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良渚玉器里的文明密码

来源: 北京日报 | 郑欣荻  2019年07月31日11:07

钺王

琮王

玉琮

2019年7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5项世界遗产。正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展出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是良渚入遗后的首次大型展览。

此次展览汇集了良渚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17家文博单位珍藏的良渚文化玉器260余件(组),从良渚先民的信仰、国家权力、礼制等角度全面解读良渚古城与诞生于斯的古老文明。正因为有了良渚,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时间序列才得以完成。那些代表了中华史前玉器艺术巅峰的展品,让观众在惊叹于良渚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的同时,亦能真切地感受到良渚遗址与当下的紧密关联。

琮王与钺王:信仰与权力

此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件展品是出土于反山12号墓的琮和钺。这两件玉器分别为迄今为止体量最大、品质最佳、雕琢最为精美的琮,与体量最大且目前仅见的雕琢有神徽与鸟纹的钺,而被称为“琮王”与“钺王”。“琮王”四面正中及四角以浅浮雕和阴线刻技法雕琢出16个神人兽面像,并间以16个鸟纹;每一个纹饰单元仅数厘米见方,刻画极为细致,是史前玉器微雕的杰出之作。“钺王”刃部两面均琢刻与“琮王”相同的神人兽面像和鸟纹,暗示了这两件非同寻常的玉器间的紧密联系。

学者普遍认为,外方内圆、中部贯通的琮是用于沟通天地人神的礼器,体现了良渚人的世界观与精神信仰;由斧演变而来的钺则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是王权的具象化体现。集中出土代表了信仰与权力的“琮王”“钺王”和大量玉礼器的反山12号墓,反映良渚社会实现了神权、王权集中于一人的统治形态,直接体现了被后世继承并发展的“君权神授”理念。

良渚人创造了一套以琮、钺、璧、璜、冠状饰、三叉形器、锥形器等玉器为代表的礼器系统,这些雕刻有统一神徽图像的玉礼器表明良渚社会存在统一的神灵信仰以及集权的政治模式。良渚的国王与贵族通过一整套标识身份的成组玉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制度达到对神权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王权、军权和财权的垄断。良渚文化所创造的玉礼器系统以及治国理念,也被中华文明吸收与发展。

刻符石钺:最早的文字?

在讲述良渚社会特点的单元中有一件不起眼的石钺残片,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从石材斑驳的纹路中分辨出那几条位于石钺刃部下侧浅浅的刻划痕迹。在放大镜和展板的帮助下观众可以看清,这是六个按照一定规则垂直排列的符号,确切地说是两个符号被重复刻写了三遍。写法固定、排列有序及重复出现,所有现象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些符号很可能是原始文字。

良渚并不是最早出现刻划符号的社会。在距今7800-9000年的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曾在陶器、骨器上发现过,与良渚文化同时或稍晚的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有。但与良渚石钺上的符号不同,这些符号几乎都是单独出现,无法连字成句表达完整的意思。尽管无法确定良渚石钺上这些具备原始文字特征的符号就是最早的文字,但是无可反驳的是,它们对于探索中国文字起源有着重要作用。

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是环太湖地区的人口与政治中心;目前发现的大型水利系统、城墙和大型聚落表明其已经历城市化,唯一的缺憾就是暂时无法确定存在文字系统。长期以来,文字的出现是西方考古学界判断国家/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准,因此,良渚究竟有没有进入国家形态社会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随着对良渚古城遗址认识的深入,西方考古学界的界定标准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适用性似乎需要被重新考量。

玉琮香薰:复古与改造

在著名的《弘历是一是二图》中,乾隆皇帝作汉族儒士装扮坐在一扇屏风前,周围满是清宫收藏的历代珍宝:作为香插使用的青铜觚、被改造成屏插的玉璧,以及许许多多被乾隆赋予新的功能与意义的古代文物。乾隆皇帝是一位出了名的“古董迷”,不仅喜欢复古装扮,把自己打扮成文士;也乐于根据自己的意愿改造他的收藏品。进入清宫的良渚文化玉琮自然也没有逃过被他“改造”的命运。

此次展出的三件经乾隆改造的玉琮,内孔配有珐琅胆,胆上及内孔壁上有御题诗及印章。珐琅内胆上有带有圆孔的盖子,可能作为花囊或薰炉使用。改造后的玉琮具有了实用功能,成为乾隆案前的把玩、陈设之物。其中一件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乃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五月命如意馆刻做。其上题诗云:

辋头于古不为重,重以历今千百年。

物亦当前弗称宝,人应逮后乃知贤。

试看血土经沈浸,已阅沧桑几变迁。

张释之言真可省,拈毫欲咏意犁然。

三首御题诗均将玉琮称作“玉辋头”,即套在古代车辇抬杆上的饰物,并认为是汉代时的玉器。也许乾隆自己也对这个猜测表示怀疑,十余年后,他在另一件玉琮上的题诗道:“近经细绎辋头错,遂以成吟一再详。”但是具体是什么却语焉不详。这三件玉琮都曾被溥仪带出宫并抵押给银行,后数度易主、几经周转,最终回归故宫博物院。现在,这三件长相古怪的改造玉琮不再是良渚先民沟通天地的礼器,也不再是帝王案前的赏玩之物,而是作为良渚文化的承载者和古代收藏史的见证者,向观众诉说着它们经历的传奇故事。

本文图片来自《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5000年文明》。

知道多一点

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良渚文化,增强观展感受,良渚博物院同步出版“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图录,方便更多人一睹此次展览涉及的珍贵文物。展览期间,武英门随展文创店还将推出与良渚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

时间:7.16-10.20

地点: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