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直播改稿会(第二季)讲评篇目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9年07月25日11:15
一、作者:禾源
那是一条古道,被人抛弃在荒野里,成了山里一根贴地而行的藤条,曾经的长度没有改变,只是一年年不断地瘦身。一些路段人们还在走着,他们的脚步如同笨拙粗糙的手指在敲击一个古老键盘,一路响着七零八碎的历史记忆。古道边的村庄就像这根藤条上或大或小的关节点,又像被击响旋律中的休止符,不管有声无声,都成为藤条与旋律中的一部分。【详细】
在西部边陲,我见过城墙残骸,见过古寺佛塔遗存;在闽南见过各种形态的土楼;在安徽、江西的徽派建筑中见过一堵堵马头墙;在洒落各个山坳中的村子里见过不同土色的院墙。墙,不管是立定在哪里,也不管他撑起什么样的建筑,墙体永远是土生土长的。【详细】
二、作者:黄爱华
我一直稀里糊涂地做着梦,也不知道,我的梦是否灵验。我也做过亲梦,父亲自那年秋天去世后,一个个的冬春夏秋,我做了数不清的梦,一直梦见他,梦里的父亲忙里忙外,跟我们讲话,和我们做事,让我们做这做那,音容笑貌触手可及,可是,醒来,父亲就消失了,这是我最亲最亲的梦了,可我知道,我那远行的父亲,是回不来了。【详细】
如果你仔细听听,这些声音就犹如涨潮一般,这边哄地一下,然后是持续的嗡嗡声,然后是那边,哄地一下,然后又是持续的嗡嗡声。突然两边声音交汇,集成一股高亢而激越的滔滔洪流。这股洪流,每个人都有声音在里面,而每个人的声音,又被这洪流淹没。任你怎样声嘶力竭,终是摆脱不了这股洪流。【详细】
三、作者:东夷昊
936年前的一个春日,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轼在黄州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的人俱狼狈不堪,唯独此人敞着头吞吐着雨水哈哈大笑,衣襟湿透,芒鞋踢踏着泥泞,像是一个老顽童。如果这一天他求田问舍成功,世界上将不会有“苏东坡”这个称呼,而是“苏沙湖”,或者是“苏螺蛳”了,因为沙湖古亦称为“螺蛳店”。在细雨微风中呼喊了一遭,云开雨散,夕阳斜照,苏轼抖落一身雨水,提笔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词句,遂成名篇,流传至今。【详细】
董家同走了。走了这个词语在我的老家代表着去了那个未知的地方。也就是聊斋描述的必须经过一段幽暗的旅程才能抵达的地方。我想,他在那里会是安乐的。我想他会安乐的这个判断,是因为我了解他的脾气。我在童年的时候就经常见他,他在我家吃饭甚至留宿,那时候农村人家俱都热情好客,我的父母虽然吃上了公家饭,生活相对稍微要好一些,但也遵循着厚道的民风,遇到来访的客人总要热腾腾招待一顿饭菜,一顿不行那就两顿。所以,也经常有贪杯的访客醉倒在灶前,像是一只煨着火的懒猫躺在柴窠里酣然睡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