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文艺报 | 杨娟 2019年08月09日08:31
新时期40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坚持中求发展,取得了诸多成绩,许多理论问题得到了探讨和推进。但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发展以及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问题,包括对经典文本研究的欠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重视不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整体性研究不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精神的忽视,等等。
一
1990年代以来,学界就提出如何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问题,多数学者主张要“回到马克思”,认为“回到马克思”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让人们很难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原典,即使是一些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迫于生活和生存的压力,也很难坐冷板凳。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免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或者仅凭二手资料就着手研究,这就大大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义。
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理解和研究要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具体地历史把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起及其发展过程;再次,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同时期的思想理论联系起来研究,既要看到联系,也要看到差别,同时也要看到不同经典作家思想理论之间存在的继承、发展和补充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要学习和参考中译本,最好能够懂得外语并且熟练的阅读外文著作。
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体现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被边缘化,甚至有人企图用“多元论”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由于谈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容易与政治挂钩,一些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是“左”的东西,因此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工作者越来越少,不少人更愿意去从事一些“时髦的”理论研究,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队伍不断的萎缩。现实的被“边缘”和理论的隔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似乎成为被少数学者所掌握的专利。那么,如何使民众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民众的自觉追求,这是摆在每个从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应该试着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抽象的语言转换为绝大多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熟悉的“大众话语”。把理论语言转换为群众所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这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有益尝试。
三
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其“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性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但是,新时期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整体性重视不够,再加上学科设置相对比较独立,各学科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对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呈现出“分而治之”的研究状态。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需要改变那种只把它局限于某个特定范围之内,用人为切割的方式将其割裂从而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挖掘。采取交流与对话的方式,用宏观的视野发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思想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是一个跨学科性很强的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挑战,不仅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理论,还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其他学科的理论。
四
强烈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马克思曾说:“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新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过程中,对于批判精神某种程度上的缺乏是研究工作的一大缺点。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法兰克福学派就称自己的理论是“社会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始终关注现实社会的发展,对时代提出的问题保持着极度的敏感和尖锐的批判,并在解决和阐释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品质,从而在指导和批判现实的过程中,获得理论创新和发展。
新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要清楚地知道,任何理论探索本身都带有一种“历时性”的特点,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是在不断汲取前人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得以推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科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完善。