴宗惠及桑梓之举,至今还为人们所称道。琦君深爱着他的养父,专写父亲的文章就有《父亲》《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管》,数十篇文章如《小梅花》《杨梅》《酒杯》《鲜牛奶的故事》《喜宴》等都描述了父亲的人生侧面,并怀有深切的缅怀之情。
2001年10月,阔别故乡半个多世纪的琦君先生回到家乡,她写下了“崎云山水秀,庙后乡情亲”10个字,浓浓的乡愁跃然纸上。我们在她的文章中能看到她对故乡无尽的挚爱。我们在她的文字中能感受到20世纪初年这个小小山村的温度,看到中国人的善良与操守,看到文化润物细无声般地在偏僻的山村里静静展示着阔大的情怀:在黑夜里,在煤油灯下,孩子们读着《论语》和唐诗,那么稚嫩,那么温馨……而在他们羞涩的瞳孔里,正倒映着星辰大海……
育邦,1976年生。从事诗歌、小说、文论的写作。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巴拿马内裤》,文学随笔集《潜行者》《附庸风雅》《从乔伊斯到马尔克斯》,诗集《体内的战争》《忆故人》等。现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