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我的科幻电影梦
来源:新民晚报 | 叶永烈 2019年07月30日17:21
图片源自网络
在国家尚未富强的年月,拍摄科幻电影,只是遥远、美丽而奢侈的梦。
科幻电影最近热了起来,使我忆及曾经的科幻电影梦。这要从我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改编电影说起。
《小灵通漫游未来》在1978年出版,印了300万册,风行全国。我的老朋友、资深电影人王云缦从北京出差上海时找我,以为《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改编电影的极佳原著,商议改编之事。我答应了。不过,在电影厂工作多年的我担心,依照中国当时的电影技术水平,恐怕拍不了这部需要大量特技的电影。
王云缦是个热心人。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物色到一位年轻编辑,为改编《小灵通漫游未来》执笔。他便是梁晓声。当时,梁晓声尚未在文坛显山露水。
1979年3月上旬,我经钱学森批准,得以进入北京中国航天训练基地采访,写作《载人航天》电影剧本。王云缦来车,接我前往北京电影制片厂。这是我第一次与梁晓声见面。我们仨终于聚首,一起讨论《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改编构想,商定影片的名字叫《小灵通漫游未来》。王云缦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电影剧本务必抓紧,以求在1979年第6期《电影创作》杂志上发表,这一期是儿童电影专辑。
梁晓声是个快手。他日夜兼程,手执自来水笔在300字一页的方格稿纸上疾书。4月9日,梁晓声完成电影剧本《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初稿。经过我们仨讨论之后,梁晓声改了一稿,就定稿了。剧本在1979年第6期《电影创作》杂志上刊出,编剧署名为“叶永烈、梁晓声、王云缦”。
著名导演谢添对《小灵通漫游未来》电影剧本极有兴趣,因为他拍过儿童幻想片《小铃铛》,很想拍《小灵通》。但是看了剧本之后,谢添说,光是小灵通的座驾“飘行车”,就难倒了他,因为水滴形状的“飘行车”,外壳全透明,能够在天上飞、水上飘,按照那时中国电影的特技水平拍不出来,更何况未来世界的种种奇迹也使他感到棘手。谢添还担心拍摄成本太大,承受不了。这样,拍摄《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计划只好搁浅。
科幻大片拍不了,“小打小闹”总行吧。我决定自己担任导演,拍一部半小时的“科幻小片”。我小心翼翼地以电影的眼光审视中国的科幻小说,看中了1956年《中学生》杂志连载的于止所写的科幻小说《失踪的哥哥》。原因之一是故事有趣,富有喜剧色彩,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哥哥误入冷藏库,失踪了。若干年后,当冷藏库大修的时候,发现这冰冻的孩子。经过红外线快速升温,孩子复活了,发生了弟弟的年纪以及个头大于哥哥的一系列趣事……原因之二是从电影导演的角度考虑,人物不多,场景简单,没有多少特技,成本不高,适宜于低成本拍摄。
于止是谁呢?他是叶圣陶长子的笔名。我在北京叶圣陶所住的大院里拜访过他。他告诉我,于止取义于成语“止于至善”——他的本名叫至善。他表示很乐意让我改编《失踪的哥哥》,“怎么改都行”。这样,我写出了《失踪的哥哥》分镜头剧本,做拍摄的准备工作,诸如选择小演员、走访冷藏库。我信心满满,认为一定可以亲手拍摄一部科幻电影。不料,半路杀出了程咬金:当时影片统一由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收购,他们认为,《失踪的哥哥》是一部半小时的影片,电影院很难排片,单独放映吧太短,加在别的故事片前面放映吧太长。因此只能按纪录片的价格收购,而不愿以更高的故事片价格收购。厂领导担心按纪录片的价格收购会亏本,也就中止了《失踪的哥哥》的拍摄计划——连“小打小闹”也失败了。
不久,由我担任编剧的科幻电影《国宝奇案》剧本,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厂审通过,但是交到导演手中,再次遭到否定,理由依然是电影技术条件够不上。庆幸的是,我的连载于《羊城晚报》的科幻小说《X-3案件》被广东电视台拍成电视剧,在全国播映,算是小小的胜利。
终于尤小刚导演看中我在《文汇报》连载的科幻小说《暗斗》。他很欣赏《暗斗》的主题词:“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虽有政治上的明争,更多的却是高科技领域里的暗斗。”他约我去北京香山饭店商谈,打算改编成30集电视剧。我写出了30集电视剧的提纲并写出前3集剧本,终因拍摄技术及成本问题半途而废……
在国家尚未富强的年月,拍摄科幻电影,只是遥远、美丽而奢侈的梦。今天,当然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